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陶勇

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陶勇

陶勇

身份证号码:45010319790504X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提高了道路桥梁的质量。实践中常见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包括了混凝土施工技术、预应力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伸缩缝施工技术、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围堰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本文对这常见的六种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伸缩缝;地基;围堰基坑

引言

新的技术不断地出现,不断地应用到实践中。近几年来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地丰富完善,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不断地提升。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因此针对现有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也仍然保持着积极的研究态度,技术的内容越来越完善,与实际问题之间衔接的也更加紧密,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升。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属于道路桥梁工程重要的材料之一,为此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更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了工程质量,因此也是施工的重点。实践中混凝土的质量是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拌和,按照要求配料。选择混凝土的时候要与国家相关质量规定相符,并且需要相关人员坚持经济合理原则,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的掺合料以及外加剂和原料等的配比系数,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使其在正式浇筑过程中更加顺利,确保道路桥梁的耐用性。混凝土的质量通常与其搅拌过程和养护过程有关,施工人员在搅拌和养护过程中不仅要参照专业的技术方案,还要防止外在因素的影响破坏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在浇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掌握与其相关的施工内容的情况,当确定其合理才可以浇筑,可以选择封层浇筑的方式,保持浇筑厚度均匀,控制好混凝土混合料的输送时间。

二、预应力施工技术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道路桥梁经常出现负荷过重的问题,一般遇到这一类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措施是浇筑预应力混凝土,以达到降低道路桥梁负荷的效果。因为当混凝土的负荷过重,最为常见的情况是开裂,所以在具体的操作当中需要重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价值。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强调顺序,通常要在腹板内部下完成,正是因为这一要求导致预应力施工的难度和成本都大大增加了。当然实践中考虑到预应力混凝土的箱梁问题则会发现它表现出的是差抗震性,尽管它的成本更低,但是考虑到后期道路桥梁的使用效果,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方式代替。比如在实践中选用波形刚腹板,这种波形刚腹板的广泛性和实用性都更好,而且它自身的重量小,还具有褶皱效应,应用到实践当中的效果更好。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在实践中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使其与道路桥梁的整体性能相适应,从而达到增强道路桥梁质量的效果。

三、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地基处理属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影响非常大。为了保障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可以顺利实施,要从施工现场入手,通过掌握地基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确定具体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当然为了使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更加的科学,还要掌握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相应的形式和施工方案。只有在这些数据和资料均完善的情况下形成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才会符合要求,对于指导施工才会有价值。通过分析会发现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不同均会对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效果产生影响。举个例子来讲,软土地基一般更加适合桩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基处理施工的内容还包括了地基加固,而要想保证地基的稳固性,要结合回填材料,可以适当调整地基土的配比,这样能够达到降低质量问题的效果。

四、伸缩缝施工技术

伸缩缝施工也属于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这是因为道路桥梁荷载与建筑材料相接的地方会出现位移等问题。伸缩缝施工技术处理的就是这种异常位移问题,伸缩缝施工技术与其他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相比需要注意的细节更多。比如伸缩缝在设置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气温,无论是在出产的时候还是安装的时候气温这项数据都要被考虑到,以保证最终伸缩缝的规格符合标准。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当气温的差距增大的时候伸缩的误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具体的施工当中,技术人员要结合气温的变化调整空隙间距,最后的结果会更加理想。为了保证伸缩缝施工技术能够科学地应用到实践中,并使得伸缩缝的规格合乎要求,应当把握端梁中心线,使其与伸缩缝之间呈现对齐状态。实践中交通运输也会影响到伸缩缝技术的实施,所以一般会采用分段制造和分段运输的方式来完成,以这样的方式还可以有效防止交叉堆放的问题。

五、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所有的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在应用的时候都应当参照标准和具体的情况进行。针对道桥过渡段的施工更应当如此,需要按照顺序和流程开展工作。过渡段的施工目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道路桥梁设计缺乏科学性而引发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一般在道路桥梁施工当中软基路段属于最为关键的内容,选择的施工方法要符合客观情况,综合现有的技术来看软基路段的处理仍然存在难度,需要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另外一种因为台背填料不当的问题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则更为复杂,解决的难度更大。针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其中比较科学的是从后台填筑和桥头搭板出发。后台填筑中要防止路基、路面以及地基相互挤压,降低位移发生的几率。此外遇到地基压缩变形的情况则可以结合填料以及固结等内容制定解决的办法。后台填筑这种方法能够解决路桥的基础问题,使其稳固性达到标准。桥头搭板属于另外一种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方法,它的重点在于搭板的选择,一般要与路面的荷载能力相适应。

六、围堰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另外一个环节是井点降水,在这一环节中要防止出现基坑内部泥浆溢出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比较常见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回填后者注浆的方式降低水量排出。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及时采取压密注浆止水法,以解决渗漏问题。围护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土体加固措施,并结合具体的情况调整加固的内容,增强围护桩的稳固性。实践中道路桥梁的围堰基坑开挖经常存在的问题包括了没有科学的规章制度指导实践和钢筋腐蚀两种。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开,很多细节的规定缺乏科学性,尤其是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加之新的材料和技术不断涌现,筛选的过程更加复杂,难度仍然在增加。正如新材料的选择和新技术的确定,从众多的内容中选择最适合道路桥梁非常难。为此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的管理均有据可依,以达到提升围堰基坑开挖等施工技术的水平。针对钢筋腐蚀的问题,则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在钢筋表面涂抹涂层,提高钢筋运输的质量,减少其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几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施工技术水平要提高,可以开展专项培训活动,组织施工人员学习。

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道路桥梁这一类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渐提高。从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内容来看,仍然还有些不足,需要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综合国际经验和技术,才能够保证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在实践中产生积极作用,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六生.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12):54+56.

[2]廖福平.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12):66-67.

[3]郭述.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02+105.

[4]王晓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8(24):56.

论文作者:陶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陶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