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_黄伟民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_黄伟民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站

摘要:笔者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若干问题分析、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探讨了本文主题,旨在与广大同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是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等一系列的活动。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要分析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管理模式;明确安全生产任务、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有力的管理手段来保证有效的技术措施得以实施;搞好现场安全检查以及现场安全事故预防等管理工作。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不是一天就完成的,是一个比较繁琐且冗长的过程,所以在这段施工期间很容易因为各种施工因素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出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工作方针,所以只有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才能够保障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和谐建设还有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2.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是否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还有建筑产品的质量是否能够达标。这些都是衡量一个建筑企业是否能够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重要关键点,因此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关系到了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同时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升企业的施工安全意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因为一些历史性原因导致我国的经济水平跟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也发展较慢,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仅次于采矿业,所以如果能够针对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问题研究出新的改革和发展管理策略,必然能够帮助我国的建筑行业管理水平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还能够大力的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若干问题分析

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人的因素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的领导者的安全观念以及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及安全意识。当一个工程项目的领导具有较强的安全观念时,他就会加大工程施工安全保护方面的投入,从而可以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这样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就会提升。当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施工技术水平及安全意识时,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严格的执行安全操作流程,不会冒险施工以及违章作业。因此,要做好施工的安全管理首先应考虑到人的因素,人是建筑工程的主体因素,施工的安全与否更是直接关系到了工程所有的参与者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提高领导者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

施工机械的质量好坏对施工的安全也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在施工过程中,用的机械设备流动性大并且种类繁多,要对其全面检查也是不现实的,抽检的方式可能也会产生遗漏,加上施工单位通常都是轻管理而重使用的,这样就会对施工机械的保养及维护不到位,导致施工的机械设备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为施工阶段留下了安全隐患。

3.违反安全操作的流程

工程建设中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措施就是施工工程中的方法,通常在方法上出现的安全问题是最多的。如电工乱拉扯电线,发生漏电事故;电工接线时,带电操作造成触电;民工连续作业过度疲劳,施工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坠楼身亡等等,上述违反安全操作流程的行为在工程施工时屡屡出现,导致施工时常常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明确安全生产权利与责任关系,通过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教育,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安全讲座,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机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施工中突发的意外安全事故,首先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保护财产安全。对于安全事故紧急情况,应该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突发安全事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以及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预备状态。在日常生产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施工安全教育,构建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各项安全规定,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科学合理,防护栏杆以及防护网等防护措施必须安装到位,高风险施工作业区域必须涂刷警戒色或者挂警示牌,现场的施工、生活区要必须设置的消防水源与消防设施网点。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必须加强管理。施工机械、机具以及电气没备,应按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确定能够安全运行方可进场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期间,操作人员必须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都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从而避免因机械故障以及操作原因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

3.重视原材料进场的质量管理

要想提高原材料的质量,首先应提高原材料采购人员的质量鉴定水平以及综合的素质,选择采购人员时,应该选择责任心强并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担任此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准确的掌握材料的信息,择优进货。材料在进场时必须连同本身的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以及材质证明书等相关资料一同进场,进场时,业主方、工地负责人及监理人员应共同检测材料合格证、说明书、生产许可证等食物质量以及书面的材料,只有当对材料所有的检测均判定为合格之后,方可准许材料用于工程中。

4.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对于任何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在实施前,由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具体工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编写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现场中能够时刻主要安全,保证学生的安全则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本文把自己下企业锻炼时,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应对措施。

5.加强施工进行中的安全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工程 在施工的过程中作业面广并且涉及的工种较多,要想对施工中的每一个人都进行管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在施工过程往往是因为某一个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的企业应建立日常检查及安全交底的制度,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施工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负责监理工作的人员应进行日常检查并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提前预防并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从而使工程的施工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

6.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部门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结合相关部门发布有关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的设计、建筑、施工、监督管理、设备资料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严格统筹管理,在法律上明确相关单位还有个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同时针对施工中要使用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标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这个标准,把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和正规化,能够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作为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的内容,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国家应加强安全管理的立法工作,社会应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施工单位则要加强自身安全管理的执行,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邓剑平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江西建材,2016(6)

[2]张国治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对策刍议[J].江西建材,2015(17)

[3]崔滨荣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18)

[4]吴晓祥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9)

论文作者:黄伟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_黄伟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