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脂膜防止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研究论文_曾胜田,康强,彭爱平,黄金凤,黄健东,伍学斌

曾胜田 康强 彭爱平 黄金凤 黄健东 伍学斌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外三区 广东佛山 52833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乳酸脂膜对于防止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具有去骨瓣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皮瓣之间放置聚乳酸脂膜,用于防止手术后的皮瓣和硬脑膜发生粘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脂膜。6个月后均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瓣粘连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皮瓣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放置聚乳酸脂膜,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脂膜于皮瓣和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再行颅骨修补术时发生皮瓣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聚乳酸脂膜;颅骨修补术;术后皮瓣粘连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031-02

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外科中常见的手术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脑挫裂伤和急性幕上颅内血肿,以及防治恶性颅内高压。由于手术造成患者颅骨的缺损,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加强脑的保护、防止颅骨缺损综合征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美观,一般在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的3个月~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术。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外层皮瓣软组织以及硬脑膜已经形成瘢痕粘连,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很难将其剥离,并且手术时间过长、出血过多等均导致手术的难度增加。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容易将硬脑膜的纤维层刮破,继而增加了皮下积液、颅内感染以及癫痫发作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可生物降解和吸收。目前已经被美国的食品以及药物管理局认可,其表明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医用材料[1]。也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生物医用材料。本研究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聚乳酸脂膜对于防止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的临床效果。特进行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需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且具有去骨瓣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2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2岁~6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2.55±7.04)岁,有31例患者为外伤所致,其余11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所致;治疗组:有患者4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23岁~6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1.82±6.94)岁,有28例患者为外伤所致,其余12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分组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而治疗组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皮瓣之间放置聚乳酸脂膜。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在颅骨修补术中皮瓣粘连情况的发生率,术中取皮瓣粘连组织行组织学检查,对比纤维增生组织厚度。

1.2.2入选标准[2] 首先患者应具有去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指证且需要后期进行颅骨修补术,减压骨窗的直径应在3cm以上者;无严重的其他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凝血障碍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在进行手术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3排除标准 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拒绝进行颅骨修补术者;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者或者自愿放弃治疗者。

1.2.4手术的具体操作[3] 根据患者的血肿以及脑损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去骨瓣手术方式,临床一般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传统去骨瓣减压术以及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其中,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根据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的部位,可选择在颞顶部或者额颞部进行马蹄形的手术切口,去骨瓣的大小约在6cm×8cm左右。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此类手术的手术切口起点于颧弓平面耳屏前1cm,沿耳廓上弧形一直向后延伸,直至颞后部,然后再向上跨过顶后部,再转向前到达额部的中线,于额部的发际线为止。然后在颞骨鳞部钻孔,随后进行额-颞-顶大骨瓣开颅,去骨瓣的大小约在12cm×15cm左右。

治疗组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皮瓣之间放置聚乳酸脂膜,固定完毕后关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脂膜。

1.3 皮瓣粘连的判定标准

0级:皮瓣无粘连,并且可见清晰的解剖平面;I级:皮瓣存在薄的粘连,可见解剖平面形成;Ⅱ级:皮瓣存在中度粘连,可以剥离,已经形成解剖平面;Ⅲ级:已经形成稠密的粘连,无法剥离,未见解剖平面形成。皮瓣粘连的发生率=(Ⅱ级+Ⅲ级)/各组的病例总数[4]。

1.4 统计学分析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粘连的发生率发现,治疗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组为12.5%,对照组为71.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见下表1,同时还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并且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粘连组织的纤维增生组织厚度发现,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见下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皮瓣粘连的发生率对比分析

3.讨论

去骨瓣减压术是目前治疗脑挫裂伤和急性幕上颅内血肿,以及防治恶性颅内高压的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患者与术后3~6个月需要进行颅骨修补术,在整个过程中硬脑膜及其容易与外层的组织发生粘连,导致脑部的解剖结构不清晰,继而导致在颅骨修补术的过程中分离皮瓣过度,造成出血量的增加,将导致手术的难度随之增大,同时还容易造成硬脑膜发生破裂,继而加大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还有可能导致其他的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不断研究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的方法。国外曾经有研究者[5],将明胶海绵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防止皮瓣粘连中,研究发现,明胶海绵在早期预防纤维瘢痕粘连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后期的防止效果不明显。也有研究采用硅胶膜或乳胶片,但由于其不能被吸收,对于机体来说属于异物,极其容易发生排斥反应,继而增加了颅内感染的几率。目前临床中已经广泛将采用聚乳酸脂膜进行预防。

聚乳酸是一种可被机体吸收、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而且已经被国外认定为目前最有效的生物医用材料,其能够有效的防止去骨瓣术后皮瓣粘连,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证实[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皮瓣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研究表明,在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脂膜于颅骨缺损处的皮瓣和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减少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的情况,有效缩短行颅骨修补术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仲文,徐莘香,杨传铎等.聚己内酯/聚乳酸膜防止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4):1497-1500.

[2]苏云,孟祥俊,于小光等.干扰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及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膜对椎板切除后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1):8059-8062.

[3]潘莉莎,李洁,吴迪等.可降解超疏水聚乳酸塑料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2,18(2):97-102.

[4]李斌,黄奇武,王争等.冠状切口双额颞去骨瓣减压术和颅内压监护治疗双额颞叶脑挫裂伤[J].实用医学杂质,2013,29(24):4053-4056.

[5]王建莉,金国良,袁紫刚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2):168-173.

[6]梁玉敏,高国一,江基尧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1):83-86.

课题:聚乳酸脂膜防止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研究 编号:201208264

论文作者:曾胜田,康强,彭爱平,黄金凤,黄健东,伍学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聚乳酸脂膜防止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研究论文_曾胜田,康强,彭爱平,黄金凤,黄健东,伍学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