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留学教育现状简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简介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学生和留学生分布概况
1993年,全世界高等学校在校生约6140万,其中大约3800万在发达国家。七个主要西方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集中了全球大学生总人数的40%或全部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二(约2500万左右)。七国中美国一枝独秀,大学生人数(1380万)超过其它六国总和,接近世界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美国之下是印度(450万)、日本(270万)、中国(260万)。德国、法国、巴西均超过150万,加拿大、墨西哥、意大利等国在130万以上。前苏联大学生和中专生在八十年代曾达到950万。
10万居民中的大学生人数,美国和加拿大明显领先,分别为5596人和5034人。德国2760人,法国2656人,英国1954人。前苏联近3400人。
七十年代是大学生增长较快的年代。在发达国家,这10年的年增长率为5.2%(世界平均水平为4.2%)。八十年代增长速度减缓,至八十年代中期起出现稳定趋势。1980—1989年,发达国家年平均增长率(1.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9%)。
1980—1989年,美国大学生总数由1200万增长到1380万,而此期间,日本由240万增至260万,德国由120万增至160万。在英国,基本停止增长,大学生人数在100万至110万之间。东欧大多数国家在此期也停止了增长,有些国家还有所下降。
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大学生人数增长速度也放慢了。在此之前,拉美和亚洲一些国家大学生人数增长速度一度达10%或更高。但主要由于受到经济(因而经费)的制约,不得不采取收缩政策。
作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主要形式,留学教育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空前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1960年至1980年,留学生平均增长率为20%。1960年留学生人数约24.5万,1980年上升至97.7万。八十年代末全世界留学生、研究生和进修人员共达120万。其中8%(约9.6万)来自东欧,20%(约24万)来自西方各国,其余72%(约85万)来自发展中国家。八十年代末,全世界在国外获得高等教育者占全部大学生的比例平均为2%,而发达国家约1%,发展中国家为近4%。
留学生的大部分聚集在美国和东欧。在美国的留学生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近30%,处于主导地位。在法国占13%,德国占近10%,英国占5.7%。前苏联拥有的留学生在1990年达到高峰,为12.65万,来自135个国家,以后逐年急剧下降,1991年为10.28万,1992年为4.21万,1993年为2.6万。尽管从局部看,八十年代以来留学生增长速度减缓,但增长势头仍旧保持,在美国尤其如此。
二、在西方各国留学的外国大学生
1990/91学年,在美国的外国大学生总数达到空前数目——407530人(1985年时是348745人),超过世界第二位法国的2.5倍。到美国留学的亚洲大学生人数最多,增长也最快。1985年留美亚洲大学生18万,占全部留美大学生的52%;1989年22万多,占总人数的62%。净增量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留美大学生由1985年的3.2万增至1989年的5.8万,在九十年代初成为在美留学生中最大的一个人口集团,而当时中国的全部留学生为8万。印度籍留学生人数也有很大增长,在此期间由1.4万增至2.36万。其它留学生人数较多的国家或地区是韩国(1.95万)、马来西亚(1.27万)香港(1万)和印尼(0.85万)。与亚洲相比,世界其它地区派往美国的大学生规模较小,拉丁美洲近6万,非洲2.3万。
1989年法国接纳了143640名外国留学生,比1985年增加1.15万。近60%来自非洲,其中人数较多的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亚洲国家在法国有留学生近2.3万,其中人数较多的是伊朗、黎巴嫩和叙利亚。拉美各国在法国的留学生近5500人。
在德国的留学生达9.2万,其中39%即3.58万来自亚洲。非洲5000人,拉丁美洲3500人。
在发达国家中,接受留学生超过2万的还有加拿大(3.2万),日本(2.38万),意大利(2.01万)。
1991年,亚洲国家派遣的留学生是世界最多的地区——49.78万人。以下非洲19.7万,拉丁美洲8.79万。但按人口平均计算,非洲比例最高,因为非洲对借助外国高教力量培养本国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
