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国债市场:券商竞争大舞台——承销、现货交易、回购交易、期货交易、跨地区套利、国债基金——95年的国债市场将为中国券商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债论文,券商论文,市场论文,多种多样论文,将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冬去春又回,新的一年又来临了。在过去的1994年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证券市场在纵深两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扩展、深化,证券上市品种、交易数量和交易系统等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出现了空前的增长和发展。与此同时,券商的队伍也急剧扩大。由于证券代理业务同其他金融业务相比有难度较小,审批程序较简单的特点,在社会利润率的驱动下,“扩容”如此之快也属正常。“扩容”过速带来的是券商之间的激烈竞争。1994年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总量为5735.22亿元,按现有3721个交易席位计算,平均每个席位的年佣金收入约为66万元。而按较保守的估计,上海地区一个营业部一年的成本开支平均在250万元左右。可见,如果券商只把眼光局限在股票代理业务上,一年辛苦所剩无几,长此以往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及至被淘汰。同时,一度炙手可热、坐收巨利的发行业务,也逐渐成为风险高、竞争激烈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券商们深切地感受到传统业务乃死生之地,纷纷寻找新的契机。兴起于1994年的国债业务,已成为它们的首选出路。
国债年,仅仅是开始
1994年是中国金边债券翻身的一年,长期默默无闻、甘当陪衬的国债,一跃之间占尽了证券市场的风光。1994年因此成为“国债年”。但是在1995年,国债将风头更劲,进一步确立其在证券市场的龙头地位,1994年仅仅是国债年的开始,是中国国债市场全面兴起的序曲。
从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国债市场是整个证券市场的霸主。美国的国债市场已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领头羊,其交易已全球化、24小时化,根据美联储公布数字,目前美国国债的日交易量已达2,000亿美元。日本自从1964年开始发行国债,1988年国债在证券流通市场已占到96.5%。
从我国证券市场现状看,国债交易由弱转强。从1981年到1994年7月底,我国累计发行各种国债3,500亿元,国债在二级市场上也不甘心与股票并驾齐驱了。1994年上交所各类国债交易量为19,562.67亿元,不但比1993年增加200倍,而且在证券交易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已把国债业务列为战略重点,债市发展迅猛,大有直逼股市之势。
最后,95年的宏观经济将为火爆的国债市场火上加油。
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199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为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1.8%,全年零售价格预计比上年上涨21.7%。任由通货膨胀发展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把抑制通胀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在货币政策上,央行从今年1月1日提高了再贷款利率;从财政政策上,今年也将实行适度偏紧。而国债作为这两者的最佳契合点,是宏观调控的中心,更应对控制通胀有所作为。何况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债可以从这方面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1995年的国债市场将更有发展前途。
国债一级市场:大券商的必争之地
券商,尤其是一些大券商,要想在证券市场上大展宏图,必须首先跻身于国债一级市场。
1.通过包销、分销、零售以及(以旧换新)兑付,可以赚取相当可观的手续费。
2.可以通过国债一级市场业务提高股票一级市场的参与度。按现有规定股票发行的主承销商首先必须是国债一级自营商。
3.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重塑公司形象,增强公司竞争力。承销国债的多少,既是对国家重点建设的支持,又是公司实力的一种体现,更能通过交易获得丰厚的利润。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证券金融机构都踊跃参与国债一级市场。甚至美国联邦政府为防止一级市场上的垄断行为,明文规定每次国债拍卖发行时必须有4家以上的国债一级自营商参加,并且每家承销量不得超过每次国债发行总量的25%,这在我国目前阶段还不会出现,但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券商实力的增强,相同情况的发生也不会久远。
1994年的上海证券市场国债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三
国债二级市场:保值盈利的广阔天地
国债市场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成交量的增加上,还表现在本身结构的不断完善上,目前已形成包括现货、期货和回购交易在内的组合投资系列,为券商进行组合投资提供了天地。
1.现券。目前上市的有6个品种。证券商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市场变化,在证券投资时进行合理搭配,确保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收益性。
2.回购市场。可以用来平衡资金的暂时短缺或盈余,这对于自有资金较少的证券商安全、有效地融通资金十分重要。当券商资金短缺时,可以用国债作担保,签订一份回购协议,售出某国债并在约定的某日按一定价格买回。证券商以暂时售出国债作交换条件得到了现金。资金的利息成本由回购价格、售出价格和回购时间决定。券商资金盈余时,亦可以通过(反)回购方式增加国债库存,保证日后有一笔确定的收益。
