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提升研究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提升研究

陈天玉,赵现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旅游与会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对在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专业认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学校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本科生在专业偏见、专业趣味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不同方式入学的学生在专业偏见、社会评价、专业趣味和专业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认同各维度中除专业发展这一维度外均与就业意愿间存在显著相关。

关 键 词: 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本科生;就业意愿;专业

一、引言

我国旅游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外事接待服务到现在,取得了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高等旅游教育因此迎来了春天。2000年,我国设置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为252所[1],之后办学数量明显提升,2011年全国高等旅游院校达到了1115所,并继续呈递增之势。其中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也由2013年的544所增加到2016年的604所。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院校办学数量的增加不相称的是,众多旅游本科毕业生不愿或难以进入该行业[2],甚至在进入旅游行业之后纷纷选择跳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目前旅游行业从业者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尽管随着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及高素质员工的需求也相应地大量增加,但高竞争和低成本的压力迫使企业降低劳动力报酬 ,导致行业吸引力下降 ,现有高素质员工严重流失。有学者专门针对此类现象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的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办学体制不完善和投入不足的双重制约,导致学科体系不完善和基础理论水平低,研究成果较少,目前旅游专业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马勇认为高等旅游教育中还存在着如数量布局和规模布局不尽合理、人才特质与市场的需求契合度不高、旅游教育体系的建立尚待完善等问题[3]。旅游高等教育中存在着明显的人才培养错位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用人单位与企业对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普遍印象为眼高手低,满足不了培养高级人才的需求;本科生选择就业时也表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典型特征。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最受旅游企业欢迎而且需求量最大的是专(职)科(高职)层次的旅游专业毕业生。相对于本科生,他们具有职业思想稳定、职业期望适当、更愿意从基本干起的优势[4]。基于此,本文以郑州地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通过学生视角,结合访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旅游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展开研究,探讨影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以期改变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认同

“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表示相同的含义。“认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也被成为“同一性”。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5]。认同度是认同的程度和水平[6]。随着对“认同”概念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方向也从“自我认同”向“社会认同”过渡,其中社会学中的认同理论和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认同理论的代表[7]

20世纪60年代,认同概念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这导致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各学者对认同的定义有很大区别。白凯对认同的研究脉络细化,他认为,尽管各个学者对认同的理解不一,但都包含了5个基本特征:复合性、动态性、时间上的连续性、自我肯定与认识以及提供目标与方向[8]

(二)专业认同

专业认同是自我认同与自我发展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对专业认同内涵的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专业可以理解为“专门性职业”和“高等院校学业门类别”。国外对专业认同的研究往往将职业认同也包含进去,对尚未踏入社会的在校生的专业认同研究较少。他们将专业认同定义为具体的实践性知识的构建过程,这种过程是在个人与集体及所处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下形成的[9],是能否从事高质量工作的一个关键因素,即是对“专门性职业”的认同研究。M.T. Pillen以373名刚毕业就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的从业者为对象,通过聚类分析确认了他们在专业认同方面存在的6个特征[10]。Melissa Worthington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专业认同与选择护士专业的学生愿意完成自身学业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11]。中国学者Yu-Fang Hao基于对文献回顾的整理和专家学者、学生的访谈,开发出了针对护士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量表[12]。Susan E. Hamilton探讨了特许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形成过程,并强调了他们在专业机构受到的专业培训所起到的作用[13]

国内学者对专业认同内涵的阐释主要是针对“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的认同的研究,如对定向医学生、档案学在校生、教育类专业在校生及高职高专、本科生、研究生等的专业认同研究。王顶明在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中认为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结束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并探究,这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他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与该专业杰出者一样的人的反应[21]。秦攀博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上增添了适切感这一维度[22]。邢文明将研究者对专业认同概念的理解划分为“状态说”与“过程说”两个维度,其中“状态”是指个体对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过程”是指在专业学习中对专业价值理解不断内化的过程[23]。梁进龙在对专业培养、专业技能、专业教育、专业期望与教学认同等研究基础上整合出一个专业培养维度,即将专业认同维度确定为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与专业培养4个维度[24]。岳英认为专业认同是包含认识、情感、行为与适切性的一个整合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包括从填报志愿到在校期间的学习投入以及毕业时的就业选择方向[25]

