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文化的北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面貌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北京市的发展,在经济建设和文化保护上“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了明显的偏斜。古都风貌遭到严重破坏,文化遗产不断流失,作为人类文明瑰宝的北京城正在我们面前渐渐消失。
今年1月1日的《北京晚报》这样描绘北京的“蓝图”:东城区将建设以王府井为龙头向四周辐射、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首都“中央商业区”。朝阳区将建成约4平方公里、集金融、贸易、展销、购物、文化、服务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向中国的曼哈顿前行”。西城区建设“金融街”,“中国的华尔街”将商机滚滚。事实上,北京市的“商业中心”之多,已令许多投资者有无所适从之感。
当北京四处建“金街”、“银街”,孜孜追求成为中国的“曼哈顿”、“华尔街”时,作为文化中心的建设几乎淡不可闻,古都文化风貌的流失、历史文化建筑的损毁更是令人触目惊心。1993年中央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旧城区已被“全面突破”,几无严肃性、权威性可言。90年代初开始兴建的东方广场,经修改后仍超高近40米;“金融街”的主体建筑超高竟达68米。1998年的菜市口南延线工程,拆毁了戊戌变法的重要遗址粤东新馆和一大批清代会馆,以及观音院过街楼、李鸿藻故居等历史建筑。曾经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古老的牛街,已经被改造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景观,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目录中消失。近年来的旧城改造,由于追赶进度和巨大商业利益的驱动,在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街区采取推土机开路、“剃光头”的粗暴做法,对许多古老建筑甚至没有留下评估和测绘、保留资料的时间。不少决策者和管理者对古都文化、历史建筑、胡同和四合院是否值得保护、是否应当保护,认知是相当模糊的,甚至持“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只知“地皮”价格,对文物视而不见。对旧城的过度开发、城市功能的过度集中,成为北京市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基本原因。
最近,围绕一所明清四合院和曹雪芹故居的命运,首都知识界发起了新的保护行动。美术馆后街22号院是我国著名基督教爱国人士赵紫宸及其女儿、著名学者赵萝蕤的故居,具有显著的明代四合院特征。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包括侯仁之、吴良镛、罗哲文、郑孝燮等国宝级的专家多次呼吁保留,联名论证这个“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的四合院“有重大价值”,东城区房管部门仍坚持拆迁。在四合院的主人、赵紫宸之子赵景心老人起诉区文物局和房管局败诉后,这一四合院随时面临被强拆的命运。
与此同时,正在施工的广安大街工程,使新发现的广渠门蒜市口的曹雪芹故居面临厄运。尽管周汝昌、冯其庸等著名红学家和许多专家学者一致呼吁保留,认为曹雪芹故居可与莎士比亚故居并称媲美,为这位世界级的文化巨人建造纪念馆,应当列入北京市的文化建设项目;但北京市文物局坚持认为该院不属文物,为修建广安大街当予拆除。目前,这一四合院的重要构件已被拆除,又一座具有深厚历史价值的文化遗迹将在我们眼前消失。
这一切,与北京市作为八百年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北京?北京最重要的特色、最核心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如果把北京改造成一座失去记忆的新兴商业城和开发区,把北京变成东京、香港、马尼拉、吉隆坡或雅加达,那真的是我们的理想吗?
发生在北京的事情并不是孤立的。最近,各地不断传来破坏、损毁历史文化遗迹的恶性事件,一些开发商完全无视有关法律,而且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许多地方政府在巨额商业利润的驱动下,完全站在开发商一边,几乎丧失了政府保护文物的职责。这一切表明,在当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正处于一个十分严峻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不以巨大的努力去扭转这一局面,那么这些留传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就将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
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事业中,北京在全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明显的示范作用,作为“首善之区”理应先行一步,堪为表率。同时,北京的发展与保护,必须有新思路、大智慧,需要高度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文物专家、建筑大师、学者和知识分子向中央和北京市领导,提出了许多具有远见卓识、战略性和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意见理应成为北京市今后规划、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指导原则,并为广大群众知晓和共享。这些意见和建议包括:
——尽快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依法保护这些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将保护北京古都文化置于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中心位置,当前的经济建设、房地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北京创建国际性城市的最基本的价值和条件。北京旧城是唯一完整地在地面上留存至今的中国古代都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最后的结晶”、“世界都市规划的无比杰作”,虽已遭到一定破坏,但大部分仍保存完好,仍值得进行积极的保护。
——本着“京津冀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新构想,在京津冀大经济区的范围内合理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发展,疏散、迁移部分城市功能,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从而有效地保护北京旧城。根本改变延续了50年的“以旧城为中心”、“大规模改造旧城”的开发思路,大幅度削减在旧城区的开发建设强度,促进城市功能向外疏散,在三环路、四环路建设新的城市中心,从而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居住、污染压力,走出发展与保护尖锐冲突的困境。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是对北京旧城的“整体保护”:保护旧城的基本格局、中轴线、成片历史街区和胡同、四合院。修订和完善《北京城市规划》、《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扩大旧城内“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面积。原先确定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占地5.58平方公里,仅为旧城区面积的9%。这一比例实在太小,不足以体现保护的需要。最近,北京市政府已宣布将保护面积扩大为占旧城面积的34%(事实上,二环路以内的旧城区全部保护下来,也仅占规划市区面积1050平方公里的5.9%)。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些永远不允许进行商业开发的地段。
——旧城区的改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应推行吴良镛教授倡导的“有机更新”模式,遵循循序渐进、审慎更新、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等原则,建立适应城市土地开发管理的新机制。改变在旧城区“大拆大建”、“剃光头”的开发模式,探索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新模式:质量较好、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部分完好的加以修缮;已破败者拆除更新,不搞“一刀切”;居住区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体系;新建住宅与四合院形式相协调。这一探索已经在南锣鼓巷地区、国子监地区、白塔寺街区等的规划、整治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北京的命运仍然掌握在我们手中,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勇气和良知。中国只有一个北京,世界只有一个北京。正如一位旅法女作家说的,我希望一百年后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可以对别人说:我们是一个有文化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