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周书琴 郭子远

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周书琴 郭子远

湖南省涟源市蓝田街道育才实验学校 417100

摘 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数学离不开计算,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如何开展计算课教与学的活动?在日常计算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促使教师完善计算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教学价值和效率。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上好计算课?

一、算理与算法是相辅相成的

课例:某老师在上《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示的例题是: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引导学生列式13÷4后写出竖式,问可以分成几组?学生回答3组,老师就说3要写在哪儿?然后三四十二,分掉了12根,还剩1根,余数是1。老师只注重了告诉学生除法竖式的写法,却忽视了为什么这么算?如果在列式时,问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13和4分别表示什么?列竖式时问:分成几组?就是13里面最多有几个4?商写几?再问:每4根分一组,分成3组,一共分掉了多少根?3和4的积12应该写在什么位置?这12表示什么意思?13根,分掉12根,还剩多少根?那么在竖式里怎么得到余下的1呢?竖式中的“1”叫什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层层操作的基础上,真正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来龙去脉,从而掌握其正确的计算方法。

现如今,教师多数以讲清算法为重点,再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让学生掌握算法,认为学生只要会计算就行。还有的则是片面地理解新课标理念,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对算理的探索研究上,却忽视对算法的提炼总结。使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中的两大基础任务,其核心是要让学生在理清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抽象的计算法则。也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及其演变的过程,从而达到深层理解算理和切实把握算法,然后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计算的合理、正确。算法为计算提供快捷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由此看出,算理与算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创设情境和复习铺垫不对立

课例:某老师在上《小数加减法》时,出示主题图后,让学生去找数学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用看图说话的形式讲了半天他所看到的内容,就是没说老师所需要的数学信息,小丽买两本书一共要多少钱?《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从学生真实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通过单位的转化理解算理,这是可取的。但我认为如果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利用旧知识的迁移,在新授前先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再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也要相同数位对齐,计算的方法也与整数加减法相同,这才是这节计算课的重中之重。在计算教学中复习铺垫是有必要的。试问如果学生连整数的加减法都不过关,又岂能谈小数的加减法呢?

传统的计算教学重视旧知识的铺垫,直接对新知识所需的旧知识进行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扫除思维障碍。有了旧知识的“复习铺垫”,新知识的学习才会“水到渠成”。但其明显的弊端是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纵观现在的计算教学,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几乎不见了。老师们都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研究问题提供丰富的、开放的、现实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兴趣这是可取的。但在新课改的“合作、交流、讨论”等理念的驱使下,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生硬地从生活中获取一些数据用来计算。而教师怕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从而淡化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并不对立。它们的共通之处是促进学生的认知迁移,但纯粹的“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在促进认知迁移上又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不是所有的计算教学都必须创设情境引入,也不能因注重情境的创设而忽视了旧知识的迁移。选择哪种引入方式取决于计算教学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所以,充分发挥“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的优势互补效应,才是计算教学的明智选择。

三、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进行算法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老师没有必要干预”,也有老师认为“在计算教学中就是要算法多样化,才符合新课标要求”。甚至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哪怕学生呈现的算法是同一思维层面的,教师也只一味附和。一旦学生少了某种算法,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但算法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小学生对各种算法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算法时,要注意分析这些算法的特点、局限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算法的多样化,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算法的优化,在提升学生思维的质量同时也使学生的计算思维更加简洁。

参考文献

[1]徐斌 把握基本矛盾走向有效教学——“数的运算”备课解读与难点透视[J].人民教育,2007,(07)。

[2]芦小琳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2)。

论文作者:周书琴 郭子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周书琴 郭子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