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观课思考与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4年9月4日~5日,六安市裕安区高中数学“教坛新星”评比活动中,参赛教师借班上课,课题之一是“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笔者有幸作为评委观摩了7位青年教师关于本课题的课堂教学,并在课后与这7位教师以及参加上课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访谈,现将自己对本节课的观课思考与教学设计概述如下,与同行交流. 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观课思考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是在学习了“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之后,从相互联系的角度进一步研究集合,主要包括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概念.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说,若将子集视为属概念,则真子集、相等集合都是它的种概念. 对于上述概念,参赛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的顺序是:子集(包含关系)一集合相等(互相包含关系)一真子集(真包含关系),这与现行教材中的呈现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其中,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地抽象、概括出“子集”的本质属性,进而获得“子集”的定义,教师往往先给出几组具体的集合,每组两个集合之间都具有包含关系,例如: (1)A={1,2,3},B={1,2,3,4,5}; (2)A=N,B=R; (3)A={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 (4)A={-2,-3},B={x|+5x+6=0}; (5)A={x|-1<x<1},B={x|-2<x<3}. 然后让学生思考:观察以上各组的两个集合,你能发现它们的元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吗? 对于概念形成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典型而丰富的具体事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课堂观察发现,不少学生很自然地将上述材料分成两类:材料(3)与(4)中,两个集合是相等的,因为它们的构成元素完全相同;材料(1)、(2)、(5)中,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集合B都有,但集合B中有的元素集合A没有.应该说,学生的认识是合理、全面、正确的,却不是教师此刻想要的(课后对上课教师的访谈也验证了这一点).于是,教师只好“生拉硬拽”地进行归纳提炼:“也就是说,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这时我们称这两个集合具有包含关系,把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 为什么学生的思维“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概念的呈现顺序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的呈现顺序是“先一般后特殊”,而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是“先特殊后一般”,在具体感知两个集合A、B之间的关系时,往往表现出一种思维的“双向性”,既关注集合A的元素与集合B的关系,也关注集合B的元素与集合A的关系,因此,更容易最先发现的是相对特殊的“集合相等”或“真子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子集,这也得到了上课学生的普遍认可. 对于“集合相等”,学生之前已经有了认识(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本节课则是从“互相包含”的角度对其做了进一步的数学描述,体现出认识上的螺旋上升,因此,将“集合相等”的初始定义作为本节课的认知起点,更加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是,调查得知,很多学生对用子集概念描述“集合相等”存有疑虑,即可以理解、接受,但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与价值;对于“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困难,觉得利用子集的定义难以将它解释清楚. 以上问题,都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加以解决.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那么,如何设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教学呢?笔者认为,第一,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激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第二,调整概念呈现的原有顺序,以集合相等(元素完全相同)—真子集、集合相等(元素交叉属于)—子集—集合相等(集合互相包含)—不包含关系的次序展开教学;第三,将空集的概念渗透在具体的问题中进行教学,并利用子集定义的等价转化引导学生领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规定的合理性.现将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呈现如下. 环节1:设置问题情境,唤起认知需求. 课堂引言: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对于一类数学对象,除了要把握其自身的特点,还要关注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学习了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之后,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板书课题) 引例1:已知A={1,2},B={x|-3x+2=0},你能发现这两个集合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回答,教师追问其判断依据.不难得出:集合A、B是相等的,因为它们都是由1和2这两个元素构成的. 引例2:已知A={x|x=4m+1,m∈Z},B={x|x=4n-3,n∈Z},你能发现这两个集合有什么关系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适时评价.