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手术室腔镜器械清洗中的运用论文_王兰兰,张笑,王辉辉

王兰兰 张笑 王辉辉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苏宿迁 22360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237-02

随着医疗技术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广泛开展,由于腔镜材料特殊,精密度高、管道细长、结构复杂,加之施术者多,腔镜使用频率高,所以腔镜清洗工作成为我们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常规清洗腔镜器械的不足:1、腔镜器械设计较为复杂,所用的材料也比较特殊,因此使用之后的清洗要求比较高,清洗的难度也比较大。如果长期清洗不彻底,会使送气和通水不畅。2,如果长期清洗不彻底还会在管腔内、管道表面以及缝隙处形成一种生物膜,这种生物膜容易使消毒和灭菌达不到效果,容易引发交叉感染。因此,,腔镜器械的清洗至关重要,为防止附着于腔镜的血液、分泌物干燥、凝结,消毒药物难以对其作用,我们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特别应注意清洗。

1.P——计划阶段

1.1 步骤一:发现问题

根据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共发生腔镜器械清洗不彻底2例。

1.2 步骤二:分析产生问题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

我们用鱼骨图分析原因,主要原因有:

(1)低年资护士,器械清洗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2)科室对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未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3)腔镜器械所用材料比较特殊,设计比较复杂;(4)购买的清洗工具如毛刷与腔镜器械孔径不匹配。

1.3 步骤三:确定管理目标

确定每位护士的角色和责任;制定规范的清洗流程图,尽量使用精炼的词句,配图片,使流程图尽量一目了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腔镜器械的器械流程作为项目目标。

1.4 步骤四:制定计划

(1)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训。

(2)制定规范的流程图。

(3)购买与腔镜器械相匹配的清洗工具,安装先进的清洗工作站。

(4)熟练掌握腔镜器械的性能,在清洗时保证将器械拆到最小化。

2.D——执行阶段

2.1 步骤五:实施对策

2.1.1腔镜清洗间原来无先进的清洗工作站,只有简单的水龙头、水池等,没有相匹配的清洗工具如各种清洗毛刷,没有规范的清洗流程。为此,科室申请安装了先进的清洗工作站,购买了相匹配的清洗工具,制定了规范的清洗流程,配齐了全套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如:毛巾、手套等。

2.1.2加强护理人员的清洗方法培训,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根据本人的操作熟练程度进行逐一的培训,包括轮科、新入职护士,低年资护理,根据不同级别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培训方式包括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讲解。

2.1.3熟练掌握各类腔镜器械的性能,包括安装与拆卸,护理人员能正确使用清洗工具,在清洗时保证将器械拆到最小化,按照清洗流程仔细清洗 ,并建立腔镜清洗登记本。

2.1.4护理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

3.C——检查阶段

3.1 步骤六:评价效果

从5月份检查后未出现腔镜清洗不彻底问题:

3.1.1更换先进的清洗系统,清洗工具和防护设施更加齐全。护士在清洗时能很好的做好个人防护,正确的应用清洗工具。

3.1.2护理人员在清洗时都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但是在检查时发现,护士在拆卸腔镜器械时易造成腔镜器械的损坏,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

总结经验教训 每月对手术腔镜器械清洗不彻底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查找原因,并进行科内反馈,及时找出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

4.A——处理阶段

4.1 步骤七:标准化

总结处理是对以上三个阶段进行总结,同时也贯穿于三个阶段之中,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使其不断完善。

4.1.1效果评价 每位护理人员按照培训计划积极参与培训,保证培训完成率达100%,合格率达100%。腔镜器械清洗工作站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及时检查,保证工作站处于备用状态。

4.1.2完善腔镜器械清洗流程并规范流程,加强内镜清洗工作制度的学习,如超声清洗的注意事项、酶浓度的配比等。

4.1.3建立腔镜器械使用清洗登记本,在使用、清洗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典型的进行讨论,吸取经验教训。

4.2 步骤八:问题总结

虽然加强了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范,但是护理人员在清洗拆卸过程中,存在腔镜器械损坏的隐患。原因分析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和对腔镜器械操作不熟练。我们将在下一个PDCA循环,减少隐患的发生。

论文作者:王兰兰,张笑,王辉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在手术室腔镜器械清洗中的运用论文_王兰兰,张笑,王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