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_刘秀丽

(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 探究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随即抽选于2014年8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就医的9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2组,即对照组(49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法)与实验组(49例,使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结果 实验组轻度、中度狭窄诊断准确率[88.24%(15/17)、90.00%(18/20)]高于对照组[64.71%(11/17)、80.00%(1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重度狭窄诊断准确率[91.67%(11/12)]和临床诊断综合准确率[44(89.80%)]均高于对照组[41.67%(5/12)、32(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管超声;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临床诊断

脑血管疾病是现代临床发病及病死率均占最高位的常见疾病之一[1],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及生命安全,而缺血性脑血管类疾病则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此病所包括的病型较多,颅内局部供血不足疾病、脑梗死以及短暂脑缺血等均为代表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病因均为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若不及时治疗,或可演变为完全闭塞,造成严重后果,而早期确诊却直接关系到能够及时采取治疗,足见临床诊断水平的重要性。本研究选取98例因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而罹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患者为对象,就血管超声及CT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组观察,研究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8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病例中选取9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并由头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等现代影像学方法予以证实;排除标准: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动脉瘤或者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按随机原则将研究病例分作2组,即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58~78(63.7±3.2)岁,其中脑梗死病例12例,短暂性脑缺血病例18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例19例,合并症:冠心病12例,高血压25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3例;实验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5~79(64.1±2.7)岁,其中脑梗死病例10例,短暂性脑缺血病例22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例17例,合并症:冠心病9例,高血压27例,糖尿病6例,高血脂5例,周围血管病2例;两组病例合并症、脑血管病类型等基础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CT血管造影技术检查:1)使用工具:GE16螺旋型CT扫描仪。2)扫描操作:平扫颈部(以主动脉弓至大脑动脉环区间为目标扫查范围),平扫结束后,取60mL剂量的非离子对比剂并经肘静脉将其注入体内,注射对比剂后给予颈部血管以有效的增强扫描,在主动脉CT值达到100Hu时适当延长CT扫描时间(延长时间为4S),然后启动CT自发扫描程序;3)对颈部管径实施测量,包括其总动脉及内动脉等。

实验组实施血管超声检查:1)使用工具:C5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2)操作方法 取5~10MHz的彩超探头频率;要求患者取仰卧位并予以细致调整,先垫高颈部,其后在另头部偏向其后方对侧方向,直至充分暴露颈部时即可选择胸锁乳突肌后缘(也可选择前缘)留置探头,从颈动脉起始部位开始做超声移动扫描,待探头移扫描到指定位置(颈内动脉进入到颅内位置处)后,即可结束扫描;3)测量颈部的内动脉及该处总动脉舒张期及收缩期内血流情况,此外,需要测量出血管壁厚度、颈总动脉内径以及斑块位置、形态、内回声表现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性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的具体及综合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用SPSS12.0版软件作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实验组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上优于对照组,尤其是重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及综合诊断诊断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质量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与此同时,以老年人为主的脑血管疾病在现实中的发病率也日渐提高,正日趋成为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人类残疾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分析,脑血管疾病中的70~80%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2],而其中的25%左右均为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所致[3],随着斑块的形成、变大,动脉管腔受堵,并且破损及脱落后的斑块被流动血液送至远端血管造后,可产生栓塞,因此临床医师学者对此的重视日渐增强。早期确诊直接关系到此类缺血性血管病是否能获得及时医治,既有研究表明[4,6],血管超声可作为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手段,血管超声技术能有效评估出颈动脉壁是否病变以及病变分级,因此于动脉粥样硬化这一形成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现象的预防及临床治疗实验效果评估都有着关键作用。除颈动脉血管腔内斑块形成协同内一中膜增厚程度等之外,血管超声还能够测量出是否血管发生了狭窄极其狭窄程度等,并且可对狭窄或闭塞血管进行定位,借助通彩超血流图显示的狭窄段收缩及舒张末期流速判断其颈动脉狭窄度。一般情况下,颈动脉越狭窄,患侧血流越慢,而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就越重。在本文中,实验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轻、中、重度狭窄分级方面的检查判断准确率均超过了对照组,并且经观察发现,随着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的加重,实验组诊断准确率呈现提升趋势,直至重度狭窄诊断,其准确率与对照组对比已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血管超声对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有良好诊断作用,尤其是重度狭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更为显著,故此,值得推广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血管超声诊断适合高轻度动脉狭窄情况的检测工作,临床辅助作用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闫爽.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151-151,152.

[2]杨爽.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4,20(10):1836-1838.

[3]刘松青.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A 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13):2726-2727.

[4]梁启硕,黄宇虹,陈伟军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53-54.

[5]王艳军,李月明,李静等.经颅多普勒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0):1195-1197.

论文作者:刘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_刘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