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之吐纳关系论文_毛小燕

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之吐纳关系论文_毛小燕

毛小燕(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400707)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219-01

脱离阅读文本能力的提升谈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小学四年级的学习时期,是在三年级的过渡基础上拉开语文学习差距的关键点。三年级是由低段像高段过渡的初期,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初级阶段,语文学习则由学习词句走向篇章。四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进入了大量积累词汇的阶段,同时迎来了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切实提高写作能力的考验。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可谓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阅读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而写作能力则是阅读能力的升华。用一个非常贴切的词来形容二者的关系就是“涵泳”。所谓“涵”即没在水里。没在水里的人,你得屏住呼吸,用你最大的耐力和水下缺氧的环境抗衡。你在水下,用你最大的耐力,感知水底那个你不熟悉又似曾相识的世界;感受一度被我们奉为美味佳肴的渺小生物的伟力;甚至,感知让很多人疑惑的生命的意义。。。。。。当你蓄积了所有力量,带着重生的巨大希望从水面抬头的那一瞬间,就是“泳”。即在水面上游泳。当你已经在水底蓄存了慢慢能量,而把头抬出水面的那一刻,你的所有储备便如火山喷涌,一发不可收拾。

要让学生在写作上最终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找到文本阅读中与写作相关的契合点

首先,分析单元目标。看每个单元总体目标是在突破那个理解文本的核心点,这个核心点与写作之间有何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着分析单元内的阅读材料的特点,把握读写之间的契合点。比如《夹竹桃》这一课,季羡林先生在字里行间除了展现夹竹桃的婉美,韧性和引发人想象外,也在告诉我们每一种植物都有它们各自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引导我们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用自己的心灵感悟写出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美。其实一个人的品性亦可以如夹竹桃一般,即使身处污浊尘世,却花开三季,傲视群花,默默绽放,暗自芬芳。

二、从文字韵味中挖掘掩藏的内涵,另辟蹊径指导写作

宋词是古代文化的一座高峰,其影响力以它凝练的文字,深远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思在中国古今历史上长盛不衰。我们现在所学习和运用的白话文,生动活泼,泼辣粗犷,简明易学,富有表现力,同样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关键的是每个汉字是有味道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品尝到不同文字的味道,并另辟蹊径指导学生写作呢?我以《校园交响曲》为例做粗浅分析。

《校园交响曲》是一篇散文,描绘了校园中多彩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学生们对培养哺育自己的学校的深厚感情。课题以比喻方式呈现,富有诗意。全文是以小标题的形式从三个方面写的。小标题“蜂巢”“鸟岛”“花瓣”从不同的角度,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风度多彩的校园生活。我重点选取“蜂巢”部分,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品味美在哪些地方。在学生进行充分交流讨论之后,顺势提出问题:明明作者是在赞美校园里的学子如蜜蜂一样辛勤努力,孜孜不倦汲取知识,但文字里你是否找到了诸如辛勤,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这样的字样儿?学生同声回答没有。我自然告诉学生,这就是写作中“表面无他,处处有他”的写法。即全文不出现要表现内涵的核心词,却透过文字句句在表达核心词的内容。接下来我以早上坐车到校为例指导学生写一个片段。早高峰的公交车上,接踵摩肩,前胸贴后背的画面是常态。这种画面就是一个核心词“挤”。我要求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表现这种“挤”的情态,但是全文不能出现一个“挤”字。学生在这样另辟蹊径的写作指导中去尝试练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阅读的“涵”是一种吸收,写作的“泳”是一种倾吐。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分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我们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练习,才能切实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写作能力。

论文作者:毛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之吐纳关系论文_毛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