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 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636600
骨折了,大多数人第一想法就是去医院拍片后进行治疗,而中医对骨折的治疗不过就是推拿、针灸、关节错位的复位治疗,但实际上,中医对骨折的治疗远远比我们了解的更加深刻。那么在骨折后传统中医有什么治疗妙招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神奇的传统中医对骨折的治疗吧。
一、正骨
骨折后,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确认骨折情况后,第一个步骤就是将骨折端复位,即接骨。大家在电视中都能看到中医在与患者闲谈过程中,“咔嚓”一声就将骨折端接好了,并且活动自如,其实这种情况多为骨关节移位,将骨关节复位之后,关节功能自然恢复。骨折的治疗过程,主要包括将骨折端复位,此时大多依靠的是医学影像或者中医经验,以自身力量将因外力引发的骨折端恢复至原位,后固定骨折端避免再次发生骨移位,并通过外敷中药加快骨折端新骨生长[1-2]。那么中医正骨方式有那些呢?
(一)手摸心会:找到受伤部位,以手指指腹由浅至深、由轻到重、由远端到近端触摸受伤部位、了解骨折移位情况,在心中构建骨折情况,以便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方案。
(二)拔伸牵引:骨折后,因骨折端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弯曲,会引发外观畸形,因此在骨折开始修复前,恢复骨折端生理长度为首要治疗方式,此时中医治疗方法为握住骨折远端,根据原骨骼生理结构纵轴方向进行对抗牵引,并通过正骨步骤恢复骨折端生理长度。
(三)旋转屈伸:人体骨折后因外力作用或者肌肉牵拉容易产生成角或旋转移位,因此可以通过反向旋转、外展、屈伸、内收等方式,将骨折端成角、旋转移位纠正以完成正骨。
(四)摇摆触碰:若骨折为锯齿状,可用双手将受伤部位固定,在助手牵引下,轻轻上下、左右摇摆骨折远端,仔细听骨折端骨摩擦音,直至摩擦音消失后为正骨完成;为了检测正骨后骨折端镶嵌密度,可采用触碰发将一只手固定在骨折端,另一只手在骨折远端轻轻叩击,感受骨折端摇动情况。
(五)提按端挤:如果骨折端发生前后移位情况,可采用提按法将骨折端复位;若考虑骨折发生左右移位,可采用左右端挤进行正骨。
(六)折顶回旋:若患者为重叠移位者或者肌肉较多,可将双手拇指并列按压在骨折突出一端,其他手指在下方托住骨折下陷一端,拇指下压加大骨折角度,当骨折端骨皮质接近后,快速将骨折两端折成直角后迅速反折,矫正畸形,完成正骨。
(七)挤捏分骨:对于两骨成并列骨折时,挤捏分骨为最合适的正骨方式,可通过两只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在骨折端掌背相对对两骨间隙进行挤捏、夹挤,使骨膜呈现紧张状态,使骨折端分离,使并列的双骨如同单骨一样复位。
(八)按摩推拿:当骨折复位固定后,以按摩推拿对受伤部位周围的受损的经络进行调理治疗。
(九)中药外敷:当正骨及推拿按摩后,可在骨折水肿、红肿部位运用消肿、活血的中药外敷治疗,促进骨折端血运的恢复,提升骨愈合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针灸
骨愈合过程为生物学修复过程,属于高度复杂且有序的自我修复过程,在骨愈合过程中,全身组织器官均共同参与调解,但若骨折患者为老年人,自身精气不足,难以完成骨折自我修复,或者骨折严重使骨折端经络严重损伤,引发气滞血瘀情况,骨折修复受到严重影响,发生骨不连、愈合延迟情况,因此在正骨完成后,后期促进骨愈合为传统中医的重要治疗方式[3-4]。
骨折端正骨完成且固定后,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在骨折对应健侧阿是穴、三阴交穴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缓慢捻转提插1分钟后,将事先做好的中间留有小孔的硬纸片经过针灸落在针灸穿刺点皮肤上,将在针灸针尾上套上2厘米长的艾条点燃进行温针针灸,如果艾条自然燃烧后再次在针灸针尾部套入新的艾条并重复燃烧进行温针治疗,每处针灸重复进行3~5次温针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0天后休息2天再次治疗。
若患者在骨折后,骨折端用夹板、石膏等固定,不方便进行针灸治疗怎么办?可以在骨折对应健侧阿是穴上下左右各约5厘米位置进行针灸治疗,通过气血周流特性,加快骨折端经络通达、加速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在骨折后初期可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促进骨痂形成。
三、中药
骨折后,正骨完成,也将骨折端充分固定,并且在经针灸推拿治疗中,骨折端可加速愈合,那么还有什么加速骨愈合的传统中医妙招吗?当然有,中药已经对中国人的安全保驾护航几千年,在骨折的恢复中,怎么能少了中药治疗呢?
上文中提到,在正骨完成后可以进行中药外敷,本次建议的外敷中药黄连、黄芩、黄柏10g,芙蓉叶、天花粉、紫荆皮、透骨草、侧柏叶、骨碎补15g,煅石膏30g,江南香150g,粉碎后调制成糊状直接敷在骨折端肿胀处,并用纱布进行固定,在骨折初期,此方可起到快速消肿、泻火、解毒、舒筋活血作用,并且黏性强,适用于外敷治疗,并且起到舒筋续骨效果。
在外敷基础上,可取灯心草、甘草3g,黄柏、黄连、黄芩、栀子6g,车前子、土鳖虫、茯苓9g,地骨皮、生地黄15g,水煎后口服,1日1剂,对于骨折后患处红肿者起到显著治疗效果,通过药物中导热、凉血、利水效果,消除病灶处水肿,加速骨折端恢复。
当骨折恢复至中期,肿胀情况已经消失,此时骨折端处于加速恢复阶段[5]。因此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活血强筋,取红花、甘草3g,川芎、桃仁6g,煅自然铜、白芍当归、延胡索、骨碎补、续断、补骨脂,熟地黄12g,伸筋草15g,水煎,1日1剂,以舒筋活络、补血活血、通经壮骨。或取没药、乳香、甘草6g,地龙、红花、柴胡、桑枝、泽兰9g,赤芍、当归、生地黄、鸡血藤12g,水煎,1日1剂,以活血化瘀,加速骨折端恢复,巩固骨愈合程度。
参考文献
[1]赵勇, 董青青, 秦伟凯,等. 中医综合康复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骨伤, 2017, 30(1):42-46.
[2]陈其宽, 江勇, 陆永刚. 骨折术后采用中医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36(4):936-938.
[3]许建国, 许鑫, 邓银桂. 中药膏药外敷治疗四肢骨折损伤早期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7(1):80-81.
[4]梁新荣.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23):83-84.
[5]李建飞, 张晶玫.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14):94-94.
论文作者:吴佩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中医论文; 针灸论文; 中药论文; 情况论文; 远端论文; 黄柏论文; 部位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