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马永春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马永春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中学 741506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承担培养职能最多的部分,也是学生语文能力造就的重要途径。关于阅读教学理论相关方面的话题,至今没有一个切合的系统理论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对策。面对现状,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训练

小学阅读应当是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感悟、接受实践阅读的过程,教师给予的是指导,在阅读中接受情感的教育,思想的升华,获得真实性的阅读感悟,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阅读可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语言表达技巧,同时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下读到的好词好句,并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合理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甄选,对于课堂学习任务和课外阅读内容的布置,处处体现着“应试”的表象,要求学生去发掘课文当中的生字词,找主题和中心思想。阅读不但没有起到提升创造力和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反而会僵化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注意力都局限在有限的课文内容当中,无法延伸、不去拓展。一般情况下,学校以及家长都只会关注对学生试卷成绩的评价,而把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择了无视。更不用说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新能力的养成。另外,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像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课外阅读规律化形成以及学习方法态度都对阅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行的阅读教学评价,一般只看重学生提供的答案正确与否,而对学生如何获取答案的思维不做要求。而学生获得答案的演变方法、论证的引据等,这些对学生发展核心的要素,统统都会被忽略。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会产生评价思维的阶段性缺失,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在分析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固定学习模式,这将会更加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品质的培养,甚至会扼杀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前,加强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课堂,加深对课堂学习主题的了解。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时,可以启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迅速进入课堂角色,积极投身学习情境。巧妙地加以引导(图片、问题、影音片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开篇设疑的教学方式,能够巧妙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在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后,进行提问,你们读到了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阅读中获得知识。

2.培养学生多元阅读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舒适的阅读环境具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欲望的作用,至此,教师应为学生构建适宜其身心需求的阅读环境,并对存有自主性的阅读情境进行培养,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带领学生针对阅读内容开展各种讨论,鼓励并引导学生探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需要指出的是,若仅依据阅读环境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教师需依据教学内容积极营造适宜的阅读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将学生各感官充分调动,从而让学生以一种身临其境的姿态去感受所读内容,进而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分析。

3.强化学生阅读训练。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可使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提高阅读创造力。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机会,加强阅读训练。首先,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自读课文,遇见不懂的字查字典。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感知性阅读、默读,感知文章重点内容。随后,要求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精读,感知主要的思想内容,了解重点内容。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品读,感悟笔者表达的情感,加深理解。不同的阅读方式,导致阅读文章所需要的时间不同。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多层次的阅读,如何进行课文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等阅读技巧。在遇到阅读理解题目时,指导学生首先要阅读文章后面的问题,并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阅读。

4.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小学语文教材当中,选择的内容通常是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篇章,在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在授课时还应使用更富感染力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也能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其次,以课文内容为样本,鼓励学生分析范文的构思和句式结构等内容,进行模仿写作。同时其也是借鉴和模仿其他人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作文最初的阶段就是仿写,并且仿写也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从阅读过渡到写作,仿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结合课文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再次,结合课文,进行联想和扩写。在教材当中,一些课文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读者可以继续展开联想和想象来拓展结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一些课文的结尾作为自己作文的开篇,将自己的生活与课文充分结合在一起,利用自己的联想拓展文章的情节。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说此种方式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应用。

论文作者:马永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马永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