每个洲都有几个留学规模突出的国家。在亚洲现在是中国(加上台湾留学生超过8万)、韩国(3.6万)、马来西亚和印度(都是2.95万)。在非洲是摩洛哥(2.9万)、尼日利亚(1.4万)、阿尔及利亚(1.3万)、埃及(1.2万)、突尼斯(1.1万)、苏丹(1万)。在拉美,由于不大鼓励本国大学生留学,所以人数较少。人数较多的是墨西哥(0.8万)、巴西(0.7万)、哥伦比亚(0.6万)、委内瑞拉(0.5万)。
应当指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有某种对应合作关系,如东南亚和中亚主要到美国,许多拉美国家也主要到美国(有的到欧洲,如西班牙),法国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其过去的殖民地。
三、发达国家之间的留学和进修人员交流
目前,发达国家每年派往国外学习和见习的人员超过30万。近年来各发达国家之间的学术人员交流一直在稳定增长,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和机动灵活。
美国的大学接待其它发达国家的留学人员占这些国家全部留学人员的30%。有4万多西欧大学生到美国学习,其中英国6400人,德国6000人,法国4600人,希腊4000人,西班牙3300人。加拿大出国留学人员总共1.97万人,其中在美国的一直稳定在1.6万人左右。日本在美国的留学生人数增长很快,已达2.69万,或者说占日本在国外的大学生的83%(总数为3.24万),日本大学生有1200人留学德国。
美国在其它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人数总共为2.5万人,而这些国家派往美国的留学生总数为9万(均为1989年资料),两者比例为1∶3.6。由于这种不平衡,美国大学生中具有留学经历者占大学生总数的不到1%,而欧共体国家这样的大学生到1995年预计占大学生总数的近10%。1990/91年,外国在美国的留学生人数(407530名)大大超过美国派往国外的大学生人数,显示前者对学习美国的科学文化的极大兴趣。同时,这些留学生的75%靠自己或家庭支持学业,近20%获得所在学校的助学金或以研究工作酬金的形式提供的经费,而获得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只占不足2%。
至于为什么美国大学生出国留学者少,专家的解释是,在美国大学的教授中广泛存在一种看法,即与外国同行的合作很少能学到什么,而且由于到外国旅行脱离了本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减少了科研和发表的机会,实在得不偿失。再加上对国外高校情况了解甚少,陌生的环境给工作、生活、学术活动带来诸多不便,语言交流困难等,使他们对出国留学或进修缺乏热情。由于美国大学生对外语态度冷漠,所以即使对博士生的外语要求也往往是形式上的,许多有造诣的学者也通常无法用非英语与国外学者交流。
有趣的是,美国大学生去外国学习的大部分是妇女。特别是在西欧,美国女留学生占75%。欧美国留学生较多的是匈牙利和波兰。1990年在苏联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1300名,主要学习人文科学和外语。为了推动本国留学教育,1989年美国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这个机构提出的目标是,到2008年使美国大学生中具有留学经历者占到大学生总数的25%,特别强调各个层次的短期留学。
在德国就读的发达国家留学生人数仅次于美国,为4.3万。绝大部分(3.73万)是西欧人,而欧共体各国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留德学生人数最多的是希腊,其次是澳大利亚,接下来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与此同时,德国在外国学习的大学生达3万余人,人数超过法国、英国、美国。其中绝大多数在以下各国:美国(1.6万)、澳大利亚(0.47万)、瑞士(0.47万)、法国(0.44万)和英国(0.38万)。德国政府对留学生的资助政策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德国高校对某些通用型热门专业的入学限制也迫使一些大学生到国外接受同类教育(主要是医学、建筑等)。
在法国留学的发达国家大学生有近3万人,法国留学其它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约1.87万。
留学英国的发达国家大学生有2.5万,而英国留学其它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约1.6万。
到瑞士留学的西方国家大学生相对较多(近1.5万),而瑞士派往欧美其它国家学习的有0.5万人。
欧美各国留日大学生较少,不到1000人。
西方国家中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是希腊——3.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