2.增强实践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假期到企事业进行实践学习,增强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加入学校的社团、参加学校举行的比赛和活动。在每一次实践过程中,都认真做好记录,而不是完成任务,要切实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全面记录下来,请教领导或老师,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关注的是学历,但更为关注是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所以大学生只有拥有实际的工作能力,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综上,专业认同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包含认知、态度与情感、行为三个维度的概念。专业认同的形成包括结合对自己的专业角色期望定位,做出的一系列的选择(从报考志愿到在读期间的学习投入再到毕业时选择就业方向)加上与所处的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反馈,是一个连续的、积累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三)旅游专业认同

旅游专业认同是个人结合自身对旅游专业的认知和情感倾向,建构臆想中的旅游专业角色,在与所处的氛围的互动中作出一系列有关旅游的抉择的过程。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上以“旅游”和“专业认同”为主题词搜索仅有32篇文章,其中将近一半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调查研究,对本科生的研究中部分研究方法不够完善、研究内容不够具体。因此从目前旅游行业对较高素质人才需求的角度讲,相关研究的数量与质量均需提高。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与就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三、研究方法

(一)调研对象的选取

调查研究对象为郑州市的四所高校:郑州大学(郑大)、河南农业大学(农大)、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大)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其中郑大为河南唯一的211高校,农大是河南农业高校的代表,航院是郑州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的代表,财大是河南省第一所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4份,有效率97.3%,调查时间为2018年1月4日到1月10日。期间由于多数学校大四学生已外出实习,大四学生样本较少;旅游管理专业男女生比例向来不均衡,在样本中也得以较好的体现。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剔除负荷值小于0.4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0.4的题项,最终共得到6个因子,每个因子包含有4~5个题项,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8.179%。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删除了2个题项,余26个题项,将旅游管理专业专业认同问卷分成6个维度:(1)专业偏见,包括专业技术性不强、没有创造社会价值、没必要攻读本科学位等共4个题项;(2)社会评价,包括家人、朋友、社会人士对旅游专业的评价以及总体评价等5个题项;(3)专业喜好,包括目前所学专业正是我想学的等4个题项;(4)专业前景,包括从事旅游行业能够挣大钱、晋升机会快等4个题项;(5)专业趣味,包括工作中结识新朋友是一个不错的经历、每天总有新东西要学习等5个题项;(6)专业发展,包括可以容易地找到喜欢的工作、保障未来生活稳定等4个题项。

表 1专业认同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二)调研过程

首先对有关专业认同文献中的问卷条目进行梳理,筛选尽可能多的测项,然后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实地访谈,全面了解其在报考志愿前对本专业的了解、现在在校期间的表现与想法、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方向等。访谈全程录音,时间1个小时左右,之后将访谈录音全部转化为文字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问卷交由旅游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修正和补充,删除重复性、联系性不强的条目。最终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专业认同问卷的28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的方式,“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三)数据处理工具

问卷各维度按均值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趣味、专业喜好、社会评价、专业发展、专业前景和专业偏见。专业趣味均值最高,专业偏见均值得分较差。其中专业发展、专业前景、专业偏见未达到中间值3分。总体上旅游管理类学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对专业趣味的认同度最高,对专业发展、专业前景和社会偏见的认同度偏低。

四、调研数据分析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回收的584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数据录入后,进行探索性分析的适应性检验,KMO=0.849,依据Kaiser(1974)的观点,KMO值在0.8以上非常适合因子分析[26];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5 514.565,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00(<0.001),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基于MCGS开发的监控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包括:实时状态读取;实时监控焊机当前工作状态。正常时,读取焊接电流、焊点计数;异常时,读取显示具体的故障信息。

