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自然哲学中的“元素论”及其诗学意义_自然哲学论文

西方自然哲学中的“元素论”及其诗学意义_自然哲学论文

西方自然哲学中的“元素理论”及其诗学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学论文,元素论文,哲学论文,意义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对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对西方诗人的自然观的演变过程进行考察时,首先应该进入我们视野的,便是古希腊自然观中的元素理论。这一理论尽管显得较为朴素,但是,就人类对自然的关注以及人类生态学中的整体观和生态系统而言,它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元素理论”的辩证法则

古希腊自然观中的元素理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在继承发展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着广泛的影响。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是用诗体进行哲学著作创作的。他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是《论自然》(On Nature)和《净化》(Purifications)。这两部著作中的大量断片流传下来,成了人们研究其自然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

作为一位杰出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探索万物形成始因的学说。他第一次阐述了四大元素的存在,把四种元素(水、土、气、火)视为世界的本原或始基,这就是他的“元素理论”或“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这四种元素是永恒存在的,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恩培多克勒关于四大元素的理论实际上综合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所主张的“水是原则”(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81页。)的思想、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ses)关于气是“一切物的最单纯的始基”(注:转引自宋洁人《亚里士多德与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5页。)的观念以及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关于火是万物本源的思想。恩培多克勒的贡 献就是对这些独创思想的综合,从而结束了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长期论争。

在恩培多克勒看来,四种元素彼此平等独立,又能够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形成各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当一件事物中各种元素分离时,这一事件也就解体了。而促使这些元素结合、分离和解体的力量,则是来自元素之外的“爱”和“憎”。“爱”使几种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万物;“憎”则使各种元素分离开来,使万物分解。正是在这两种力量影响下,四种元素不断结合和分离,从而产生出世界万物,形成世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在世界的开端,四大元素全都凝聚于一体,被来自元素之外的力量“爱”所结合,使万物得以形成。然而,“憎”出现了,又使各种元素分离开来,并使万物分解。首先来的是“气”,随后是“火”,“火”与“气”相混,照亮天空。巨大的“火”使得“土”失却平衡,使其轴心倾斜。“火”朝一个区域积聚,于是太阳沉落到大地,并在地下形成中央之火。“水”最后出现了,盖住火焰。

可见,恩培多克勒试图用“四根说”去解决认识方面的问题。他把四个元素作为质料,把“爱”和“憎”的对立作为动力因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进行解释。

但恩培多克勒不是仅仅把元素看成物质,他也把它们看成是神的化身。如在现存的一个重要的断片中,他写道:“首先请倾听万物的四种根源:眼花缭乱的宙斯、养育生命 的赫拉、艾多纽斯,还有用自己的泪水滋润凡人泉源的奈斯蒂斯。”(注:Empedocles,Fragments and Commentary,ed.and trans.by Arthur Fairbanks,London:K.Paul,Trench,Trubner,1898,p.162.)通常,宙斯被解释为“气”,赫拉被解释为“土”,冥 王Aidoneus(Hades)为“火”,冥后Nestis(Persephone)为“水”。宙斯处在天空(气) ;赫拉是大地之母(土);冥王为“火”,在大地之内;冥后有六个月在地下,六个月在 地上,既与冥王在一起住在地下,又与他分开而呆在地上。

尽管对神的哪种特性对应于哪种元素还存在着诸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元素”与神话的关联使得元素理论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

对于文学而言,古希腊元素理论的另外两个值得关注的部分是“转化”规则和“有机循环”理论。

所谓“转化”,是指某种元素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元素,但这一转化必须遵循亚里斯多德等哲学家发现的规则。这些规则是转化和综合的先决条件。简言之,只要具有共同的“质”,一个元素便能够直接转化为另一个元素。譬如,当“水”被大量“气”所作用,“水”可以转化为“气”,因为“水”的“冷”被“气”的“暖”所制服,但是,共同的“湿”的特性在转化之后仍继续保留着。

亚里士多德也解释了两个相对的元素不可逆转地转换为第三个元素的过程。譬如,如果“火”作用于“土”与“气”的混合,“土”与“气”这两个相对的元素就将转化为“火”,而“火”则从“土”中获得干燥,从“气”中获得温暖。这种转化是不可逆的,尽管某些“火”可能单独回转到“土”中,还有某些“火”可能单独回转到“气”中。这一过程不能将相近的元素转换为第三种元素。譬如,“火”和“气”不能转化为“水”和“土”。假如我们持有“火”的干燥和“气”的潮湿,我们身上就会出现对立的性情。假如我们持有“火”的温暖和“气”的温暖,结果可能既不潮湿,也不干燥。(注:转引自胡家峦《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1,198页。)

