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_地理论文

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_地理论文

论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科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汇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1989年第三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上明确阐述:“我希望在中国要大胆建立地理科学,我们要率先打出地理科学大旗,原因就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我们要科学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就必须认真地搞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对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门迫切需要的科学”“在国民教育中地理科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就地理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些个人的看法。

一、中学地理教学独特的德育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精神。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

地理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

国情教育实际上是国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价值,通过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解决国情问题的初步能力,把个人、民族和全球利益统一起来。对我国的国情,有优点,但也不能掩饰缺点,讲优点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又要防止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思想,过分夸大缺点,又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唤起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报国心。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但至今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本知识的传授,同时利用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真实的心理体验,并要经受毅力磨练,德育考验及是非识别,达到德育内化的功效。国情教育中紧扣“人口、资源、环境”这三个重点,突出人地关系,联系有关国策,使学生熟悉乡情,了解国情,激发他们的报国之情。

世界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劳动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都有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反动统治阶级有意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和妖化,把自然界的突变,如狂风、暴雨、洪水、山崩、地震以及日月食等,都归之于妖魔鬼怪的兴风作浪,用以恐吓群众,欺骗群众和愚弄群众,以维护其反动统治。自然地理教学可以把上述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原理;地球上水的运动和水平衡原理;地壳的变化和地壳物质循环原理;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生态平衡原理,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物质的运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运动和发展的结果。所以,自然地理教学对破除迷信,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

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的各种正确的地理观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谓正确的地理观点,主要是正确的人地观、种族观、因果观。正确的人地观能使学生明确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的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预测经人类活动影响后自然界的演化发展,依此调整人类的行为;正确的种族观,使学生反对种族优化论,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正确的因果观,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科学地解释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因果关系。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免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二、渗透市场经济意识,培养新型人才

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目标。经济地理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布局的一些基本指导思想和特点,并尽量运用这些所学的知识为社会生产服务。

我国有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七个经济区域。三大经济带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呈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差异,东部地区人口集中,气候良好,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中、西部地带土地资源、矿产、能源资源极为丰富,东部地带经济的优先发展为中西部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中西部经济带尤如一头醒狮。我国的七个经济区域是复合型经济区,是兼有远景和类型特征的综合经济区,是类型与综合过渡型经济区。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的全国整体经济发展布局。为学生结合我国经济地理知识的学习加深印象,加深了解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地理教育在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教材的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建设服务。生产和原料分布的知识,生产联系的知识,国民经济发展的知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林、牧业和渔业生产活动等,处处都可以看到自然条件与这些生产活动的密切联系,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对进行各种生产有重大意义。

“中国旅游业”一节是初中教材新增加的专题教学内容。就是渗透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学探索。旅游业与交通、通讯、建筑、商业、保险业有紧密联系,同时又可以带动这些待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与外汇收入,是“无烟工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空前繁荣,成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部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就使学生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和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树立“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永续发展观念,做自觉的环境卫士,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革命圣地、热爱历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情感。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出现“民工潮”、“打工妹”现象,引导学生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进行分析:市场经济的建立,通过市场使社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为的中心城市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使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的优势显示出来,从而导致贫困地区成千上万人口开始向中心城市转移,形成每年季节性的“民工潮”。从而增加了贫困地区资金来源,缓解了劳力过剩问题,还带动了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中心城市的功能也大大加强。使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

三、地理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

中学地理教材中,既有社会科学的内容,又有自然科学的内容,横跨文、理两大科学领域。地理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也有一定联系,因为地理涉及到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有了地理知识就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地球为什么绕日运动?月亮为什么绕地球旋转?等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地理问题,又是物理问题,也是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对启发学生学习物理和数学也有积极作用,反之,学生掌握了万有引力,曲线运动,流体力学等物理知识后,对学习地理也是一个有利条件。而且,在地理教学中,还有时间的推算,比例尺的计算和测量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此外,在地理教学中,还会讲到岩石的风化,石灰岩地形的形成,土壤酸碱度以及各种有用矿物等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可见,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对学习地理也大有好处。反之,学生掌握了这些地理知识,对他们学习物理、化学、数学,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中学地理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会地理观察,气象观察等基本技能,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四、学生的发展依赖于地理教育

地理这门学科从宏观上来说,对宇宙空间的研究和开发,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水资源、气象预报,地区发展等都是一种专门的基础学科。那么,对于我们的培养对象——学生,终将要成为未来生活的各色各样的社会成员。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经常要遇到与地理有关的各种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地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去分析、研究、并作出对问题的决择。作为一个学习者,能知道如何利用先进的地理技术获取信息,分析和评价信息;作为一个求职者,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具竞争力;作为一个生产者,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从而决定取舍,或趋利避害,争得效益;作为一个公民,能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或有害的情况,关心环境质量,人类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状况,知道自己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鼓励他人这样做,对公共环境问题持何种价值观和采取什么做法,使个人和社会都受益。

总之,地理学科在其他的许许多多的领域都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作赘述了。

标签:;  ;  ;  ;  

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