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精神支撑、力量之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之源论文,力量论文,精神论文,根本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3)11-0004-07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系统阐发了这一思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本文试就此作一简要论述。
一、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不断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其开辟经历了一个艰辛而曲折的过程。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不能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在这一时期,他相继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讲话,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毛泽东对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起点。“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各方面制度、体制也随着探索的深入不断确立和完善,在实践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制度保障。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党的十七大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党的十八大对此又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首先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使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让世界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潮。西方社会普遍认为,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成为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名词,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自由资本主义是通往未来的唯一发展道路。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让世界重新瞩目社会主义。特别是西方世界陷入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引领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一些西方学者指出:“中国的发展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摆脱全球资本统治的破坏性进程的出路,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对社会主义前景的希望。”[5]“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解决时代课题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让西方重新认识了马克思倡导的社会主义理论。”[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些西方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吸引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注意。因为,“对全世界那些正苦苦寻找不仅自身发展,而且还要在融入国际秩序同时又真正保持独立和保护自己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的国家来讲,中国提供了新路”。[7]虽然中国国情特殊,但中国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上,在独立自主参与经济全球化等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普遍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上的经验,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言,虽然“由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复制,但可借鉴中国模式背后务实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根据自身国情探寻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8]
3.中国道路引领中国梦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引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我们应当坚定道路自信,沿着这条道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中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我们应当有这样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实际,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成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应当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构想,又适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制度保障。同时,我们还要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完善保障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高度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我们坚信,中国道路一定会引领中国梦的实现。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的精神支撑。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语言文字中的共同价值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是促使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从而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为报效祖国而英勇奋斗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礼记》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屈原《离骚》中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爱国情怀,贾谊《陈政事疏》中“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的思想主张,无不显现着国人心怀天下百姓,把祖国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放于首位的强烈信念和浓厚情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意识,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无不显示着为国家、为民族的献身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深厚而崇高的爱国情感,体现了维系祖国统一、凝聚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特色,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魏源论述“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倡导“中国一家,休戚与共”,梁启超提出“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这些思想情感和爱国情怀,以其巨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和信念,鼓舞着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的爱国斗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发扬光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中国革命过程中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将中国革命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10]胡锦涛在谈到抗战时期民族精神的鲜明特点时指出:“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11]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和体现,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成为新时期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新的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品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本质是与时俱进,根本要求是肩负时代使命、体现时代要求,具有引导、凝聚和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是激励党和人民奋发图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推进实践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实现中国梦的步伐,取得了伟大成就。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小岗精神”、“深圳精神”、“浦东精神”等都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和生动体现,丰富着时代精神的内涵。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在实践创新上,而且体现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12]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形成了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推进科技创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等等。这些成就的获得与始终坚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密不可分。“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3.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动力,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只有始终坚持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4]中国力量是指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中国梦才具有牢固的群众根基,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5]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做到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16]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只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才能凝聚起无穷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造出供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群众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能、改革生产工具,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实现中国梦必需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还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精神财富的创造作出直接的贡献,创造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树立价值目标、理想信念和道德准则,形成良好的道德精神风尚。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制度建设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始终,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保障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7]“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8]只有社会公正、机会平等,才能保证每个人梦想的实现不会成为其他人的噩梦。不仅要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社会目标,也要鼓励每个中国人都梦想成真,涓涓细流汇成滚滚长江,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个人理想的统一才是我们的最高追求。
2.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都坚持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只有将着眼点放在保障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求上,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中国力量。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9]1944年,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检验共产党员行为的最高价值准则。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号召全党“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现时,为着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在将来,为着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20]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21]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2]将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并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民群众为本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条红线。江泽民指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并强调:“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23]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巩固和加强我们党领导地位的力量之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指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2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25]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亮相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并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6]突出了“人民”与“责任”两个关键词。正是由于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始终把人民放在首要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使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3.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把群众观点作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实践中改革、发展和稳定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把群众路线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工作的基本路线,中国梦才不会是空中楼阁。
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秉承的基本观点。“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27]具体来讲,群众观点是指我们党对待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28]群众观点是党长期以来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处理党群关系的根本立场,也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领导原则。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是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即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竭诚为人民群众服务,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基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章程》概括了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29]即使在艰苦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也把群众生活当作最重要任务之一,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最根本的依靠力量。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共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向前发展。坚持群众路线,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从群众中集中正确的意见,再依靠群众贯彻到实践中去。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诚恳恳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进而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时代精神论文; 中国梦论文; 群众观点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 时政论文; 改革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