所谓“有机循环”(the Organic Cycle),是指一种生长的自然进程。一些古希腊自然哲学家认为,生长的第一个阶段是“湿”(Moist),表现为春雨、绿芽、发育等现象。第二个阶段是“暖”(Warm),表现为夏日、绽放的个性、成熟的活力。第三个阶段是“干”(Dry),如秋叶、茎干、变硬的节疤。第四个阶段则是“冷”(Cold),如寒冬、特 性的丧失、死亡。这一进程也是炼丹术中“元素旋转”的基础,即从“土”到“水”, 到“气”,到“火”,然后再回到“土”。虽然“有机循环”的现象能在大自然中找到 ,但亚里斯多德发现了元素“品质”的本质特征,从自然现象中抓住了自然规律。

(二)“元素理论”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古希腊元素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世界诗歌史上的许多诗人的自然观的形成、对自然主题诗歌的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到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雪莱,直至20世纪的欧美诗人 的创作,这一元素理论的一些实际内涵都对他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元素理论以及元素理论中关于“爱”与“憎”的辩证关系和动因之说,影响了许多诗人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

在恩培多克勒看来,正是由于“爱”与“憎”的辩证关系,四种元素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又相互争斗、相互排斥。恩培多克勒写道:“万物的结合既形成又破坏一个东西,一个刚生长出来的东西当元素分离时又解体了。这种经常的变化从不停止:在一个时期,万物在‘爱’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个别的事物又在冲突的‘恨’中分开。”(注:《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82页。)一些诗人也在创作中表现了类似的观点,如英国诗人斯宾塞在长诗《仙后》的第七卷第七章中写道,四种元素“相互变换”,火变气,气变水,水变土,同时水又对火进行抗击,气与水也“互不相让”,但最终却“融为一体”。(注:转引自胡家峦《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1,198页。)

其次,一些诗人善于使用四种元素的隐喻来抒发自己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如英国玄学派的代表诗人约翰·多恩在一首题为《融化》(The Dissolution)的诗中以四种元素来构成丰富多彩的比喻:“我烈火般的激情,大气般的叹息,/水流般的眼泪,泥土般的悲哀的绝望,/——这些就是我的原料。”(注:John Donne,Poems of John Donne,ed.,I.E.K.Chambers,London:Lawrence & Bullen,1896,p.69.)

最后,“转化”规则以及“有机循环”理论,也被一些诗人用来表现各种情感。

譬如,莎士比亚的第44首和第45首十四行诗,便是借“元素理论”来抒写与友人的悲欢离合之情。在莎士比亚看来,人的肉体由“土”和“水”两个元素所构成,人的思想 和渴望则由“气”与“火”构成;“土”和“水”因重浊而下降,因而不同于另外两个 因轻而上升的元素;它们显得沉重,不能飞翔,只能使他痛苦,使他郁闷和意气消沉。 只有当构成他思想和渴望的另外两个元素回来报告友人的康健时,抒情主人公才会快乐 ,生命结构才会复原:

只要这两个灵活的元素离开我

到你那儿去作温柔的爱的使者,

我这四元素的生命,只剩了两个,

就沉向死亡,因为被忧伤所压迫;

两位飞行使者总会从你那儿

飞回来使我生命的结构复元……⑧

注释:

⑧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屠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再如,T.S.艾略特的名诗《四个四重奏》的构思也是建立在“有机循环”理论基础之上的。四个四重奏分别代表着一年的四个季节,表现着“有机循环”的四个生长阶段,并且暗示着水、土、气、火这四个元素。艾略特不仅将四个元素与四个季节相对应,而且将四个元素与四个地区相对应,从而表现了与“有机循环”相近似的自然进程,表现了探索宇宙自然的可贵精神。

(三)自然意象与“元素理论”的关联

但是,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并无意用诗的形式去表述古希腊哲学家已经表述的具体理论,更不拘泥于理论的细节。诗人们接受最多的是元素理论中所体现出的“自然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自然主题和自然意象的关注。恩培多克勒等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在他们的元素理论中曾使用多种词语来表述各种元素。归纳起来,表述“土”的时候,他们使用大地、土壤、土地等词语;而在表述“水”的概念的时候,他们使用雨水、汗水、潮湿、大海等词语;在表述“气”这一元素时,他们用清澈的天空、蓝天、苍天、薄雾、云彩等词语;而与“火”这一元素相关的词语有光芒、闪电、太阳、阳光、光亮、东方等。(注:M.R.Wright,Empedocles:The Extant Fragments(fragments of Empedocles ,with interpretations),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p.23.)这样的表述,极大地拓 展了要素的空间,也使得欧美诗歌中的许多自然意象都与“元素理论”发生了关联。