学校号召:虽然志愿服务实践教育未纳入到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必修课程,但仍不在少数的高校十分重视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学校会与社会公益组织联系,不定期联合举办一些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人力主要依靠高校大学生的参与,而活动的筹划和资金支持则由企事业单位承担。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对编写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调查各个维度及总的问卷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分半检验。同质检验结果中,总问卷的Cronbach a系数为0.792,专业偏见、社会评价、专业喜好、专业前景、专业趣味、专业发展各维度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775、0.724、0.744、0.742、0.742、0.655,除专业发展Cronbach a系数稍微偏低外,其余均在0.7以上。分半信度检验结果中,Pearson相关系数为0.772,达到显著水平P =0.000(<0.001),信度非常好。总体而言,本问卷信度较高。

2.效度检验

酒店实行收支两条线,会计核算模块与现金收入模块存在着相互核对的作用,而成本控制对商品采购业务也起着监督作用。各业务流程中的各个岗位职责明确、资格要求清楚,对各个岗位日常工作范围作了十分详细的规定,使各岗位的工作制度化,不会因人员变动而影响,也有利于分清责任,便于对各个岗位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

(三)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的现状分析

1.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总体状况分析

对问卷的各个维度以及问卷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问卷的总体均值为3.0521,略高于中间值3分,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基于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采用总体均值3为参考值,专业认同均值与参考值3进行单样本T检验比较,P =0.006(<0.05),差异显著。

本研究采用SPSS20.0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表 2专业认同状况总体分析

2.性别因素

如表,由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置信水平上,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在不同性别情况下总体上无显著差异,在专业偏见、专业趣味上呈显著差异,表明旅游管理类专业不同性别学生在对旅游的专业偏见与专业趣味的表现上呈现不同的反应。在专业偏见上,男生均值高于女生,可能原因是“男理女文”的观念依然普遍存在,理工类学科中男生占绝大部分,而学习文科类的学生中女生是常态。另外,男生倾向于理性地看待问题,专业现状是什么样的状况就会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本专业;女生则不然,女生较感性,授课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吸引力、学校对专业的重视程度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女生原有的看法。在专业趣味上,女生均值高于男生,可能为女生相比于男生天性活泼,充满着对现实生活中新鲜、未知事物不断探索的兴趣。

表 3旅游专业认同差异(性别)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P <0.05)。

3.进入方式因素

女士接着说,她的亲人就是在这里去世的。她喜欢这里舒缓的气氛,亲人去世后,她就要求到这里来工作了。这里的特点就是宁静,在现代社会,找到这样一个宁静的地方是很不容易的。“这里的宁静,是很多人用心血营造出来的。”她最后说。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培养学生的礼仪展现能力以及良好的文明素养,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大家都有理由自觉地把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职责,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表 4旅游专业认同差异(进入方式)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P <0.05)。

5.学校因素

采用方差分析,在0.05置信水平上,不同年级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在问卷总体的专业认同及各维度的差异如表所示。结果表明,不同年级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及专业偏见、社会评价、专业喜好、专业前景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通过LS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总分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和大四学生,总体上呈现为低—高—低的状态。在专业偏见上,大三、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在社会评价上,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大一学生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在专业喜好上,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大四学生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在专业前景上,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大一学生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一学生刚进入校园,处于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生活与工作充满憧憬,是逐步适应大学生活的一个过渡期,所以社会评价、专业前景上相对较高。大二、大三学生开始专业课的初步学习并且有机会进行实习,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结合使得本专业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专业认同依然可以保持较高水平,这种状态一般会维持到三年级。随着实习的深入,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越发突显,学生常常会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对于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旅游无用论的观点,所以在大学四年级时,专业认同度反而急剧下降,多数学生转投其他行业,造成旅游行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一情况与现今旅游类毕业生的选择情况完全吻合,同时也部分诠释了现行条件下旅游行业中管理人才学历普遍不高、专业性不强的原因。

