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病案管理对提高病案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艳

青海红十字医院 81000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病案管理对提高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0个科室的病案管理进行研究。随机抽取1050份病案管理资料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病案管理;抽取同一时期10所科室1100份病案资料管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病案管理;分析两组病案管理方式对病案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住院病案平均评分值、病案缺陷指数、整改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病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病案质量,值得在医院各个科室普及。

关键词:规范化病案管理;提高;病案质量;影响

医院各个科室的病案主要作用是记录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正确直观的记载疾病从诊断、质量、治愈等过程,同时也是反映医院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1]。近几年,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病案管理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涉及到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所以对医院病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2]。而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病案管理必须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病案质量。本次研究特选取两组病案资料实施不同的管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0个科室的病案管理进行研究。随机抽取1050份病案资料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病案管理;男性患者550例,女性患者500例,年龄3-90岁,平均年龄(46.58±1.12)岁;抽取同一时期10所科室1100份病案资料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病案管理,男性患者600例,女性患者500例,年龄5-88岁,平均年龄(43.65±1.55)岁;两组病案在病情、科室。医务人员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病案管理,并对管理工作进行评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规范化资料回收

规范化病案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医疗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对病案资料实施科学流程管理模式,并明确工作责任,对各个科室的病案实施回收,实施材料回收时必须严谨、按时,做好材料检查,材料回收完毕后医生和护士都要参与资料的审批,从而更好的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1.2.2 规范化借阅程序

病案管理过程中,病案资料入档后应该合理保存,制定科学的借阅程序、每个人必须要严格遵守借阅程序,外来人员不能擅自借阅相关资料,资料借阅必须做好身份登记记录。

1.2.3 数字化管理病案的实施

依据相关文件规定,住院病案资料一般应该保存30年左右。所以病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将收回的相关资料输入计算机中,并做好标记,方便日后管理。另外,必须要保证检查人员的借阅,减少医院病案管理资金支出,有效缩短管理实践,提高管理效率。

1.2.4 规范化管理

一般情况下,病案室主要负责病案管理工作,病案管理人员应该考虑怎样规范化操作。首先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工作岗位和职责;做好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病案管理知识,提高工作质量;对病案管理各个工作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按照科学的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并做好相关配备设计,保证设备性能,为病案管理提供基础。

1.2.5 病案书写规范化

病案质量的提高,必须要严抓病案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保证病案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完整性,特别是病案首页信息病例讨论记录、病程记录、会诊意见以及查房记录等。医务人员必须规范化书写病例资料避免少填、漏填等情况的出现。病案室人员必须要严格检查每一份出院病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根本上杜绝病例资料的伪造、涂改、盗窃、销毁等,保证病案完整性和真实性。

1.3 观察指标

注意观察记录每个科室得分记录,并进行计算得出平均值,统计病案缺陷率,记录缺陷病案的修改,并评价医生对病案质量控制的态度。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采用软件SPSS.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有关计量资料用卡方值检验,并用t检验。如果有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病案平均评分值、病案缺陷指数、整改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病例评分比较

3 讨论

医院运行过程中,离不开准确的医疗信息,而病案中就蕴含有丰富的医院管理信息,必须要重视病案资料,整理病案中原始信息,并进行分析,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保证[3]。另外,病案是医疗活动开展的有效凭证,医院必须要重视病案管理,发挥病案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我院领导比较重视病案管理工作,改变以往仅仅重视临床工作,忽略病案管理质量的工作方式,加大了病案管理力度。实施规范化病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病案质量,促进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

规范化病案管理,首先要确保病例回收的完整性,在病案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病例回收不全,存在缺页、漏项[4-5]。记录错误以及遗忘签字等现象,给病案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影响病案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规范化回收病案是病案管理的重要条件,我院病案室对不完整的病例坚决不能回收,并记录该科室的病例质量成绩中,提高临床科室领导和医护人员对病例的重视。加强对病案资料完整性的管理,保证病案完整回收和归档。其次,规范化病案管理必须要健全病案管理制度,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病例管理规定》,我院病案室必须建立规范的病案工作管理制度,比如病案的收集制度、整理制度、病案保管制度、病案复印制度、病案借阅制度、编目工作制度、病案奖罚制度等,增强病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明确病案管理者的职责,规范其职业行为,加强病案质量控制,预防不必要的错误出现[6]。另外,要积极发挥电子病案的优势,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电子病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采用电子病案管理能快速、准确的找出和检索出相关电子信息,同时用纸质病案作为原始保障,一份完整的病案对医疗信息资源有重要的价值,在目前病案管理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提高病案管理效率。

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规范化病案管理对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的影响,规范化病案管理能有效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落实各个方面的病案管理工作、细化管理程序,使病案管理更加细致、完整,让每个管理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使每一位工作人员明确并履行其自身职责,保证病案完整回收,确保病案科学保存。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病案平均评分值、病案缺陷指数、整改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病案管理中实施规范化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病案管理质量,保证病案保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充分加强病案规范化管理,明确工作人员自身责任,使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准确、规范、科学的的实施病案管理,保证病案的完整性,提高病案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树明.规范化病案管理对提高病案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178-178,179.

[2]李红英.归档病案质量缺陷分析和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323-324.

[3]彭艳,袁洪.试述如何提高病案首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2):99-100.

[4]田伟,马娟.电子病案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09:289-291.

[5]赵翠玲.病案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讨[C].//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山东济宁第一人民医院,2007:182-184.

[6]李琴.强化病案管理以适应医保制度的改革[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440-440.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规范化病案管理对提高病案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