恩培多克勒的世界万物构成之说,直接影响了诗人的自然观以及自然主题诗歌的整体构思。尤其是一些浪漫主义诗人,他们时常借用四种自然元素永恒存在、不可或缺的原理来表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名诗《咏水仙》中,就是通过体现自然界四大要素的意象来追寻人与自然完全契合的境界。该诗被认为是华兹华斯描写自然的诗中最美的一首。在华兹华斯的这首著名诗篇中,抒情主人公开始满怀孤独之感,然而,在探视自然的 时候,他在自然界捕捉到了和谐、欢乐和满足。在第一诗节,在山丘和谷地上漫游的抒 情主人公在湖水边望见了一大丛水仙花迎着微风摇曳,舞姿翩翩。在第二节中,花儿使 诗人联想到夜空中闪烁明灭的繁星,特别是“银河”一词的使用,不仅使诗境生发出一 种超然尘世之感,同时也顺承下一诗行描写的水面的粼粼波光。至此,水、土、气、火 四大自然元素已经全部出现了。其中有体现水的“湖水”,有体现土的“山丘和谷地”,有体现气的“微风”,有体现火的“繁星灿烂”和“闪闪发光”。于是在最后两个诗节中,诗人写道: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像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⑩

注释:

⑩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页。

在四大元素齐全的情境下,诗人还另有发现,他觉得翩翩舞蹈的水仙花胜过湖面上迎风起舞的水波。正是在新发现产生的这一瞬间,诗人的孤独感顿时消失:他汇入了这些“快活的伴侣”,并在水、土、气、火等自然元素中感觉到欢乐、和谐;他觉得这顿悟的瞬间,会赋予他无数财宝,它将不断在他心灵中闪现,永远充实他的生活。

在意象使用以及结构安排方面,该诗的一个特点是每一节中都有一个舞蹈着的物象

(dancing image),先是花朵,后是波浪,最后是心灵,各种物象仿佛统一在dancing之 中,得全诗有着清新欢快的格调,也使心灵的顿悟融会于自然元素之中。

有时,为了表现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一些诗人有意无意地在大自然中造成一种元素的“缺失”,然后以“人”的意象来进行弥补,借以突出人与自然的融合。如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第一、二、三节分别出现了对自然界四大要素中的三种要素的描述:土(在大地上吹送生命的种子)、气(在空气中呼唤暴风雷电)、水(在大海上掀动汹涌的波涛)。唯独没有另一要素,火。

自然界中“火”的缺失,在一定意义上留下了悬念,终于,到了诗的第四节,缺失的

意象出现了——诗人的“自我”进入诗中:

假如我是一片任你吹卷的枯叶,

倘若我是一朵随你飘飞的云彩,

或是在你威力之下喘息的水波……

从此开始,诗人的自我进入大自然的意象之中,参与它们的活动,并与它们形成精神

上的渗透和交融:

拿我当琴吧,就像那一片树林,

哪怕我周身的叶儿也同样飘落!

你以非凡和谐中的狂放的激情

让我和树林都奏出雄浑的秋乐,

悲凉而又甜美。狂暴的精灵哟,

但愿你我迅猛的灵魂能够契合!(11)

注释:

(11)雪莱《雪莱抒情诗全集》,吴笛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165页

诗的最后,大自然另一要素的“火”终于出现,这便是诗人的自我。在诗中,奇特的音乐升腾起来,进入诗人自身的“火”这一要素之中,与之合为一体,向人间播撒火星,以预言把沉睡的大地唤醒。由此可见,诗中自然景物与诗人感情的联结是多么自然。

而在20世纪新西兰著名诗人费尔伯恩的诗作中,既没有“华兹华斯式的希冀”中完美无缺的自然,诗人也不是像雪莱那样让抒情主人公充当某一元素的角色,而是直接描写人与自然的融合。当然,他也是利用元素的“缺失”和新的“弥补”来突出人与自然的 密切关联。他在抒情诗《一个裸体姑娘在游泳》中写道:

气、土、水在海边相会:

看,风儿在空中回旋,被岩石阻挡,

寒冷以无力的手把水的楔子

刺入风与陆地紧紧粘缠的地方。

你是太阳神的娇妻,你是生命之火,

直至你来临,一大要素始终短缺,

你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焊接着物质与愿望相抵触的世界。(12)

注释:

(12)《野天鹅——20世纪外国抒情诗选》,吴笛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166页。

第一诗节中,诗人描述的是海滨的不协调的景象。在大海之滨,海水与陆地相衔接的地方,风儿在空中吹拂,在四大元素中,唯独缺少的便是火了。正是这一“缺类”造成了不协调,使得气、土、水在海边的相会也遭遇着种种阻碍,海滨景象也失却了平衡。然而,到了第二诗节,火的意象终于出现了。这就是一个来到海边游泳的裸体姑娘。至此,一切都变得和谐了——这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焊接着物质与愿望相抵触的世界”。

由此可见,古希腊等西方自然哲学家的“元素理论”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爱”与“憎”的辩证关系、动因之说、转化规则以及“有机循环”等具体理论上,更主要的是影响了诗人的世界观和自然观,激发了诗人的“自然意识”,激励诗人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完全契合的美好境界。

标签:;  

西方自然哲学中的“元素论”及其诗学意义_自然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