表 5旅游专业认同差异(年级)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P <0.05)。

4.年级因素

如表,采用方差分析,在0.05置信水平上,不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总体问卷的专业认同度及各子维度均显著。在问卷总体的专业认同度上,航院显著高于郑大、农大与财大。在专业偏见、专业趣味、专业发展上,航院显著高于其他三所学校;在社会评价上,农大、航院及财大显著高于郑大;在专业喜好上,郑大显著高于农大与财大;在专业前景上,农大、财大均显著高于郑大。其中郑大是本省唯一211高校,但其专业认同得分仅为2.990 6,尚不及中间值3分,可见院校办学水平并非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度的决定因素。笔者通过走访发现,航院专业认同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航院招生规模较小,大一到大四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加起来在300人左右,且每年级只开设一个班级,教学资源相对集中,教学管理也比较到位;另一方面,航院比较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及学习状态,设有专门的教学助手,直接对接学生群体与辅导员和教师。

表 6旅游专业认同差异(学校)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P <0.05)。

6.实习经历对专业偏见和专业兴趣的影响

根据导则,常用的海绵设施有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地面、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等,本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路缘石开口、下沉式绿化带、非机动车道透水混凝土、人行道渗透性铺装。

经过实习之后,学生对专业认同中的专业偏见和专业兴趣产生了变化。实习之后,9.8%的学生表示对旅游专业的偏见进一步加深,24.9%的学生表示实习前后没有发生变化,65.3%的学生表示对旅游专业的偏见有所减轻;专业兴趣方面,随着实习过程中对旅游工作认识的深化,2.0%的学生表示实习之后对专业兴趣产生了负面影响,14.9%的学生表示没有什么变化,83.1%的学生表示产生了正面影响。由此可见,实习经历对专业认同维度中专业偏见和专业兴趣的变化都产生了影响,对近半数以上的学生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表示产生了负面影响。

再者,亚投行的影响范围和辐射范围还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休戚相关。人民币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在高速成长,而“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再提速提供了新动力[2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近六成,应当推动人民币在沿线各国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人民币的认可度,从而形成稳定的“人民币区”①推进人民币区的形成依赖于以下几项主要的制度设计: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约定将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建立便捷的人民币清算机制;推动人民币纳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储备货币;针对沿线很多国家倚重能源的产业结构,应促进人民币在沿线国家能源领域的贸易结算。。

7.专业认同与就业意愿的相关性

同时,将各类食材切成大小均匀的丁状。待炒锅中油热,先将腊肉、腊肠入锅,炒出油脂和香味,再放入生抽、蚝油和其他食材一同炒熟。等到米饭沸腾的时候,就把炒熟的什锦丁儿倒入电饭锅中,和米粒拌匀,继续煮饭。如果选用的腊味偏瘦,油脂较少,可以再滴几滴油,使米饭更加饱满莹润。米饭煮好之后,在电饭煲中焖上十几分钟,就可以开锅了。

为了解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就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我们把“您的工作(实习)经历对将来从事旅游工作的意愿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您将来会从事旅游工作吗”两个问项得分之和作为就业意愿得分。统计结果表明,本科生就业意愿评分均值为7分(总分为 10分);最低分2分,最高分10分;众数为7,有217名本科生对自己的就业意愿评分为7分,占有效样本的37.2%,评分为8分的本科生为128名,占有效样本的21.9%。为了解专业认同对就业意愿的影响情况,通过对二者间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专业认同及各维度中除专业发展这一维度外与就业意愿均存在着显著相关(P<0.001),将各维度与就业意愿之间的相关程度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为社会评价、专业前景、专业偏见、专业喜好、专业趣味和专业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度包括六个维度,即专业偏见、社会评价、专业喜好、专业前景、专业趣味和专业发展。

第二,当前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的总体水平中等,各维度专业认同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趣味、专业喜好、社会评价、专业发展、专业前景和专业偏见。

第三,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专业偏见、专业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专业偏见上,男生均值高于女生;在专业发展上,女生均值高于男生。

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借鉴了相关的专业认同文献,并与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访谈结果相结合,在得到了旅游类专家的认可后形成了旅游专业认同调查的问卷,经过后续预调研的反复修改,以保证全面反映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内涵,因此可以认为本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第四,以不同方式进入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偏见、社会评价、专业趣味和专业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专业偏见、专业发展上,通过调剂进入该专业的学生高于通过填报志愿录取的学生;在社会评价、专业趣味上,由填报志愿录取进入的高于通过调剂进入的学生。

