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谭海容

狂犬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谭海容

谭海容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鼎屏镇卫生院 638500

【摘要】目的:研究狂犬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2月—2015年10月,纳入狂犬病58例,随机分组。选用常规护理者29例,此为对照组;选用综合护理者29例,此为实验组。对比效果。结果:比较护理有效率与满意度,两组中实验组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狂犬病综合护理作用明显,护理效果确切,可推广。

关键词:狂犬病;综合护理;效果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导致,主要对中枢神经构成侵犯。病毒传染源主要为犬,猫、狼等咬伤也可感染;病毒经破损皮肤或咬伤侵入体内,造成怕风、咽肌痉挛、恐水、进行性瘫痪和恐惧不安等,以恐水表现最为突出。此文研究年度2015年2月—2015年10月,纳入狂犬病58例,总结综合护理实施方法与效果,回顾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年度2015年2月—2015年10月,纳入狂犬病58例,随机分组。选用常规护理者29例,此为对照组,均龄(32.44±5.81)岁,共有女患者9例,20例为男患者,最小者年龄是3岁,最大者年龄是67岁,均为犬咬伤,咬伤部位:8例手部,小腿17例,4例头面部。选用综合护理者29例,此为实验组,均龄(30.38±5.22)岁,共有女患者8例,21例为男患者,最小者年龄是2+岁,最大者年龄是66岁,均为犬咬伤,咬伤部位:9例手部,小腿17例,3例头面部。组间有比较性,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分别于咬伤当天、第3d、第7d、第14d、第28d,给予狂犬病疫苗注射,注射部位选择上臂三角肌肌肉,切忌臀部注射。

并给予患者免疫球蛋白注射。

实验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有:

1.2.1 伤口护理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水,交替清洗伤口,对所有抓伤及咬伤处清洗15min,清洗后取生理盐水,洗净伤口,选择无菌脱脂棉,吸尽残留液,预防肥皂水残留。如患者伤口较深,可选择高脉压冲器械或注射器深入伤口内部,灌洗,冲洗后涂擦碘伏,杀灭消除病毒。消毒清创后,使用免疫球蛋白或抗病毒血清给予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中和病毒。若伤口大而深,需放置引流条,促进分泌物和污染物排出[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心理护理 该病进展快,病情危重,易引起焦虑、紧张、悲观、烦躁及恐惧等,此时需多关心、多爱护、多陪伴病患,增加交流次数,使其情绪得以稳定,压力减轻,心理障碍得到有效消除,密切配合临床工作。病室内保证适宜温湿度,环境整洁、卫生,保持安静,集中施护,并做到说话轻、操作轻和走路轻,减轻心理及情绪刺激。

1.2.3 科学宣教 将狂犬病发病和传染特点等知识介绍给病患,消除其认识误区,纠正偏见,反复说明及时免疫及护理配合的重要性,讲解狂犬病危害,使其主动、良好配合治疗与护理,将疾病危害降到最低。

1.2.4 预防传染 护士应戴好手套、口罩及帽子,并为患者戴防护罩及口罩,叮嘱其不得乱喷吐唾液。妥善处理医疗废弃物,黄色垃圾袋装已使用的一次性用品;针对病患排泄物及呕吐物,应使用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浸泡,30min后搅拌倒掉[2]。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工作的效果。调查满意度,予以对比。

1.3 效果标准

1.3.1 护理效果 共分护理无效、有效、显效三类。护理显效:实施护理后,病情好转>85%;有效:实施护理后,病情好转60-85%;无效:实施护理后,病情无好转,或好转<60%。显效+有效=护理有效率。

1.3.2 满意度 共分不满意、一般、满意三类。满意:调查评分>95分;一般:调查评分65-95分;不满意:调查评分<65分。满意+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对照组无效有5例,有效有13例,显效有11例。实验组无效有2例,有效有10例,显效有17例。两组护理有效率分别82.76%(24/29)、93.10%(27/29),两组中实验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2 满意度 对照组不满意有4例,一般有12例,满意有13例。实验组不满意有1例,一般有9例,满意有19例。两组分别86.21%(25/29)、96.55%(28/29),两组中实验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狂犬病对病患健康有很大威胁,较为痛苦,侵袭期以头痛、倦怠、低热为主;兴奋期坐立不安,四肢乱动;麻痹期痉挛停止,有迟缓性瘫痪表现,如下颌下坠、斜视、口不能闭等,临床需针对此病做好护理,加强隔离消毒,减轻痛苦[3]。此病死亡率极高,具有可防不可治特点,应当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对疾病救治的积极意义,选取科学、高效、优质模式,提高护理的效率与质量,使护理作用切实得到发挥。综合护理为近年来护理服务新概念,较常规护理优势明显,是随学科发展而对其的不断补充及完善,护理具有高效性、系统性、全面性和优质性特点。结合病情需要,考虑到患者心理、生理特点,确定综合护理措施有伤口护理、免疫护理、心理护理、科学宣教、预防传染等[4]。在此文,对比实验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取得93.10%,较对照组(82.76%)高,表明综合护理作用有效,护理效果好。实验组的满意度取得96.55%,较对照组(86.21%)高,证实综合护理工作质量高,与常规模式相比,患者更为满意。

综上分析,综合护理在狂犬病护理中运用价值大,效果较佳,临床需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玉勤,金晔,陈毓霞.3例狂犬病患者的急救护理及防护[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03):48-49.

[2] 卓艺玲.狂犬病患者院前护理体会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6):163-164.

[3] 闫凤华,刘静,崔继祖.10例狂犬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11):125-126.

[4] 杨燕,刘翠英,闫君.狂犬病患者兴奋期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443-2444.

论文作者:谭海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狂犬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谭海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