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个体化护理;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YS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本身病因不确定[1],同时此病症会导致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生,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率提升、致残率升高的关键要素[2]。在当前护理方法的不断改善,临床不仅强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同时加强护理敢于,能够达到合理的预后价值[3]。本文中,对2019年1月3日到2019年3月5日收治的800例高血压患者分析,评定400例常规护理和400例个体化护理模式的不同临床效果。
1 数据、方法
1.1资料
纳入2019年1月3日到2019年3月5日期间,我院选取的8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分段随机化的方法将800例患者均分为自然组(n=400)和观察组(n=400)。
自然组中,性别比例:男:女:268:132。年龄上限88岁,年龄下限62岁,均值(62.25±9.28)岁。平均病程(8.15±3.69)年;平均体重(63.35±8.7)kg。观察组中,性别比例:男:女:259:141。年龄上限87岁,年龄下限60岁,均值(61.20±9.27)岁。平均病程(8.10±3.72)年;平均体重(63.37±8.80)kg。两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等纳入SPSS16.0软件核算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进行基础护理:如饮食指导、睡眠管理和运动指导。饮食指导中需要保持膳食的健康化和营养的均衡性。睡眠管理中,为患者提供安稳的睡眠环境,患者出现失眠的情况则口服镇静剂[4]。用药护理中,叮嘱患者按时用药,不得随意增减药量。
观察组在上述内容中加行个体化护理流程,主要方法为:
第一点:个体化建立关系,通过心理学的含义和知识,对患者的个性和特征予以了解,同时掌握患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以及兴趣爱好后,和老年患者强化沟通,老年人缺少交流,孤僻或者担忧,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进行血压测定,如血压在稳定状态可以告知患者,降低担忧情绪。如血压过高则安抚患者。
第二点: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南:耐心进行健康指导,消除患者的复兴情绪,强化患者战胜病症的信心。
1.3 统计学分析
800例高血压患者数据采集到的SPSS16.0中,两组血压情况判定予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用率(%)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情况分析
表1结果说明,护理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对比无差异性(p>0.05),两组护理前后对比均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自然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两组血压情况对比(mmHg)
组别 例数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观察组 400 152.42±10.66 122.32±8.66 43.8318 0.0000 102.35±7.66 81.06±5.75 44.4560 0.0000 自然组 400 153.66±10.73 134.33±8.65 28.0502 0.0000 101.75±7.75 90.23±6.65 22.7058 0.0000 t 1.6396 19.6241 1.1012 20.8617 p 0.1015 0.0000 0.2711 0.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观察组血肌酐上升、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发生率低于自然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心绞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血肌酐上升 心律失常 脑卒中 心绞痛 自然组 400 35(8.75) 25(6.25) 19(4.75) 10(2.5) 观察组 400 18(4.5) 12(3) 8(2) 6(1.5) X2 5.8397 4.7891 4.6380 1.0204 p 0.0156 0.0286 0.0312 0.3124 3 讨论
本次数据分析了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价值,结果证实,观两组护理前SBP和DBP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自然组SBP(134.33±8.65)mmHg和DBP(90.23±6.65)mmHg指标改善差于观察组(122.32±8.66)mmHg、(81.06±5.75)mmHg,组间比较p<0.05。证实个体化护理的作用显著,这是由于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个性化特征了解后,消除了患者的恐惧状态和焦虑情绪,保了血压稳定。
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提升[5],左室后负荷增重,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心力衰竭比例增大。因此这也说明配合个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控制不良状态的发生。
总而言之,个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康建忠.社区无缝链式服务管理模式对中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3):134-136,140.
[2]刘甜,刘杏,李胜玲, 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629-634.
[3]刘冬梅,杜茜倩,李胜玲, 等.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77-80.
[4]张艳,郭妍芳.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2):11-13.
[5]刘赟赟,陈红,刘国莲, 等.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8):3478-3484.
论文作者:祁晓慧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个体化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老年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