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葛其彪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信任度,以及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信任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护理的有效开展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使手术治疗效率大幅度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手术室护理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首选治疗法方法,也是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1]。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指征的逐渐放宽,致使部分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需要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过程中,若未给予患者有效的手术室护理,不仅会对手术进程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也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对6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入患者均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且均具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症,急性发病至手术治疗时间在48h内,术后均经病例学检查确诊证实。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为(48.65±10.2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为(46.73±9.19)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等方面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治疗方法

选入的64例患者均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全身麻醉后,建立CO2气腹,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选择常规三孔法、常规四孔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根据患者出血与粘连情况,决定患者是否转为开腹手术。所有手术操作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严格执行[3]。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第一,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以及手术过程中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使患者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工作,并说明中转开腹手术的治疗目的,重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中转开腹不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失败,而是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与担心[4]。同时,手术前帮助患者进行心电图、胸透等各项常规生化检查。第二,术中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失血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并协助麻醉医师适当调整输血、输液速度。第三,术后,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并对患者术中手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掌握,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是对高龄患者、手术时间过长者以及麻醉未清醒者给予重点监护。若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100ml/h时,护理人员需要警惕患者是否出现腹腔活动性出血,并及时告知医师并进行有效处理干预[5]。

1.3 观察与评定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与信任度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信任度进行评价。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记录,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s)描述,行t检验,以SPSS20.0软件对两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则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信任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信任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6.26±6.29)min,术中出血量为(70.61±10.36)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6±5.72)min,术中出血量为(128.65±8.17)ml,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t值分别为8.6512与23.4578,P值均<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技术经验的累计,腹腔镜手术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动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多为胆囊三角区存在严重炎症粘连、胆囊管解剖结构异常、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萎缩等。因中转开腹患者存在特殊因素,因此,在护理服务中也需给予特殊对待。在实施手术室护理服务过程中不仅需要给予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生命体征观察、术后的体征观察与体位指导,而且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也需要做好以下准备: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手术流程、精密仪器等操作方法要熟悉掌握,而且还要了解仪器故障的排除方法,使仪器始终处于完备状态,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器械护士需要将麻醉用品准备妥当,并协助麻醉医师对麻醉机、氧气呼吸机及相关用品准备妥当,并备好吸引器与吸痰用品。术前使用5%艾利克莎球对镜头进行擦拭,避免手术过程中因镜头出现雾气而影响治疗效果[6]。若手术过程中电视屏幕出现问题,器械护士也许及时主动配合进行处理,避免手术进程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的有效开展可有效改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可使手术治疗效率大幅度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游海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4):220-220.

[2] 崔艳,王浩.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6):207.

[3] 何领,徐鲲,杨念印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2):1088-1091.

[4] 宁海文,徐建国,司丕成等.硫酸镁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胆红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5):88-90,94.

[5] 于世杰,徐国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7):4-7.

[6] 张春红.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300-301.

论文作者:葛其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葛其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