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叶子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叶子棋

广东翔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274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设的两个轮子,离开任何一个轮子工程建设都不能正常运转,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是推动建筑工程建设的两个轮子。离开了施工技术或现场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都不能很好地运转。因为没有施工技术的施工管理,无法保证实施效果;只有施工技术而没有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的作用也难于发挥。可见,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研究。

1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1.1 施工技术的发展

1.1.1 施工测量技术

施工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通常测量精度的要求比地形测图高。施工测量包括建立控制网、建筑物放样、竣工测量、变形观测等内容。传统测量主要采用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吊线锤等方法,易受环境、气候、施工进度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也较差。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铅垂仪、电子经纬仪等先进测量仪器的应用,测量速度、精度及空间定位能力大幅提升,有效地保障了建筑工程不断增长的测量需求[1]。

1.1.2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早期基坑支护技术不发达,而且施工场地也不像现在这样紧张,大放坡开挖应用较多。随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及施工场地条件的变化,预应力锚杆、土钉墙、护壁桩、内支撑等支护技术获得广泛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止水帷幕、深层搅拌桩、劈裂注浆等得到快速发展,地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技术也在狭窄、复杂场地条件下获得应用。基础施工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早期应用较多、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已受到限制,钻孔灌注桩、预制桩施工技术得到更多应用。

1.1.3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钢筋连接技术、模板技术和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连接的传统做法主要是焊接和绑扎搭接,焊接如闪光对焊和电弧焊。后来出现了电渣压力焊、气压焊,但这两种连接技术都有一定缺点,如工艺复杂、质量不宜保证等。目前机械连接技术日益成熟,如直螺纹接头、锥螺纹接头、冷挤压接头已获得较多应用。焊接技术方面,闪光对焊常用于钢筋加工。模板工程可采用木模板、钢模板、胶合板模板、钢木组合模板、玻璃钢模板等,曾经应用较广的小钢模淡出了施工现场,胶合板模板以其自重轻、成型好、投资省、效率高的优势应用渐广。圆形柱、弧形墙、曲面阳台等异形构件可采用定型钢模板或玻璃钢模板,电梯井道现已采用组合铰接筒模。混凝土施工过去一般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目前都已推广预拌混凝土,现场施工环境得到极大改观。泵送混凝土早已取代快速井架和小车运输混凝土的方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用了先进的温控、约束条件改善、后浇带、跳仓法、补偿收缩混凝土等技术措施,无论施工质量还是施工进度都得到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极大拓宽了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其性能指标更易满足复杂而苛刻的施工条件。

1.1.4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目前,建筑装饰样式异常丰富,体现了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过去外墙装饰常采用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但易积灰而不易清洗,目前多采用涂料饰面和饰面砖饰面。为了预防外墙龟裂渗漏,基层抹灰应用了挂网技术,如耐碱玻纤网和钢丝网。砌体、抹灰较少现场拌制砂浆,而采用了预拌砂浆技术,质量、耐久性都有改善。清水混凝土技术也有发展,但施工环节要求非常严格。玻璃幕墙技术已从明框幕墙发展为隐框幕墙,单元式幕墙、双层幕墙、光电幕墙等也获得应用。装饰技术还与外墙节能技术结合起来,既绿色环保又满足功能需求。

1.2 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

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可以促进施工技术工作高效开展,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实力,有助于将工程现场施工条件与工程实际特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满足工程质量、进度、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2]。科学管理的方法包括采用先进技术、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提高科学管理管理水平,应遵循经济效益最大化、科学、合理、标准化、规范化几项原则。

2 建筑工程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2.1 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 管理观念不正确

目前,建筑施工方多有投机行为,一味追求低成本,以致施工质量成问题,各种质量通病频繁出现。

2.1.2 管理方式粗放

由于现场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责任不到位,导致管理粗放、无序,质量控制等各项措施难于落实到位。

2.2 现场施工管理问题原因

造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问题原因不是单方面,而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造成的,主要因为资金短缺、建设单位领导对现场管理不够重视、企业投入现场管理的动力不足等[3]。

2.3 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成效的策略

2.3.1 完善施工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施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材料、设备等,这些资源的调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复杂程度合理安排,其根本原则是确保效益的最大化。施工过程中,资源不足就会严重制约施工进程,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施工分为前、中、后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需要的资源是不同的,应根据施工进展提前做好规划,确保施工中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窝工和停工。

2.3.2 完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

现场施工管理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改进和提高,首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一是健全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例如要求施工人员佩戴胸卡,由专门通道进入现场。二是规范施工人员日常行为,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良好的施工秩序。三是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3.3 加强现场施工技术、材料、设备管理的力度

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的组织和动态管理,保证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材料管理要强化质量检测,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的购买关、进场验收关、领料使用关。机械设备是现代建筑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要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强化维护保养工作,定机定人操作。

2.3.4 完善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意识和落实质量责任。日常施工工作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落实“三检”制。加强安全管理首先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工作做细、做到位。其次,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预防为主,做好安全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采用安全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3 结语

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因此应加强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施工技术科学管理的方法,并阐述了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参考文献:

[1] 朱国梁,吴碧桥,张传捷.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及其施工技术的进展[J]. 建筑施工,2010,41(10):910-914.

[2] 李志成. 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J]. 中国建设信息,2013(11):62-63.

[3] 王晓璐.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8):52-53.

论文作者:叶子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叶子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