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 351100
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最重要载体。教师潜心研读教材习题,下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和理解应用数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 多角度思考 构建模式 解决问题能力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数学就失去了学科生命力)数学的学习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和理解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习题中解决问题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信息、寻找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通过分析、归纳、综合、猜测、尝试、验证等一系列学习思维活动,钻研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积累数学的学习经验,自觉培养问题意识建构学习数学模型,提高数学素养。
一、利用教材习题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意识决定形态。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面对同样的事件,有的人反应很敏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而有的人却很茫然,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这就是问题意识的差异。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问题意识有关,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是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社会资源、课堂生成资源、网络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究问题的意识精神。问题意识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刚刚开始时可以慢一点,利用教材中丰富的习题资源来引导启发。教师应该先进行必要的示范,再鼓励学生模仿着叙述,由模仿到创新,由抚到放,循序渐进。利用教材情境图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只有读懂了图意学生才能提出问题。观察阅读情境题图时,学生往往觉得好看、好玩,关注了表面的信息,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提出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以免浪费时间。
二、利用教材习题资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经典古诗富有哲理性,蕴含着辩证的思想。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又将是另有所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同一教学内容情境,当学生提出常规性的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再来思考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遇到问题能从多角度思考,寻找多种解决问题方法与策略的习惯。
三、利用教材习题资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问题解决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模型,不同的数学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与模型。教师要有“数学建模”的教学思想,在解决具体的一类问题中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例如,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例题如下: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对于四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这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画图,利用图示的直观来解决问题。如:“现有鸡和兔同笼,数数头共10个,数数脚共26个,请问鸡和兔各有几只?”这是个有趣的经典数学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法来解决。用来表示一只鸡,表示一只兔,先猜测笼子里全部都是鸡,就画来表示,这样只有16条腿,少了10条腿。启发思考:“为什么少了10条腿?”原来是有些兔变成鸡,一只兔变成一只鸡,就少了2条腿,于是分别给其中的5只鸡各加2条腿,变成了,学生通过观察就知道了原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当学生掌握了图示法后,教师就深入一步,如果数量大一些用这种图示法就很麻烦,不太现实。那么我们能不能探索一种比较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呢?从一个数学情境挖掘下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探讨、研究,构建一类数学问题的解题模型。这样从十分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始,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对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将是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千方百计地创设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条件,营造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将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欢 探究本质 建立模型——“植树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小学教学参考》,2019,04,11。
[2]周群 快乐数学,源于实践——对组织切实有效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小学时代》,2019,02,01。
论文作者:黄云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数学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教材论文; 情境论文; 习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