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信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_信息革命论文

全球化与信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_信息革命论文

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步入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正悄然兴起。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

一、知识

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知识不再是迟缓、有限、稳定的,知识正在不断地增加和更新。目前,全球的知识总量估计平均每五年就要翻一番。哈佛大学用了近275年才收集到第一个100万册图书,而集齐最近的一个100万册只用了五年。1900年,世界上约有1万种科学刊物,现在已接近10万种。同时,专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知识正在发生“核裂变”,被无限地划分为各个门类。

目前,知识的特点是数量上的异常丰富与表面上的混乱无序,这改变了按传统方法运作的学校所在的外部环境。未来的教育应教些什么呢?学校课程能否适应这一变化,并且跟上变化的步伐?我们怎样才能使学校接受不断的变化?怎样应对前所未有的知识分化与专业化?要表达相对完整的知识观点,需要做出哪些调整?一边是效率更高、更有活力、划分得更细致的科学文化,另一边是试图保留铭刻在“经典巨著”、箴言和诗歌中传统智慧和完整的价值观的人文主义文化,如何避免二元论?这些问题的答案让人颇费周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学校如果紧抱着陈旧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放,就将无法适应这些变革,走向灭亡。

二、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媒介

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学校已不再是新一代年轻人接受知识与信息的惟一渠道。教师讲课和书面教材不再是开展教育的惟一媒介。电脑网络和层出不穷的新教学媒体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业。过去的问题是;缺少信息,或信息的传播速度太慢,而今天的危险是“信息过剩”。随着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出现,一场革命正在酝酿中,其重要性不亚于印刷机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学校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学校对新的信息与传播技术是视而不见还是为我所用?学校如果不做出改变,能办得下去吗?未来的年轻人更加多样化,他们的语言更加不规范,使用的图形更多,注意力也更加分散,教育能否适应青年人的这种变化?儿童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了写作业的时间,与同伴一起玩耍所费的精力多于听老师讲课所用的精力,学校怎样才能在这样一个多渠道的社会中维持下去?面对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的各类信息,学校怎样教学生学会分辨和选择信息?学校能应付得了吗?会不会被信息大潮彻底吞没?学校能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校能否剔除信息中的“噪音”?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政府和家庭应采取何种态度?面对新的传播形式带来的种种变化,作为大众教育基础的课堂还能坚持下去吗?信息革命正改变着教育过程的结构,它涉及到各种术语、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教育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要适应这种变革,家庭和政府的职能应随之调整。

三、才能

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教育所要培养的才能如果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提高,学校可就办不下去了。学校应教会学生具备哪些能力与技能?虽然各国对此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必须增强灵活性,关注学生的个人特点,要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变化多端、充满不确定性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培养学生多种才能共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学生还必须学会在技术性日益增强的环境中与他人合作,开展有效人际交流,具有积极性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在中国,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开始向终身教育过渡;教育的大众化开始从初等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由于人们对教育产生了新希望,就有必要重新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教育与学习方法,以及对教育技术的支持。事实上,已经有人指出,在一个工作、就业和休闲的概念正在飞速变化的社会里,基础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社会需要的课题和技能,而不是传统的学科领域。学习社会即将出现。知识与技术鸿沟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划分出泾渭分明的阶层,学习社会将缩小这条鸿沟,还是使它继续扩大?

四、教育技术

长期以来,教育基本上属于“低技术”行业,主要方法是教师口授,辅之以粉笔、黑板和书面教材,以及投影仪和录音机。但事态近年来变化很快,雷打不动的学校一夜之间忽然遇到了信息技术的不可抗拒力量的冲击。在这样的时代,教育惟一持久的竞争力是使受教育者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有效。在全球以Internet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新世纪各国教育必须攀登的一级阶梯。2000年中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提出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5%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能够共享网上教育资源。由于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信息,这就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削弱,迫使教育者采取趋向于较为民主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宽广开放,易于自由操作和尝试的学习空间;利用信息来强化自己,借助信息技术来管理实效,降低管理成本;用信息技术催生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并通过宽广的网络信息资源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信息,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学习技术发生了重大飞跃:练习、个别辅导、数学游戏,所有这些使得学生对学习过程有了更多的控制权,同时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综合各种媒体的超媒体课程的应用日益增多,包括网上论坛,多用户页面,用户可以在网上创造虚拟空间,允许多人同步参与。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将如何改变教育环境,但几乎人人都认为新技术一定会改变目前的教育结构和运作方式。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以前一直是由教师控制的,学生们持续地、自发接收各类信息,会产生哪些后果?一旦技术取代了教师的口授与文字教材,更有效地向学生提供标准化的信息;教师的职能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和教师可以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中漫游,这会对当地文化造成什么影响?如果技术可以实现真正的人机互动,将创造出哪些新的学习经历?这种技术又将如何应用?计算机会不会像铅笔和笔记本一样,仅仅是教学辅助工具?它能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启迪新做法吗?

五、教育边界

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教育已经不仅仅同国内环境联系在一起,它正走向全球化。全球信息与知识网络的形成正在改变学校的外部环境和教育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办学方式正发生变化,教育过程首先走出了校门,其次跨越国界。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不断兴起。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通过在海外设立专业课程、设立专门机构、设立分校等办学模式实施跨国合作办学;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师资和先进的办学经验,实施跨国合作办学。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的合作办学正发展至130多所的规模,并与美、英、澳、新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充分办学自主权的中外合作教育机构,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欧洲联盟共同投资,它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委员会派员参与学院的日常管理和运作。它与多所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MIT斯隆商学院、哥伦比亚商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伦敦商学院、TNSEAD商学院、IESE商学院、IMD商学院等在聘请教授、交换学生、学术及管理交流等诸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学院已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国际师资网络。

六、德育

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学校已不是一所在稳定的社会化环境中运作的成长机构。信息网络给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学生扩大了交往面,网络的平等性为学生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同时,开放的网络使学生缺乏道德选择能力。网络的发展传播着大量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生活方式、政治观点、经济观点、道德价值取向,我们很难像过去那样在一个封闭的政治思想教育格局里,单纯地告诉学生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另外,网络的隐蔽性使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弱化,法制观念淡薄。同以往任何一种已知的社会形态相比,我们的时代更接近天下大乱、规范沦丧的状态,换言之,这是一个充满疑惑的时代。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综上所述,一场名副其实的巨变就在眼前。教育不再等同于学校,学校也不得不回首反思自己的基础。错过一个机会,我们就可能会倒退几十年,面对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对教育的挑战,我们已经到了该采取行动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我们可以飞速地塑造未来,也可能会被别人赶超,我们正站在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

标签:;  ;  ;  

全球化与信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_信息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