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缺点,其次深入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设计。文章最后提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方法及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希望对未来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应用
1.前言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但是微课程有一定的优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合理的利用微课的积极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恰当的选择教学内容,并加以设计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2.1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教授提出,它是一种教学活动,使用网络技术和微视频作为载体来对小知识点进行教学。 当微课程被引入中国时,它得到了中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研究。中国教育界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大致定义为:微课是通过视频,并利用在线学习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教授。
2.2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主要为三个方面。首先,它是微时间和微内容,即教学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并且教学内容精简,仅仅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虽内容不多,但是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其次,学生在微课学习中有很大的自主权,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课程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并且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不受传统课堂大班制的限制。最后,微课程的资源构成是情境性的。学生可以在线学习知识,这相当于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暂停播放或者反复播放,提高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
3.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缺点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3.1微课的优势
首先,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音频,视频,动画等相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其次,微课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数量很多,教师不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会过多关注成绩较好的学生,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忽视。但是,微课可以弥补这个缺点,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弄懂知识点。最后,由于微课的互动性,学生在学习微课中提高自己的小学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在课程开发和软件利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综合素质。
3.2微课的局限性
微课的局限在于课程时间短,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片段,不能连贯学习很多知识点。其次,微课程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课程设计和信息应用水平。教师自己需要精通微课程的使用,否则他们将无法在微课程中合理有效地教学。第三,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受到监督。出现学生替课,缺课等现象,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无法及时的进行指点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真实的考核。四是微课是一种在线学习方式,学生之间不能真实的面对面进行讨论和探究。同学之间不能合作学习,缺乏集体意识。
4.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设计
微课的设计主要包括:(1)选定课题。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与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内容紧密结合,并进行适当的细化,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要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2)编写教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同时,要注意讲授内容的合理性和条理性。(3)素材搜集。编入微课程的材料应与知识点密切相关,包括图片,视频和文本。除了素材能够很好的反应教学内容之外,所选材料也可以具有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学到的内容。(4)视频录制。各种软件可用于视频录制,教师可以选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软件,大多教师的选择是PPT。在使用PPT教学过程中,具有结构完整,画面清晰,层次分明的优点。PPT可以以视频剪辑的形式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源,增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视觉效果,并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5)后期剪辑。在微课设计结束时,PPT和视频得到有效整合,相关视频编辑软件制作的微课程视频得到了适当的美化和后期编辑。使视频内容更流畅,图片更简单明了,更易于学生理解重难点。(6)教学点评。微课教学点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制作者,另一个是使用者。制作者可以在微课完成之后,对制作过程进行整体点评。使用者对使用后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以优化后续的微课学习。
5.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方法
首先,加强基础教学。微课可以对教学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对实验案例进行认真解读,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完美解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后期使学习可以反复的观看,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突出实践应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和计算机操作,并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开展微课教学,可以通过微课记录计算机操作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浏览,并可以仔细观察微课程视频的要点和细节。
第三,强调趣味教学。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针对信息技术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微课程,将微课程视频的丰富多彩表达与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完全结合起来。将枯燥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生动的进行展示,以确保学生的多重感官能够被有效地调动。
6.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首先,使用微课程视频来增强探索能力。小学信息技术着重培养学生深刻和理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合理的使用计算机设备,进行适当的计算机操作。微课程视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探索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和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教授小学信息技术《初级 Windows》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应将教学知识分为不同的知识点,将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制作成微课程视频,它可以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 Windows操作系统,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学生对Windows系统操作的兴趣,加强对鼠标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对Windows系统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分析。
其次,使用微课模式扩大学习空间。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程视频将教学内容放到线上学习,使学生在课后能够反复观看重难点,无疑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之上,由于课堂教学时间较短,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的课上学习情况,课堂的教学效果远不如预期。因此,微课打破了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将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展至课余时间,针对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学生可以深入的学习重难点,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需要借助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学习,扩大了学习空间。
7.结语
总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设计及应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为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充分利用微课程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灿明.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8,5(20):307-308.
[2]吴娥.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胡紫薇.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庞舒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小学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教师论文; 视频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