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世杰,蒋久富,杜青松

陈世杰 蒋久富 杜青松

(射洪县人民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 要】目的:观察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不仅能保留患者子宫,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但还应提高肌瘤组织切除的完整性,以确保无肌瘤复发。

【关键词】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开腹手术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22-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B超、CT等检查确诊。年龄26~58岁,平均(36.2±3.5)岁。肌瘤直径1~6cm,平均(3.2±1.3)cm。其中,58例患者为单发粘膜下肌瘤,26例患者为多发粘膜下肌瘤。未产妇22例,经产妇62例。随机将本组84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在年龄、肌瘤大小、肌瘤数目、孕产次以及一般体征比较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2例患者行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42例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于患者月经干净后的 3~7 d择期行手术治疗,采用持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及视频监视系统(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术前1d晚上,将200~400 μg的米索前醇放置于患者阴道以促进宫颈软化。手术开展时,首先,予以患者静脉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会阴部清洁消毒后,予以患者宫颈扩张至7号[1]。然后,将宫腔镜放置于宫颈内,观察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形态及其与肌壁的关系。最后,予以患者宫颈扩张至10~11号,将宫腔电切镜置入,根据患者肌瘤类型予以不同方式的肌瘤切除术:(1)肌瘤直径<3cm且有蒂者,将瘤蒂切断,夹出瘤体;无蒂者,用环行电极切割瘤体后带出宫腔;(2)肌瘤直径>3cm者,切割瘤体两侧,并用卵圆钳钳夹旋转后将大块瘤体取出,再将余下肌瘤组织切除;(3)针对壁间内凸型肌瘤,将肌瘤表面覆盖的肌肉组织用电极划开,待肌瘤向宫腔突出时,直接将肌瘤切除;若未突出,则注射缩宫素促其突出,再逐条切除[3]。术后,行手术常规处理。

1.3观察指标

1.3.1手术治疗相关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1.3.2预后随访观察

于2组患者手术后的第1个月、第3月及第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以()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治疗相关指标

表1 2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对比分析(x±s)

从表2可以看出,随访观察1个月~12个月期间,观察组42例患者中,1例(2.38%)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2.38%)肌瘤复发;对照组42例患者中,2例(4.76%)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例(7.14%)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4.76%)宫腔粘连,但无肌瘤复发。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亦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可引起阴道出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如经久不治,可以引起严重贫血。且粘膜下肌瘤容易引发不孕症,即使怀孕也容易流产,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的四倍[2]。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治疗中,相较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除能够保留患者子宫组织外, 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

(1)创伤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宫腔镜下,患者的手术创口仅有0.5~1.0cm,避免在患者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疤痕。(2)术后恢复快。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并发症少。本研究中,观察组1例(2.38%)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2.38%)肌瘤复发;对照组2例(4.76%)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例(7.14%)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4.76%)宫腔粘连。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方面,宫腔镜下,手术创口仅有0.5~1.0cm,大大降低了开腹手术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且借助于摄象系统进行手术,准确性更高更安全,手术操作部位及宫腔内环境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操作干扰,以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综上,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不仅能保留患者子宫,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但还应提高肌瘤组织切除的完整性,以确保无肌瘤复发。

参考文献:

[1]苗阳华. 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比较[J]. 临床医学,2014,34(02):203-204.

[2]康立,石芳鑫. 宫腔镜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39例临床疗效分析[J]. 贵州医药,2013,37(02):136-138.

论文作者:陈世杰,蒋久富,杜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世杰,蒋久富,杜青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