如表,由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在0.05置信水平上,旅游管理类专业进入专业的不同方式在总体的专业认同上无显著差异,而在其他子维度专业偏见、社会评价、专业发展、专业趣味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旅游作为一门新兴的、依赖于其他门类的学科,基础理论与发展模式的不成熟使得即使志愿进入本专业的学生对旅游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因此与调剂入学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差异不大。调剂入学的考生本身进入意愿不明显,进入时也是带着对专业的一知半解,难免会形成对旅游专业不好的看法和评价,进而影响着以后的行为,尤其是当调剂生对无法进入原填报志愿而转至旅游专业时,会对旅游专业本身抱有极大期望,若这一期望未被满足便又会形成巨大的失落感,从而造成了专业偏见、社会评价、专业趣味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差异。这与现实生活中很多调剂生对旅游专业的抱怨相吻合。

苹果主要是人工采收,采果人员要剪短指甲并戴手套,避免指甲刺伤果实。采摘时用手托住果实,用拇指或食指顶住果柄,轻轻上翘,使果柄与果台自然分离。尽量轻采、轻放,切忌“生拉硬拽”,以免挤伤果实,拉掉果柄。无果柄的果实,在运输贮藏过程中易感染病害和腐烂,不符合商品要求。为了避免果柄扎伤果实,果实采下后要用果柄剪剪短果柄,使果柄低于果肩。

第五,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不同年级上差异表现显著,具体为大三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高于大一、大二、大四的,在专业偏见、社会评价、专业喜好和专业前景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不用了,本王下江南,还多有劳烦姑娘的地方,这些俗世礼节就暂且免了吧。”他望着我,剑眉星目的脸近在咫尺,打乱了我的心思。

将用户功率范围分别进行2、4、11、16四种不同的等级划分,不同数量用户采用SLG算法所获得的传输速率对比情况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知功率等级划分越精细, SLG算法能对功率实施更有效性的控制,获得高的传输速率.

第六,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认同度及各维度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航院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度最高。

第七,专业认同及各维度中除专业发展这一维度外均与就业意愿间存在显著相关。

(二)建议

1.要在明晰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加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专业认同度是以个人认知为前提,包含“个人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努力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是通过与本专业的专业人士的交流互动和相关实践逐步建立起来的[27]。个人对于自我本身的明确分析和定位是第一步,正确地认识自身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大小以及将来是否要继续从事旅游职业等因素,并与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相结合做出合理的选择。现如今,多数学生在报考时盲目选择,事先没有具体了解相关专业的具体信息或者只是简单听从他人的建议。本次调查也发现,多数旅游专业学生之所以选报旅游管理专业还是觉得旅游专业就是走走玩玩、观光游乐,在学生进入学校后发现与期望有落差后便会产生排斥旅游专业的现象。因此,该部分学生可以明确分析自身在旅游大环境下的优劣势,做出合理的判断以提高旅游专业认同度。其次,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尽早确定职业方向。当前旅游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盲目定位、途径欠缺以及自我认识不清等问题,学生个人要从实际出发,纠正错误思想认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主动地深入了解本专业,听取周围同学和家人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另外,旅游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校期间学生接触的知识以理论为主,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实习有所欠缺或者不理想,造成学生认知出现偏差,这是影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度的另一大因素。为此,学生要提高个人主观能动性,通过家人、朋友、学校或者招聘网站等途径参与旅游相关的工作,进一步加深对旅游专业的认识。总的来讲,旅游专业学生要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明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切实通过与旅游类工作的实践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度。