若有学生通过取m、n的具体值写出集合A、B的部分元素,进而猜想它们也是相等的,教师则指出:对于无限集,元素是列举不完的,仅从列举出来的这部分元素相同就断定所有的元素都相同,这是“以偏概全”,显然不可靠,也不严谨,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去刻画两个集合的关系;若有学生想到用“交叉属于”的方法判定集合A与B相等,教师则予以充分肯定:这个想法非常有价值,它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其中一个集合的元素是否属于另一个集合,来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环节2:感知抽象概括,揭示概念本质. 问题1: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每组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1)A={1,2,3},B={1,2,3,4}; (2)A=N,B=R; (3)A={x|x是矩形},B={x|x是平行四边形}; (4)A={x|-1<x<1},B={x|-2<x<3}.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必要时教师可进行引导:由于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因此,考查集合之间的关系,关键是看一个集合的元素与另一个集合的关系,在这里也就是集合A的元素与集合B的关系、集合B的元素与集合A的关系.最终得出两个共同特征: ①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教师追问:有没有例外?突出一致性); ②集合B中有的元素并不属于集合A(教师追问:“有的”,具体多少个?突出存在性,至少一个).(板书) 此时,教师指出:若集合A、B同时满足①②两个条件,则称这两个集合具有真包含关系,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通俗的说,A是B的真子集,含义是:A的元素都跑不出B的“手掌心”,但B中有元素跑出了A的“手掌心”.(限于篇幅,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示从略,下同) 最后,让学生举出一些集合A为集合B真子集的例子,并紧扣真子集的定义说明理由. 问题2:观察老师给出的例子,每组两个集合之间具有真子集的关系吗?为什么? (1)A={-2,-3},B={x|+5x+6=0}; (2)A={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 (3)A={x|-1<x<1},B={x||x|<1}. 学生思考、回答,必要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仍然要从真子集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判断,不难得出:它们都满足条件①,但不满足条件②,所以不具有真子集关系.这时教师追问:为什么不满足条件②?能否说得具体一点?从而有:因为集合B中没有(不存在)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或者说,集合B中的任意元素都属于集合A.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1)这里的集合A与集合B应该是什么关系?(2)你能不能像真子集的定义那样描述这种关系具有哪些特征?至此,学生自然领悟到可以从“交叉属于”的角度重新认识与刻画“集合相等”.接着,师生共同解决引例2,问题串如下: (1)根据集合相等的上述定义,欲证集合A=集合B,必须证明哪两个方面?(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集合B的任意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A) (2)一个元素是否属于集合A,判断标准是什么?你能分别用符号、文字描述这个判断标准吗?(看这个元素是否能写成4m+1,m∈Z的形式,也就是4乘以1个整数再加上1的形式) (3)一个元素是否属于集合B,判断标准是什么?你能分别用符号、文字描述这个判断标准吗?(同上类似) (4)为证①,可任取x∈A,则x具备什么特征?(x=4m+1,m∈Z) (5)欲证x∈B,则必须证明x满足什么特征?(x=4n-3,n∈Z,即4乘以1个整数再减去3的形式) (6)为此,需要对x=4m+1,m∈Z做怎样的等价变形?(x=4m+1=4m+1+3-3=4m+4-3=4(m+1)-3).(以下略) 最后,教师适时指出:数学中,由于用“任意”可以承载“无限”,因此,“集合相等”的这种定义方式更能体现数学味,也更具有应用价值. 问题3:对于“A是B的真子集”与“A=B”这两类不同的集合间的关系,可以把他们合并成一大类,统称为“A是B的子集”.你能像定义真子集那样,给子集下个定义吗? 这里,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适时予以思维上的指导:由于子集是“真子集”与“集合相等”的统称,因此,给子集下定义,只要忽略二者的不同之处,保留它们的共同特征就可以了.接下来,教师强调指出:子集的定义是单向的(要想判断A是不是B的子集,只要判断A中的元素是否都属于B就可以了,至于B中的元素是否都属于A则无关紧要),而真子集、集合相等的定义都是双向的. 同样,让学生举出一些集合A为集合B子集的例子,并紧扣子集的定义说明理由. 问题4:请说说“A是B的子集”与“A=B”之间有何联系,你能用子集的概念来简化集合相等的定义吗?请说说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之间有何联系,类似地,你能简化真子集的定义吗? 这里,再次给学生提供“说数学”的机会.一方面,可以继续巩固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定义;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清晰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有利于认知结构的优化.学生思考、讨论后不难得出: 问题5:是否任意两个集合之间一定具有包含关系?为什么?你能画出两个集合关系的分类图吗? 学生通过自己举例(如A={1,3,5},B={2,4,6})、自己分类等具体的思维行动,意识到:两个集合之间,既可能具有包含关系,也可能不具有包含关系,从而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问题6:有一种特殊的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如{x|=-1,x∈R},我们称之为空集,记作. (1)你能再举出几个空集的具体例子吗? (2)空集与任意集合A是否具有包含关系?为什么? 对于问题(1),若学生存在困难,教师可提示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如无解的方程(组)或不等式、条件自相矛盾的几何图形等. 对于问题(2),可能有学生认为不是A的子集,理由是:既然空集中不含任何元素,那么根本谈不上“中的任意元素都属于集合A”,不符合子集的定义.对此,教师可做如下引导: 引导1:我们经常会遇到下列一些不同的说法,它们是同一个意思吗? ①张老师说:我们班的学生都在教室. 