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建筑材料;成本;控制
一、建筑材料的地位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结构物的各种材料之总称。建筑材料是建筑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建筑工程关系到非常广泛的人类活动的领域,涉及生活、生产、教育、医疗、宗教等诸多方面。而所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建筑材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性能、经济性以及纹理、色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功能、适用性、坚固性、耐久性、经济性和艺术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材料的运输、存放及使用方式和施工方法。
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施工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和创新,往往依赖于建筑材料性能的改进与提高。而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又促进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也使建筑物的功能、适用性、艺术性、坚固性和耐久性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为了使建筑物满足适用、坚固、美观等基本要求,材料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充分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作用,分别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如钢材和混凝土的出现产生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成为可能;轻质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出现对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改善工作与居住环境条件等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并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使得建筑物的造型与建筑物的内外装饰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因此,建筑材料是加速建筑革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建筑造价中。材料费所占比例很大,建筑材料的费用约占总造价的50%-60%。因而建筑材料的经济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造价,正确选用建筑材料,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建筑材料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影响
(1)计划缺少或者不够全面,引起现场建筑材料各类规格型号、数量与实际不匹配,更多时候,会造成库存堆积,亦或者缺少材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2)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很多时候,对于材料的超额发放和随意领取,没有落实到规范行动中去,也无惩罚,另外对节约材料成本没有给与一定的奖励。
(3)市场建筑材料行情掌握不够透彻,不能真正了解市场行情,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价格等多因素没有综合考虑,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
(4)从业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一般,有待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在建筑材料的管理上,不够认真保管,全面统筹规划控制,在建筑材料管理环节显得粗放式,随意堆放,不分类管理,表现出存储管理不够严谨。
(5)建筑材料财务核算不够贴近实际,前期计划和实施没有严格进行,统计的各类建筑材料不相符,消耗、库存不实,最终不能体现建筑材料的真实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材料管理人员素质低
材料管理控制落实不到位包括企业物资计划控制不到位,物资采购控制不到位,仓库管理定置不到位,缺乏科学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企业对物资采购的执行过程缺乏控制。如素质偏低的采购人员盲目采购,在采购中捞好处,吃回扣,造成物资亏损以次充好质次价高,降级使用。
(7)缺乏细致的材料成本预算和控制分析
目前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工程设计科学的计划组织,前期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导致成本预算脱离实际。例如有些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进度匆匆备料,材料进厂不能合理堆放、验收,领用制度不健全,节约、奖惩措施不力,导致材料二次搬运浪费,保管费用增多,使材料总成本上升;还有的企业材料采购、领用、保管等手续不严密,岗位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规章制度的状况长期存在。
三、控制建筑材料成本的对策
3.1根据目标对材料成本控制
(1)消耗量的控制。1)建筑施工企业要进行施工进度策划,对材料需求量进行预算,根据现场不同的时间的不同需求量,列出贴切的计划传递给采购部。采购部负责人员在接收到计划后,应该尽快的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建筑材料质量、价格等因素,有效的和供方进行深入的洽谈详细采购内容,对于紧急采购或者紧缺材料,应该首要去处理,尽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2)建筑材料领用。制定并且实行“按需领料”,严格参照消耗用量报表,根据材料实际需求,填写领料单,批准由负责人把关,如果超额领取,需要得到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批准方可执行;3)计量器具维护。必须保证计量器具的按期定检,保证其有效性,才能确保材料用量的确定性,避免超标或者缺少等现象;4)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确定各个过程中每个负责人,明确职责,规定建筑材料用量,不允许大量浪费,要做到节约使用材料。
(2)掌握价格行情。由于市场上的建筑材料都是波动变化的,对于施工单位要掌握实际过程的合理价格相对较难,所以可以根据现有互联网等手段,对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实时查询,掌握当时的购买价格,在恰当的时候,购买物美价廉的材料来降低成本。
(3)使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管理要严格执行采购供应模式,选择优秀合格的供应商,可以选用招标采购,比价、定价、限价采购等方式,以保障对建筑材料成本和质量的需求,另外要建立有效的采购监督机构,对全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2按环节对材料成本控制
(1)采购控制。采购部门严格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严格把关。采用招标模式选择材料供应商,保证公平、公正,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当然在考虑成本的同时,也要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绝对不能因为只贪图价格低,却不考虑质量,最终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反而会额外增加大量的成本。
(2)验收控制。在接受产品时候,专业的检查人员要对各类材料价格、质量等进行复查,合格后方能填写材料验收单。
(3)仓库控制。在材料管理方面,要区分放置到规划区域,对较大材料,应该设置特殊规划地点存放,在施工单位领料的时候,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领料制度。
(4)发放控制。领料人员根据材料发放计划单,并且由管理人员签字后,才能进行领料,材料管理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允许私自发放,对库存进行每月定检。
(5)使用控制。由于建筑材料很多,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对材料的使用进行监督,及时回收可用材料,节约材料的使用量,减少浪费,加强过程的监督。
(6)建立细致的成本预算和分析制度
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业务规模、经营状况等计划因素,制定细致的材料成本预算,可以提高单位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工程材料的到位必须由计划来控制,做到零库存,不能盲目采购,造成材料积压,挤占工程资金,增加材料库存成本。同时,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进料计划;同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在下达施工任务书时,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加强对材料成本的分析与考核工作,在月末、季末、年末及时。分析材料成本的完成情况,找出节约与超支的具体原因,总结经验,及时纠正出现的成本偏差。
(7)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作为采购人员其思想素质要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不谋取个人私利,一切能为公司利益着想;要有较好的业务素质,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并掌握本公司产品的种类、性能等,并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要有公关素质,因为采购人员要和大公司、小企业或私营企业等各种人打交道,要能快速熟悉市场行情,及时了解市场信息。
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对建筑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把握建筑材料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加强采购的控制,材料的使用和管理,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才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综合能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文亮.建筑材料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2016.9
[2]罗亮志.浅谈建筑材料成本控制的管理方法2017.6
论文作者:郑国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成本论文; 采购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计划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