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论文_李凤连

(四川省中医院急诊科 四川成都 610075)

【摘要】目的:探讨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60例临终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例患者能接受,8例患者不能接受,47例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可分为五个过程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结论: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多是经历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关键词】心理;变化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300-02

临终:是临近死亡的阶段,指现代医学不能彻底医治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持性(支持性)治疗,仍不能好转,病情逐渐恶化,医生认为无效治疗时至病人临终死亡的时间为临终。对临终患者的关怀对于患者的心理变化很重要,所以了解患者的心理过程对于如何给予病人及其家属的关怀很有必要,如何指导家属关怀病人给予理论指导。减轻病人及其家属的痛苦,使病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安然度过。使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在四川省中医院肿瘤科确诊为癌症晚期的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例癌症晚期的患者进行问卷的方式进行。排除标准:有抑郁症、精神疾病的患者、有沟通障碍、不能回答问题患者都排除在外。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首次住院患者在第5~7天做问卷调查,非首次入院患者在入院后即可参与调查。(1)研究工具。一般资料调查表。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性质,采取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癌症晚期患者病情、家庭情况及经济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生活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目前的工作情况、付费方式、病变部位、症状、病程、住院次数等。

1.3 数据处理

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EXCEL建库,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项目例数构成比例 项目例数构成比例

 

2.结果

终患者的心理变化主要受到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付费方式、病程、住院次数的影响,所有我们根据这些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学家库勒-罗斯通过研究提出了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否认期:患者当知道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不会是我、不可能”。患者可能会采取复查、转院等方式试图证实诊断结果的错误,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根据以上的调查,在这一时期,对于有医保,经济条件好的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最难接受的,他们大多数会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不配合医生的治疗,反反复复的进行检查确认,各种网上查找,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咨询。对于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的的也会采取否认的态度,但是这部份人会将自己关在家里,不见任何人,独自面对。但会否认是为了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这样的否认期,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护理方面,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晓其防御心理,也不要欺骗患者,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倾听其感受,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的询问。在这一时期,对于有家属的患者,这个时候家属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交代家属陪伴,耐心倾听,劝导。无家属的患者告知周围的邻里,多与之交流。

愤怒期:在被证实确诊无误后,患者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现实,痛苦、怨恨嫉妒、无助等心理交织在一起,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患者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务人员、家属、朋等发泄,已弥补内心的不平。护理措施:护士要理解患者发怒是源于害怕和无助,而不是护士本身。应为患者提供宣泄内心不快的机会,给患者宽容、关爱和理解,尽量满足合理需要。但应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告知患者家属这个时期要时时陪伴在患者的身旁,不要生气,任其病人的发泄,多讲一些愉快的事情。

协议期:患者承认已存在的事实,但祈求奇迹发生。为了延长生命,有些患者许愿或做善事,希望能扭转死亡的命运。此期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护理措施:护士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积极引导,减轻压力。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有经济条件的,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告知家属,尽量避免将家庭负担告知患者,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不愿配合。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家属也应该采取积极治疗的态度,让病人无后顾之忧,和医生商量在治疗方上尽量避免太贵的药。

忧郁期:当患者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的来临,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出现悲伤、退缩、沉默、哭泣、甚至自杀等反应。护理措施:护士应允许患者忧伤、哭泣来宣泄情感。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允许家属陪伴身旁。应注意安全,预防自杀倾向。这个时期的病人应特别关注,有条件的病情应许的情况下可以回家治疗,有家属陪伴,感受家庭的温暖,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给病人留出一个舒适的环境,病人想吃什么,尽量满足,想做什么,尽量支持。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临终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环节,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所以这个时期的病人家庭很重要。

接受期: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患者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完成了人生的路程,表示出现平静、安详、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有的进入嗜睡状态。护理措施:护士应尊重患者,给予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继续保持对患者的关心、支持,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在一起表达情感,指导家属对患者生活的照料,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尽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这个时期的病人表现为适应良好的过程,反映了个体的自我调整和恢复能力。所以这个时期,家庭条件好的有亲朋好友的病人更容易接受,反之的患者更难面对或者需要比他们时间更长才能面对。

3.结论

对于癌症晚期的患者在面对死亡时,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家属的态度,患者自身的条件是很重要的。患者家属要充分理解和满腔热情的对待临终患者,不能因为他们就要死去而嫌弃他们,甚至鄙视他们。所以针对这些患者,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有这些:

(1)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患者,所有晚期患者都寻求人际交往,愿意亲朋好友陪伴在身边。

(2)注意倾听患者讲话,这诉对患者的尊重,是对他们精神的安慰。

(3)注意患者的情绪反应。

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往往是通过情绪反应而获得的,所以交谈中,不仅要注意谈话的方式,还有内容,更重视患者的情绪。临终患者的情绪复杂,情绪万变,时而愤怒,时而忧郁。要理解患者,同情他们,才能保证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顺利进行。

帮助患者减轻恐惧与忧虑是临终患者护理一项重要任务。临终患者怀有许多恐惧与忧虑的心思,对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允许患者宣泄,善于引导,使患者表达出来,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他们不善于表达,要引导他们,使他们发泄出来,对于这类患者,要有意识的让家属陪伴患者。多与之交流。多抽出时间陪伴,关照患者,可使患者减轻孤独感。

【参考文献】

[1]王红:晚期癌症患者开展临终关怀的综述《中国临床护理》2013、第四期:361-363.

[2]徐刚:对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3):129-130.

论文作者:李凤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浅谈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论文_李凤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