2.学校要关注学生学业动向和引导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心理认知

大学校园是学生未来几年学习、成长和思想价值观念发生重要变化的关键场所,大学生活是学生了解、积累学科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养与提高专业认同度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方面应重视对旅游管理类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培养。“大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知仍受到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需要进行教育引导”。[28]所以针对目前现状,学校及高校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转变旅游管理类学生对旅游的总体认知。现如今很多高校对新生直接进行专业理论课程教育,而忽视其认知方面的问题。另外,在现如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对于应用性比较强的旅游行业来讲略显陈旧,可能会使旅游管理类学生的错误认知进一步加剧。教师可通过课间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学校可定期举办与旅游专业相关的主题活动及讲座等来改善这一情况。其次,鉴于专业认同的培养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29],学校需要持续地关注旅游管理类学生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尤其要应持续关注专业认同度低的学生群体。可设学生代表定期汇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专业认同相关的问题,向辅导员或者任课教师进行反馈交流。另外,学校可以不定时邀请已经参加工作的旅游专业优秀学生做客母校,分享自己专业认同的成长经历,为在校学生在面临同样的抉择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政府和企业部门要注重规范旅游行业

在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学生在进行相关实习时,均遭到一定的“歧视”,“旅游有什么好学的”的声音不在少数,社会上的人士包括家人和朋友因为对旅游了解得不够全面而存在的偏见挫伤了旅游管理类学生的积极性,加之每到节假日及其黄金周,各种有关旅游的负面新闻屡见各类媒体,对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旅游管理类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了自身对旅游的专业认同感,一旦接触到社会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偏差”会使学生产生对专业认同的逆反心理。

早在2013年国家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行业乱象,但之后的青岛大虾事件、“雪乡事件”等表明了旅游问题依然严峻。旅游是一个跨部门的行业,实际情况中部门权力相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旅游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监管部门监管意识淡薄,个别地方早已存在的弊端往往只有在被媒体曝光后才迅速行动,加之旅游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整体上使得旅游行业乱象丛生,负面新闻不断。社会偏见作为影响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度的一个因素,在考虑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认同时,督促相关旅游部门端正其行为及其完善整个市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旅游人数逐年提升,凸显旅游业的广阔前景,整治旅游乱象已势在必行,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成为重要的一步。此外,互联网日渐深入人心且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增加游客参与旅游行业的治理实有必要,旅游相关部门可开通官方网站、微博、公众号等渠道,让游客充分参与旅游监管过程。

参考文献:

[1]班若川.学旅游为何不干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1-08-24(1).

[2]谷慧敏,Raphael R.KAVANAUGH,俞聪.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5(S1):22-29.

[3]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3(S1):127.

[4]余昌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4(3):8.

[5]牛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6]李志,王琪琪,齐丙春.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2):131-136.

[7]张晓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形成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3.

[8]白凯,倪如臣,白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9]Douwe BEIJAARD,Paulien C.MEIJER,Nico VERLOOP.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4(2):107-128.

[10]M.T.PILLEN, P.J. DEN BROK, D. BEIJAARD.BEIJAARD and change in beginn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ension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3:86-97.

[11]WORTHINGTON M,Yenna SALAMONSON,Roslyn Weaver, et al.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Macleod Clark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13(3):187-191.

[12]HAO Y F,HIU H J,LI L P,et al.Measurement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Chinese nursing stud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2014(2):137-144.

[13]Susan E. Hamilton. Explor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perceptions of chartered accountant students[J].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13(1):37-49.

[21]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8-22.

[22]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3]邢文明,周玉琴.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提升研究:以湘潭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46-52.

[24]梁进龙,崔新玲,孙钰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99-102.

[25]岳英.高校自主招考生的专业认同[J].全球教育展望,2017(7):10-20.

[26]Henry F. Kaiser.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J].Psychometrika,1974(1):31-36.

[27]Adams K, Hean S, Sturgis P,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first-year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tudents[J]. Learning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2006(2),55-68.

[28]胡志海,黄和林.大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间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6):1498-1501.

[29]Jonker HERMA,Virginie MARZ, Joke VOOGT.Teacher educato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under construction: The transition from teaching face-to-face to a blended curriculum[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8,71:120-133.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670( 2019) 06-0115-08

收稿日期: 2019-05-20

作者简介: 陈天玉(1993— ),男,河南省焦作市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方向研究。

(责任编辑:张雅寒)

标签:;  ;  ;  ;  ;  ;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提升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