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的软新闻与真实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实性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本文作者认为,许多软新闻的失实,是由编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因为读者只对“符合自己的某种精神需要或价值判断”感兴趣,对新闻的真实性便“忽略”了。而编辑呢,在“报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挡不住“精彩”软新闻的诱惑,也就对“新闻的真实性看得轻于内容了”。于是,假新闻就这样被“共同创造”出来了。
现实生活中确有只是好奇而忽略真实性的读者,但他们毕竟是假新闻的受害者。至于编辑,他所发的每一条新闻都必须对社会、对读者负责。有的读者不关心真实性,那是他个人的事。况且还有关心真实性的读者在。编辑是绝不能因为有读者不关心真实性,自己就可以不重视真实性,这既违背新闻规律,也为新闻职业道德所不容。因此,“共同创造”的说法,值得研究。我们刊发此文,是想请同行们来讨论假新闻问题,它的根源究竟何在?
《新闻界》今年第1期上的文章《“红票”旧闻是怎样被再次炒起来的》,讲述了一件目前我国报界司空见惯的小事,提出了强化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意识、加强对媒介法治管理的要求。其实,它像一滴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整体性质的问题:为什么我国现在会涌现出这么多类似的“软新闻”?为什么相当一部分软新闻的真实性总是令人可疑?
对“软新闻”这个概念,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人们凭感觉和经验,在实际的把握中,对它的认识是差不多的。一般地说,那些与人们的生活相关的知识与趣闻、社会名流(特别是演艺界名人)的活动、社会和自然的异常现象、具有轰动效应的历史揭密等等,凡是陌生的、新奇的、有声有色、耸动视听的新闻,都会被人们不约而同地归入软新闻一类。我国报纸上出现大量的软新闻,原因是综合性的;软新闻失实较多,亦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历史上限制与批判的反弹
软新闻是相对于硬新闻而言的。在我国,硬新闻是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明确舆论导向的新闻和宣传材料,它要告诉读者什么是应该知道的和应该注意的,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它们要求读者内化地接受,按照传播意图来理解、领悟和承认,有时还要组织学习和讨论,写出心得体会。例如党中央做出一项决议,各地报纸立即传播这条新闻,同时辅以各种座谈讨论的报道。读者不但需要知道这件事情,而且需要正确理解它的重要意义。
硬新闻对于一个社会保持稳定的意识形态和形成主流文化是必需的,但是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其需要量是有限度的,人们还需要一些轻松的信息和话题。由于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从政治上对软新闻一再进行革命大批判,抑制了人们对这种信息的需求。当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会出现一种反弹,人们表现出对软新闻以及轻松话题的过分热情。这是当前大量出现软新闻的直接的历史原因。
二,恰遇信息时代的来临
然而,过去的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用历史的反弹来解释改革开放之初软新闻的增多尚可,却无法说明现在形形色色的文摘报、众多的晚报、星期刊、周末版和扩版副刊等的不断涌现。于是,另一个明显的原因渐渐地被人注意到,这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恰好遇到的世界性信息革命,或者叫新技术革命。人们在自主不自主的阅读活动中接收到的书面文字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例如一份晚报过去是4开4版,现在是对开20多个版,就是文摘报也在成倍地扩版,而且报纸的种类在增多,专业化程度也在加强;同时,声像信息更是像潮水般地涌来。在滚滚涌来的信息面前,大部分文化水平并不高的读者变得无能为力了,传统的深度阅读出现了窒碍,读者对信息的选择走向平面化,“好奇”与“旁观”这两个阅读的动因变得突出了。于是,“阅读”报纸变成了“扫描”报纸。
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
传统的硬新闻现在理所当然地仍然是报纸的重点,变化最大的是软新闻部分越来越多而杂。一个明显的原因是报纸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各报要有所区别和竞争,主要发生在软新闻方面。现在各报都在强调“可读性”,实际上讲的是新闻的软化,硬新闻的软化是有可能的,但也是有限的,这个“可读性”相当程度上即是增加软新闻的另一种表述。在报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和扩大读者,不少报纸以高额稿酬征集明星轶事、名人秘史之类的纪实作品。问题在于竞争中软新闻的导向和真实性越来越令人耽忧。
四,可疑而又无从查证的软新闻
有位学者曾认真地分析了随手拿起的一份文摘报的一个版面,于是一种“软新闻现象”便呈现在眼前。①这版除广告外共计有新闻11条:
