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徐慧敏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徐慧敏

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临海市 317000

摘要:随着建筑结构形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进步。就目前来说,在社会上现有的大跨度结构和超高结构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主要的施工难点便是主体结构中模板的施工,尤其是高支模板,文中现就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板的施工流程、高支模的施工技术以及其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作主要探讨和论述提出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应用

一、高支模的含义

高支模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在大型建筑结构施工中采用高度大于5米以上的钢管架设及模板工程施工的统称。在高支模施工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单独编制施工方案,并上交专家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施工。这种模板支撑体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和联系的混凝土模板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高支模工程施工是一个危险性比较大的工程项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措施并设置具体的安全责任人。

二、高支模施工方法

2.1施工顺序

模板支顶结构施工均按常规方法施工,梁板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安装顺序为:弹线→脚手架的架设→脚手架的固定、拉接→木枋的架设及调平→梁底板的安装→梁侧板的安装→楼面板的安装→梁、板钢筋的绑扎→混凝土浇捣→淋水养护→拆除高支模板。

2.2高支模体系安装

2.2.1柱模板安装

柱模采用18胶合板,80×100木枋作竖楞,间距为300mm;柱箍采用2×<51钢管和M16对拉螺栓紧固,楼板面上350mm设第一道柱箍后,再以间距@500mm布置多道柱箍。柱中穿心螺杆,柱侧壁四面用<51钢管作斜撑,支撑在柱箍上,形成一稳定受力体系,保证柱模的强度和刚度。

2.2.2楼面砼模板安装

楼板模板采用18mm厚建筑木模板,采用两层木枋排列。底层木枋支承在门架支托座上,上层木枋支承在下层木枋上,支承木枋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梁模板采用18mm厚建筑木模板,采用三层或二层木枋排列。若梁高度在700mm~1000mm时,两侧沿梁长度方向用2Φ48钢管加强,隔450mm采用Φ10的对拉螺杆固定(梁底上350设置),支承木枋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

2.2.3梁模板安装

梁模板安装时,若地面承载力不足,应在梁支顶架下方地面上铺垫板,在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档,然后把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再立靠柱模或墙边的顶撑,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间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顶撑底应打入木楔。安放侧板时,两头要钉牢在衬口档上,并在侧板底外侧铺上夹木,用夹木将侧板夹紧并钉牢在梁底搁枋,随即把斜撑钉牢。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其底板及侧板两头是钉在主梁模板缺口处的衬口档上。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要按格栅底标高钉上托木。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当梁的跨度在4m或4m以上时,在梁模的跨中要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0.2%~0.3%。满堂红钢管底部纵横设一道扫地杆,再上1.8m设一道纵横拉结杆,然后沿高度每1.5m设置一道拉结杆。满堂红支顶设置的纵横水平拉结杆采用钢管搭设。

2.3高支模体系拆除

高支模支撑体系经工程技术负责人验证并经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梁、板底模)拆除时间须待混泥土试压报告合格后,经监理单位书面批准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先应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分类堆放整齐。阁楼的施工由于存在连续高支模和支顶的整体稳定构造措施,必须采取由高到低的最终一次性拆除方式。且任何拆除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必须由主办施工或以上管理人员下达指令后才能拆除。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安排专人负责警戒;模板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和交叉支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人须站在临时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用品;拆除过程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配件应放入袋内。

三、高支模施工管理要点

3.1控制选材质量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就要对材料把好关,材料进场前,要严格检查其品牌、出厂日期及合格证,检验合格方可进场。对于材料的使用,施工中不能马上使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测人员的复核,复检合格后材料方可投入使用。

3.2现场准备

3.2.1依据项目的现场实际情况,按照施工总平面图,放置周转材料堆放场地。

3.2.2找平,模板在使用前需要预先找平,可以防止模板使用时位置不准确,减少漏浆、烂根现象的发生。

3.2.3模板和配件的检查。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中所使用的模板及其配件数量、种类进行确认,逐项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模板和未经过检验的模板禁止在工程中使用。

3.2.4在模板清理干净之后,对模板表面涂抹脱模剂,脱模剂的使用要由专人负责,保证脱模剂涂抹质量,并对有问题的模板进行清理和维修。

3.3优化施工方案

3.3.1支撑系统计算精确性。在进行支撑系统的计算时不仅要重视大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还要加强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在计算时工作人员一定要秉持严谨的态度,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性.特别是构建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必须保证受力均匀,如果出现受力不均匀,将会导致整个构建发生破坏。

3.3.2规范模板的制作过程。对于一些高大的模板来说,经常会用到很多力学或者物理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模板的制作过程中涉及人员一定要认真体会设计草图,熟悉相关设计知识,保证模板的设计质量。另外,作模板的材料选择也是不容小砚的,必须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工期长短选择合理的模板材料。

3.3.3施工前的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职责与任务。特别是技术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通过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了加强,专业知识得以提高,对工程的关键环节更加清楚,对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十分重要。

3.4积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由于高支模施工中大多为高处作业,因此我们必须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应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3.4.1在搭设前,先将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境界标志或围栏,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4.2在脚手架的安装和拆除过程中,杜绝使用撬棍,并且尽量做到轻拿轻放,避免脚手架和连接附件的变形,拆除后还需要将零部件按类分别摆放,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3.4.3从高支模最高处开始,间隔2.2m设置一条水平杠杆,提高脚手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4.4如果高支模脚手架对正常施工作业产生了影响,必须在得到施工管理部门许可的前提下,并且设计人员计算无问题后方可将内侧交叉杆拆除,在完成施工后应立即回装交叉杆;

3.4.5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对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影响,我们需要使用固措施对其进行固定,避免基座出现位移。

结束语: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施工技术的缺点,承载力强、应用范围广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安装、施工、拆除等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通常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郭书梅.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探讨.建材与装饰,2015,51:11-12.

[2]林仙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探讨.江西建材,2014,13:50.

[3]王琪.浅析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民营科技,2015,05:194.

[4]梁柳浪.浅谈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8:87-89.

论文作者:徐慧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徐慧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