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两岸关系回顾_两岸关系论文

1998年两岸关系回顾_两岸关系论文

1998年两岸关系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关系论文,述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是两岸关系相对平静而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两岸之间尽管不乏小的波折,但相互间的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得以平稳发展,政治僵局趋向缓和,围绕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虽然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仍然面临很大困难,但两岸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所乐见的。

在1998年两岸人员往来中,各种交流活动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除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员赴大陆交流外,大陆赴台交流人数和项目迅速增多。截止10月底,大陆赴台交流人员多达875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9.7%;交流项目1353项,比去年同期增加37.5%。在交流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内容广泛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经贸、体育、卫生、社科、影视、工业、农业、宗教、新闻、出版、旅游、能源、交通、金融、法律、气象等各个行业和界别。

两岸同胞间的频繁往来与各种交流,是沟通两岸同胞感情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日益扩大的往来和交流,两岸同胞有了广泛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由于长期隔绝所造成的某些误解,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共识,从而为未来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为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祖国大陆一如既往地进行不懈的努力。1至10月份,经香港的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6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已占台出口的第二位, 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最主要来源,累计达904亿美元, 两岸经济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10月14日至19日,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应海协的邀请,率海基会董监事访问团赴上海、北京进行了为期6天的参观访问, 其间不仅与海协汪道涵会长进行了交谈,而且受到江泽民总书记、钱其琛副总理及陈云林主任的会见。会见中,双方就两岸关系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其中包括共同关心或各自关心的问题。此外,汪会长还与他达成包括开展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对话、进一步加强两会交流、加强个案协助和汪会长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台湾等4项共识。舆论认为, 尽管辜振甫先生此次前往大陆仅是交流参访性质,但他是作为50年来台湾当局授权民间团体最高负责人首次赴祖国大陆进行参访,也是海协与海基会在“汪辜会谈”5年后、两会中断商谈3年后的一次重要接触与交流活动。因此,此事仍不失为当前两岸关系中具有特别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反映出两岸之间的接触与商谈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阶段性变化。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受到有关国际因素、尤其是美国因素的影响。1998年,中美关系出现了进一步改善与发展的良好势头。众所周知,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就两国关系发展框架和目标达成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又于1998年6月底7月初成功地接待了克林顿访华,进一步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与上海市民座谈会上,就台湾问题公开重申美国政府的“三不支持”政策,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消息公布后,对台湾分裂势力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纵观两岸关系的前景,应该看到,国际反华势力阻挠中国统一,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图谋没有改变;台湾当局仍继续推行以“两个中国”为核心的分裂政策,并采取种种措施阻碍两岸关系的发展;极端的“台独”势力虽然受到沉重打击,但仍然存在,它将与岛内其它分裂势力一起构成对祖国统一的潜在危险。

展望1999年,预计将是中国统一进程中又一个重要年份。江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4周年、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20周年和澳门回归等重大事件将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契机。尽管两岸间的政治分歧一时还难以解决,但两岸关系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得以维持;民间往来与各项交流以及经贸关系将会在相对缓和的气氛中取得新的发展;刚刚开始的政治对话有望继续推进,总体形势仍将保持发展的势头。

标签:;  ;  

1998年两岸关系回顾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