3.期货市场。在国债二级市场中占重要地位,是利率期货的一种,具有规避风险和价值发现两大功能。它的出现不但大大增强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对国债顺利发行有着极大推动作用,而且根据经济不太发达国家投资者普遍存在的倾向于风险大、收益高的投资偏好,国债期货在我国可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而且,国债期货市场是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急先锋,早日介入这个市场,可以为投资者与券商日后开展其他金融期货业务积累宝贵的经验。
(1)国债期货代理业务收入较丰,而且国债期货是指定席位交易,只要客户在你这儿开仓口,就意味着你最终可以赚9元手续费。在1995年股票实行T+1后,去掉了当日股票回转交易的部分,国债期货手续费收入所占比重就更大了。再加上期货的杠杆功能,又把交易量放大了40多倍(1口=面值20,000元,交易量=20,000×当日结算价/100)。现在券商排定座次时是以成交量论英雄,把国债期货量做上去,对券商无疑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2)利用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保证承销国债的利益。在国民经济日益市场化、货币化的条件下,一级自营商在向财政部承销国债时,都面临着从承销、分销到零售完毕期间利率、价格变化的风险。而且国家规定,一级自营商每次承销的国债不得少于国债总量的1%。任这么大的资金量在这段时期内承担成本、收益不确定的风险,是不符合证券商风险管理目标的。此时,可以充分利用国债期货渠道,转嫁风险,锁定成本。承销商今年在向财政部投标承销国债时,就要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出售相同数量的合约,用高卖低买的平仓盈利来弥补新券初上市时的套现潮可能带来的现券价格下跌的风险。这样保证了证券商国债承销的能力,使国债承销行为进入良性循环。但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得在实行混合交收的交易场所进行。美国国债发行期间,国债期货的交易量总会比平日增加一倍,这种情形不久也可以在国内看到。
(3)国债期货双边市提供成倍机会。
94年的国债期货市场还是一个单边市,这是与现券流通量稀少和连续两年10%以上的高通胀引起保值贴补率逐月递增相联的。只要买进便会赚钱,形势如同91~92年初股票的单边市胀一样。在95年新国债发行上市后现券规模会扩大一倍以上,并且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通胀会出现回落势态,国债期市也会逐渐展现出双边市的魅力来。在目前我国股市只能做多的情况下,国债期货的这一特点能给我们提供上下都能盈利的机会。但是高收益是与高风险共存的,从事国债期货投机时,首先要控制期货的风险,因为期货的杠杆原理可以把盈利和损失同时放大。期货投机的本质在于“时间差”,期货价值源于时间价值,所以在交易前设置止损点十分重要,在交易中达到止损点后平仓要坚决,控制损失。期货不同股票,套牢后千万“捂不得”,否则得源源不断地交保证金。对于客户期货头寸的风险管理,更要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防止了券商的连带风险。
4.利用地区差价进行现货、期货、回购的跨地套利。
国债与股票不同,同一品种在我国有多地上市现象。除了两大交易所,全国尚有北商所、武汉证交中心、海南中商所等五、六家交易所(中心)从事国债交易。由于我们各地方资金情况、现货需求、投资者偏好各不相同,造成了这些交易场所之间相同(现券、期货、回购)品种价格差距存在,有时可达1元以上。券商完全可以利用价差无风险套利,进行跨地区的现券、期货、回购套做,锁定交易成本,也能获得不少收益。但应充分考虑到各地不同的交易规则所带来的交易风险,并把席位费等交易成本去除后才决定是否存在套利机会。
国债业务创新,大有可为
国外有位著名的投资银行家曾说过,“证券市场不是别的,就是创新”(Stock market is nothing but in novation)。只有创新,才能主动地创造机会,获取超额利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的国债市场虽然兴起时间不长,但却有创新的优良传统。海通国债组合凭证已在这方面开了先河。自从其1994年元月推出以来,已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这是一种收益事先确定、流通性强、流动费用又低的国债组合单位,而非具体国债;是从海通证券公司买入的各种期限不同利率不同的国债为基础,有国债的信誉和利息作为保证。集安全性、流动性为一体,无绝对风险的理想投资工具。投资者购买以后既拥有了活期存款可随时支取的灵活性,又可享受债券投资的较高收益。它的产生适应了国债市场蓬勃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海通证券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增强了实力。此外,君安证券公司所推出的君安受益券,也大获成功,在中国证券界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
展望95年,国债基金将是券商们开展新金融品种的焦点。证券机构作为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专门机构,事实上在目前我国国债二级市场上担任了主角。然而其自有资金量与银行相比是很少的。资金上的短缺限制上证券机构在国债市场上的进一步作为,不利于国债市场规模的扩大。而资金量极大的银行,目前大量进入国债二级市场尚存一些难点。如:全国国债无纸化托管系统尚未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不能马上开展;央行未明确表态要购买专业银行进入二级市场后售出的国债;更主要的是专业银行未商业化,对自身的资产流动性管理并不十分重视,也就没有了持有国债的利润驱动。所以在整个金融体制改革完成之前,国债二级市场的主要投资者还只能是证券机构。
这样的背景下国债基金的出现能很好地解决证券机构的资金问题。而且基金的资金量大,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规模优势,再加上配合有专门的有经验人员进行管理,在市场上更是游刃有余。国债基金的兴起,将使1995年的国债市场锦上添花。
标签:期货论文; 国债论文; 国债期货论文; 回购交易论文; 期货套利论文; 证券承销论文; 回购协议论文; 现货交易论文; 券商论文; 回购利率论文; 资金业务论文; 投资论文; 股票论文; 二级市场论文; 证券论文; 金融工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