王老师说:我们班的学生没有不在教室的. ②小明说:线段中垂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该线段两端距离都相等. 小亮说:线段中垂线上没有到该线段两端距离不相等的点. (学生容易得出,每组两种说法是等价的) 引导2: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是指集合A中的任意元素都属于集合B,你能模仿王老师、小亮那样,给子集定义换一种等价的说法吗?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是指集合A中没有(不存在)不属于集合B的元素) 引导3:对于空集与任意集合A,中有没有不属于A的元素? (不含任何元素,当然也就没有不属于A的元素) 至此,学生自然就能理解并真正接受教材中的“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规定了. 三、反思与体会 1.数学教学应科学地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顺势而为 数学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数学教学中,对于教师提供的学习素材,如果学生的思维走向与教师的教学导向高度一致的时候,学生就容易被激起共鸣,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反之,如果学生的思维走向与教师的教学导向偏差较大,学生就容易因“念念不忘”自己最初的想法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可能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习专注度和思维活跃度. 章建跃博士指出:明“思维之道”才能落实“教好数学”.这里的“思维之道”,指的是学生的“思维之道”.有的数学教师,备课时完全以自己的思维为中心,根本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分析与预设,甚至说“课前不预设,是为了更好的课堂生成”,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教师首先要在课前预设上舍得花工夫,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想到什么?我会怎么想?我有什么困难或障碍?等等.也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而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并适时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以顺应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走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子集是上位概念,相等集合与真子集则是它的下位概念.因此,从逻辑上讲,首先利用典型而丰富的例子形成子集这个上位概念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当学生的思维表现与教师的预设发生矛盾时,及时改变概念呈现的先后顺序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另外,本节课中,为什么要从“互相包含”的角度再次定义集合相等?为什么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些同样是学生思维的重要关注点,需要教师“自圆其说”.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然地领悟其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体验到数学是讲道理的,而不能简单地“告诉教学”. 2.数学教学应合理安排学生的数学活动,保证学生思维有足够的参与度,做到既懂又会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经常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做到“既懂又会”?关键是要合理安排学生的数学活动,保证学生的思维有足够的参与度,主要有以下策略: 一是引导学生“说数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说数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个人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理解与体会,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评价他人的数学观点,从中可以折射出学生对学习内容领悟的准确度、广度、深度究竟如何,到底“懂”了没有,“会”到什么程度,等等,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地进行反馈调节,促进学生“既懂又会”. 二是组织学生“多元联系”.数学是一个统一的系统,数学知识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多元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数学认知结构,避免孤立地、单一地、片面地看待某个数学对象,是克服“懂而不会”的有效途径.例如:对数学概念尽可能地举出各种各样的具体例证(包括正例、反例),进行多元表征;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同一个数学对象;自主建构概念图,进行单元小结;尝试由某一数学对象引发联想、扩展思维,寻找知识网络中与之相关的结点,等等. 三是组织高质量的变式教学.高质量的变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层层递进的、既有联系又有变化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及其变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造、重组、整理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新的认知平衡,最终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应用,实现真正的“既懂又会”. 在本节课中,对于真子集、集合相等、子集、空集等概念,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举出更多的例子,让学生自己画出集合关系的分类结构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个集合、表述同一个概念等数学活动,目的就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促使学生对上述概念由单纯的语义性理解逐步上升到关系性理解,最终走向“既懂又会”.“集合基本关系”的思考与教学设计_数学论文
“集合基本关系”的思考与教学设计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