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 河南 周口 466000
摘要:水政监察工作本来就是为民服务的工作,只有得到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支持才有可能将工作顺利的进行。所以,水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本着服务群众的态度,一定要认真礼貌的工作,将服务人民放在第一位,才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水政监察工作的效率。本文探讨了基层水政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基层水政监察工作;问题;对策
水政监察工作的开展水平会直接关系到水利事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具体实践中,要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思想、革新理念,结合具体情况,完善制度体系,丰富水政监察工作举措,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水政监察工作的进步。
1 基层水政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1.1 水政监察工作处于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
水政监察机构的建立时间短,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相对较为缺乏,直接导致水政监察工作的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当水政监察工作缺乏群众这个根基后,该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处于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水政监察工作的活力和动力不足,导致其工作效力不够。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水资源是万物苍生共有的,是大自然的产物,导致水政监察工作在执法的过程中层层受阻。尤其是基层水政监察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水行政部门的制约和束缚,没有主体执法资格。
1.2 水政监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公正程度不成比例
水政监察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受到来自社会、群众等多方面的阻力,导致诸多的水事违法行为都排除在执法范围外。同时,水政执法过程中科技手段的应用存在应用里低下的现象,导致执法效率不尽如人意。此外,在执法的过程中,相关的执法规范不明确,执法行为未受到正确的规范和约束,导致滥用职权、简化执法程序以及同案不等罚现象不断出现。水政监察工作在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存在工作效率与公正程度不成比例的现象。当工作效率提升,公正程度就会随之下降,导致水政监察工作不能同时实现效率与公正并行。
1.3 水政监察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
水政监察部门虽具备相关的工作制度,但很多制度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的现象,导致工作制度的落实出现问题。例如,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制度不完善,导致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将执法的内容进行区别、划分和考评。
1.4水政监察工作缺乏政策支持
水政监察工作受到多头执法、资金保障欠缺、执法范围狭窄的影响,执法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水政监察工作的开展没有相应的政策做理论支撑,在行政审批等多种环节中仍存在水政监察执法受到制约的现象。
2 加强基层水政监察工作的对策
2.1推进水利执法改革,发挥队伍上下联动优势。
根据水利部《关于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精简高效、职权清晰、开拓创新的原则,统筹整合执法力量,加快推进水利综合执法,集中行政执法职能,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缺位的问题。建立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为一体的水政监察队伍,在基层单位设立执法巡查员,负责巡查影响、破坏水生态的违法行为,及时报告,由上一级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提高水政执法效率,增加对水事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推进执法检查与违法案件查处、行政征收与违法追缴、许可审批与监督检查之间的制度衔接,完善综合执法工作机制,提升行政执法、行政管理整体效能。
2.2提高水政监察人员的素质。
加大对水政执法干部和人才的培养、使用与交流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加强水行政执法的队伍业务学习制度、培训考核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和廉洁执法制度等,加强对水政监察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水政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落实执法办案津贴和人身意外保险,切实提高福利待遇,解决水政监察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水政监察队伍的吸引力。
2.3加强执法装备建设和执法经费保障,提升执法能力。争取财政部门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按照《水政监察执法装备配置标准》和《水政监察执法装备使用管理规定》的要求,配齐或按规定更换水政监察队伍的执法船艇、执法车辆、执法取证器材、信息处理设备、办公设备等基本的执法装备,以及保障开展执法所必须的经费,提升执法能力,提高水政执法效率。
2.4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执法力度。
水行政执法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水政监察队伍,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以形成合力,来推动水利法制化的进程。不仅水利部门要上下联动,而且要联合公安、司法、国土、环保、安监、航道、海事、渔业等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强化水行政监督和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力;还要密切与法院的关系,使各种司法程序都能及时、顺利进行。建立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件通报、联合调查、案件移送、重大水事案件督办等联合执法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共同开展执法行动和查处违法案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2.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水政执法环境。
建立水利普法责任制,制定落实水利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推动涉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注重普法内容和形式创新,积极探索培育水利系统法治文化,增强水利普法效果,为水政执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6完善水政执法制度。
水政执法要以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规定水政监察队伍和人员的责权利,分解、细化和量化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执法范围、权限、程序、标准和责任,制订配套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要健全和落实责任追究和行政赔偿等制度,促进水政监察队伍和人员树立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责任心。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核心,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推进和完善服务型行政执法体系。
2.7创新技术应用
实现水政监察工作中的技术应用创新,需要建立信息平台、工作系统及监督平台等多种电子工作平台,以提高水政监察的工作效率和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1)建立信息平台
①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执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执法人员对执法对象不了解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提高执法工作的工作效率。
②建立信息交流和监督平台。建立信息交流与监督平台更有利于群众进行集体监督和沟通,从而获得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可增强水政监察部门的公信力。
(2)建立工作系统和监督平台
①建立完善、高效的工作系统。水政监察工作的工作网络较为分散,尤其是基础水政监察工作,因此,建立完善且高效的工作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办公,可提高水政监察工作的执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②建立健全水政监察检测系统,充分借助公安和环保部门的监测系统,从而实现水政监察部门的高科技执法。
综上所述,水政监察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水政监察部门从管理制度、管理观念、应用技术以及监察机制等多方面不断实现创新和改革。
参考文献:
[1] 杨红岩. 浅议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5)
[2] 闫之翔. 浅谈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策略[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03)
[3] 卢娟. 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3)
[4] 张广伟. 关于基层水政监察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J]. 治淮. 2017(02)
论文作者:娄艳梅,王国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监察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队伍论文; 水利论文; 制度论文; 工作效率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