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生态修复建设是当今社会的产物,因为人类社会无节制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及生态系统,解决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作用;有力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而我国的水土流失是非常严重的,生态修复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实践表明,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来说,生态修复能使那些发展过程中受到损害的植被得到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平衡,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深入探讨了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中所采取的措施。
1水土保持对生态修复建设的作用
1.1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
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增加自然灾害的爆发频率。而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生态双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持了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性,并且对预防自然灾害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改善气候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提高气候质量。同时,气候条件改善之后,植被覆盖率也相应提高,从而起到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恢复,从而达到修复生态环境的作用。
2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有关标准和规范还不健全
由于当前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一些相应的部门设立了法律法规条例并制定了扶持项目。但是在水土流失保护方面,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不健全,缺少细节上的问题,所涉及的问题具有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去完成水土流失的保护工作,大幅度降低了在生态建设上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需要相应部门完善规范制度,对细节问题要逐一考虑分析。
2.2相关技术以及生态意识的推广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的生态建设还是比较传统的推广方式,虽然在水土流失保护上和自然环境的研究上得到了进步,但是推广的力度不足,不能很好地展现出相关的技术应用和相关部门的扶持,生态建设的意识不能大力传播下去,传统的推广机构不能突出重点。要对生态修复技术不断创新理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管理,做好环境保护,提高生态修复质量。
2.3生态修复相关技术水平较低
在当地的水土流失保护的实际中,生态修复的技术得到了相应部门的认可并取得了好的成果,但是对于我国大范围内的土地,想要完成任务,是一件很大的工程。生态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发展,提高自然环境的利用率,减少在污水排放,降低能源损耗,保护好当地的环境,虽然每个地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人们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把我国建设成环境友好型社会。如果生态技术不能较好地推广到全国各地,就会让很多的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对其进行研究,降低环境再次受到破坏的风险,让人们意识到先污染再去治理是多么地浪费资源。生态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上,必须总结以前的工作经验,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实际相结合,把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运用到实际的治理中,寻找优化的解决方案,注重研究保护环境的重要工作,全面发展我国的生态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措施分析
3.1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工作制度
完善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制度应该从对水土流失现象的调查开始,相关的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监测及响应机制,全面掌握辖下水土流失状况,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地质进行详细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形成完整的资料,实时监测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发展现状。而相关的水利主管部门要根据区域内水土流失的状况及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这种区域要重点关注,不仅要做好保护、治理工作,还要监督具体的实施过程,并做好后期的发展规划。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水土保持相关制度,完善整个过程的工作流程,做好责任分工,并完善相关的配套法规和监督及管理制度。
3.2因地制宜,同时制定人工辅助措施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修复更多的是通过大自然的自身作用来实现的。其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够完全适用的,不同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植被覆盖状况也不同,因此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当然,仅仅依靠自然的自身修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提供各项辅助措施,以提升生态保护效果。也就是说,除了要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手段,还要适当进行人工干预,并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3.3加大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建设的宣传力度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新形势下要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建设不仅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也关系到每个人,因此,应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的宣传工作,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了解如今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状况,树立人人有责的观念。宣传工作要有详细计划和具体的方案及负责人员。另外,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来开展宣传,发挥出宣传的实际效果。
3.4健全监督体系
水土保护的推进离不开重要的监督体系,为了加强和巩固水土生态建设目标,监督体系是否完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要全面实行水土保护的规范制度,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不断创新理念,保证监督执法在生态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要设立重点的监督对象,例如工业、商业建筑、交通等,必须对其加强保护执法力度,如果这些对象在水土流失等遭受到破坏,必须经过法律的手段加以惩罚,避免同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避免“边治理、边破坏”的不良事件,保护水土资源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身为社会的一份子,必须尽自己的那份力。我国的相关法律建设存在严重不足,所以,要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完整有效的法律体系,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落实进行监管。一是可以通过法律的强制作用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及执行;二是对不履行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惩处以起到威慑作用,提高工程建设的主动性。
3.5加强监督管护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监督管护,对相关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来说,可结合当地工作实际,构建层级分明、责任清晰的监督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损坏水土保持工作的人员、单位,要给予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水保持方案的实施做到依法监督,依法管理,督促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按规定上报工程方案。
结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地应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了解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需求,根据实际状况落实有效的生态修复策略,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状况研究出合理的技术,分析区域的不同变化,充分地显示生态修复的价值与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梅.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南方农机,2017,48(2):168-168.
[2]赵云朋.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16-216.
[3]王行斌.水库建设过程中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分析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2).
[4]戚世强,张芳.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5(7):10-11.
论文作者:贾永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作用论文; 工作论文; 生态建设论文; 水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