某省企业法人明年全部实行聘任制
有关专家提出发展我国灾难医学
新加坡开展“守时运动”
新几内亚发现活猿人
华清池为我国最早温泉工程
新奇的书籍疗法
高血压病人不宜冷水浴
头发亦会质变
孩子充足睡眠可防近视
涉足股市健康心理谈
妖艳美人毒死10名年迈丈夫
第一条和第二条新闻可以说格调较高,有新闻性和一定的社会意义。其余科的新闻基本上可算是软新闻,从世界文化到奇闻轶事,什么都有了。除了最后一条显然没有社会价值、格调不高外,其他多少还是对读者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但是追究这些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很多。例如“华清池”那条,说6000年前炎黄时代我们的先人就能辨别泉水的性质,比古希腊早3000年。那时尚没有文字,根据什么说我们的先人有这种本领?再如“发现活猿人”那条,这么重大的事情,却不见国际大报和专业刊物的报道,倒是见于小报,本身就不可靠。孩子缺少睡眠可能导致近视,由此推断“多睡觉可以预防近视”,结论同样可疑。所谓“书籍疗法”,不过是讲读书入迷后忘了病痛。其他一些健康知识人所共知,其他报刊上常见到,属于互抄,信息价值极低。
这种版面的软新闻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应该说是有代表性的,其特点是语焉不详、不合逻辑、难以索解、可疑又无处查证。这种新闻信息快餐虽说可疑,但看这类报纸的读者却是最多的。不论人们如何为此耽忧,这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不断重复着的现实。
五,大背景真实,读者却永远够不着具体“真实”
文摘报如此,一般报纸版面的软新闻怎样呢?它们可能是特写、报告文学、专访,本来应当有充足的篇幅来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但是有的报道同样难以验证其真实与否,因为里面的“事实”远离读者的现实生活。其中不乏曲折动人、震憾人心之笔,有的格调还相当高,但是却可能完全是编造的故事。读者所以会相信,与故事提供较为真实的大背景有关。
例如西藏神秘烈士传奇,某公安部门干部的腐化故事,从深圳回来的某城姑娘,塔里木油田科技人员以生命护卫钻探取样的故事,关于四川黑竹沟的故事,还有著名的“熊掌风波”、“百万元宴席”的虚假报道等等,其中五个W有的以字母代替,但一般是俱全的。李普曼就此讲过:“除了感兴趣的当事人外,很少有什么人能够检验一篇报道的准确性……因为题材离得很远。”②“红票”新闻所以得以被揭发,只是由于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而像“新几内亚发现活猿人”之类的新闻,一般是不会有谁揭发它是假新闻的。读者有一种阅读习惯,既然报纸把它当作纪实性的报道登了出来,也就把它当作真实的叙述去读。许多报纸上的纪实报道十分离奇,人们依然很有兴趣地看下去,并不认为自己在受骗上当。
六,可疑的软新闻其实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
软新闻中出现较多的假新闻,其实是作者(编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从“阅读”新闻转向“扫描”新闻,意味着求知兴趣的退化,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事件所以有兴趣,只是因为它符合自己的某种精神需要或价值判断,报道是否真实的问题被忽略。
对于记者和编辑来说,精彩的软新闻不论可靠不可靠,都对读者有较大的吸引力。竞争往往使得(或迫使)他们对于新闻的真实性看得轻于内容。你不刊登,必有其他报纸刊登;其他报纸刊登了,你不接着转载,亦会失去已有的部分读者。例如去年8月关于刘晓庆赴美领奖空手而归的假新闻,当两位作者把稿子送到某报编辑部时,编辑也不是对此没有怀疑,但是新闻的内容实在太吸引人了,在作者“消息绝对可靠”的保证下,立即迅速见报,20天内就传遍全国。③显然,这种新闻工作的职业准则正在日益腐蚀着新闻传播本来的价值。
在这件假新闻被揭露之后,也许有关编辑会苦恼一阵。但是,当又出现其他的内容精彩的新闻,诸如发现了什么“孙子兵法82篇”、历史上这个名人或那个名人的家谱之类的文章,编辑们还会迫不急待地抢先发表。报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动,其诱惑力是强大的。各种法规和道德自律可以抑制软新闻中的虚假现象,但无法根绝这类问题的再现。
七,看清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
人们总是希望研究者能够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过于苛求了。研究者通常只能指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有时谁也拿不出灵丹妙药。但是,让人们看清问题,知道软新闻的运作、被激发的原因,就等于将问题解决了一半。所以,我希望报刊上经常发几篇认识“软新闻现象”文章,让读者扫描报纸的时候,做到心里明白。这时就会出现另一种读报纸的情况,即带上了怀疑的眼光。对各种真真假假的软新闻挑毛病,会带给你一种新的快乐,这是一种理性的快乐,因为辨别真假需要思考和知识。
引文:①高小康(1995):《世纪晚钟——当代文化与艺术趣味评述》第64-65页,东方出版社。②沃·李普曼(1922):《舆论学》第217-218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中文版。③杜恩湖(1996):《谁误入了骗局》,《北京青年报》9月27日。
标签:新闻真实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