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下的精细化管理论文_林枝犀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下的精细化管理论文_林枝犀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供电企业的生产、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必须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提高的过程中,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只有确保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在目前的管理手段中,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就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下的精细化管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企业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深化管理、内部挖潜、堵塞漏洞等措施,实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润,进而达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是从事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型单位,大量日常性的工作都集中在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打造管理优势,对生产过程实施安全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生产管理系统软件实现的功能

1.1 企业的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功能是生成辖区的生产线路、设备的网络图并进行相关设备及材料的统计、汇总,生成相关的条图、图纸等功能。该功能采用手机的卫星定位与信息采集功能,通过gps定位采集设备实现对杆塔的卫星定位,定出杆塔的经度、纬度等信息,并对杆塔上的设备及材料进行现场采集,形成生产软件平台所需的基础数据。

1.2 生产管理的全部工作流程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流程化管理:采用流程化的管理设计思想,应用工作流技术来实现业务流程,先进的流程工作台、设计器、相关的引擎构成了该系统的管理应用平台,有工作任务自动力提醒、流程统计查询等功能。实现生产全部流程的微机化、网络化管理,生产流程的网上申报、审批、汇签,以生产的设备管理为核心、形成贯穿我局辖区电网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信息平台,规范了我局的生产业务数据,统一了生产管理工作流程,实现了我局生产设备台帐、检修、两票、技改等业务的密切衔接,为我局及时掌握电网生产运行信息提供了有力手段,本系统通过相关访问接口实现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

1.3 智能决策分析系统

按照决策者的管理决策思维作为程序设计分析的设计思想,通过对我局多个部门、全部应用流程的全面解析,以及相关经营指标数据的多角度对比,随时发现我局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各角色的相关重要指标;如电力安全指标设置预警,让决策者及时发现我局生产管理中的异常情况。

2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下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2.1 安全制度管理精细化

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才能规范职工的行为,才能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建章立制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规章制度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管理环境和高效的运转机制。供电企业不但要通过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来规范各项安全管理程序、统一安全管理思路、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做到安全管理标准明确、安全工作标准准确、安全操作规程精确,真正形成日常管理有章可循,现场作业有规可从,奖惩考核有据可依的格局,为安全精细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给安全生产一个强有力的支柱。

2.2 生产设备质量管理精细化

想要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还要保障企业生产基础的质量,在供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其生产设备的质量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供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由于供电企业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想要提高供售电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大量引入先进的新设备。在设备的引进过程中,一定要对引进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台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质量保持着优良的工作状态。此外还要健全生产设备的管理制度,要对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每台设备都进行有效的管理,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都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试验、测试,确保每个设备的使用质量处于健康、良好状态。

2.3 精细设备检修管理,提高设备可用水平

详细制定对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大小修的前期准备要求和检修内容,规范流程并明确检修各工序所需的定额时间,确定各类设备的检修定额时间。同时,在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对各类电气设备的检修周期进行适当调整并逐步纳入统一。细化技改大修项目安排,要求设备技改、特殊大修项目的安排时间应逐步和设备定检时间统一,避免在一个检修周期中同一设备的重复停运检修。计划编排按照例行检修试验、业扩、消缺结合大修进行;大修结合技改或基建进行;技改和基建的停电时间根据工程的总体进度和系统的运行情况决定。深入推进状态检修工作,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及检修策略制定工作,提高检修计划管理的经济性、科学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可用率。

2.4 安全监督检查精细化

安全监督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精细化管理,通过对生产过程每个细节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及时查堵漏洞,及时发现并消除所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作业人员在长期同一种工作环境中,往往会产生松懈麻痹思想,犯经验主义和投机取巧的错误,用自制条款代替安全规程、用简化程序代替作业标准、用野蛮作业代替科学施工、用盲目指挥代替正确命令,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安全监督加以解决。供电企业安监部门要深入生产一线,及时发现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管理漏洞。要主动与各生产单位沟通信息,及时向他们通报上级安全管理的要求、职工奖罚处理、安全管理工作重点等情况,主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事故调查和处理中,安监部门要充分听取事故单位的意见,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对事故原因和责任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以免因事故原因分析不当或对有关责任人处理不当,而对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安全监督的权威性造成影响。

2.5 精细停电作业过程管理,缩短设备停运时间。

加强停电过程管理,依托GPMS,在编制检修计划的同时,对输变电设备从停电检修作业计划的申报、设备停役申请、工作票签发、审核、停电操作、检修作业、工作结束后送电操作的全过程管理给予明确、规范。检修部门明确检修工作时间,变电运行部门明确工作前后停电复电的操作时间,调度部门按照停电范围明确负荷转移时间,同时应根据批复的计划作业内容提前下达操作预命令,调度、变电站应根据预命令提前准备操作票,从调度下达正式操作命令到开始操作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停电检修的各个流程环环相扣,做到停、送电过程零缝隙管理,缩短电网停电的时间,提高电网的可靠水平。

结束语:

总之,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坚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每一个操作步骤做起,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实现安全精细化管理,使之从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电力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探析[J]. 郑健.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4)

[2]论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效益[J]. 胡卫江.中外建筑.2014(01)

[3]浅议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刘温泉.电力安全技术,2014.5

[4]开展基层农电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 刘敬.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

论文作者:林枝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下的精细化管理论文_林枝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