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

苯胺、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

张栩嘉[1]2008年在《Cu、Zn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自然水体中普遍存在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研究两者对水生生物的联合作用,对水体的生态风险评价更具实际意义。本文以发光菌为试验生物,测定了重金属铜、锌以及11种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及铜、锌分别以其半数效应浓度的0.2、0.5和0.8倍与硝基苯类化合物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得到相应的半数效应浓度15min-EC_(50)值,并将其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与铜进行联合时,其联合毒性基本大于单一毒性,并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与锌进行联合时,不同的化合物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采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混合毒性指数法(MTI )以及相似性参数法(λ)评价了铜、锌与硝基苯类化合物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作用,评价结果表明:硝基苯类化合物与0.2EC_(50)Cu组成的二元混和体系,以相加作用为主,少数二元混和体系表现为弱协同或者弱拮抗作用,浓度增加到0.5EC_(50)Cu时,不同的硝基苯类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作用强度增强,与0.8EC_(50)Cu组成的二元混和体系,以拮抗作用为主;在与锌的联合中,对-硝基苯甲酸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其他的化合物以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为主。不同浓度的重金属与同一硝基苯类化合物混合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类型不尽相同,即使作用类型相同,作用强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同一配比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联合作用评价的结果存在差异,但是四种方法评价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苏丽敏[2]2003年在《苯胺、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发光菌为试验生物,测定了9种苯胺类和12种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及苯胺与8种取代苯胺、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二元混合物在不同配比下(毒性单位比为1:4,1:l,4:1)的联合毒性,得到相应的半数效应浓度15min-EC_50值。 采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混合毒性指数法(MTI)以及等效线图评价了苯胺类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比下,联合作用类型和强度有一定的差异;同一配比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联合作用结果也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除苯胺与对位取代苯胺混合体系表现为拮抗作用外,大部分混合体系评价指标的置信区间在相加作用范围内,即以相加作用为主。 采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混合毒性指数法(MTI)和相似性参数(λ)对苯酚类化合物在不同配比下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以相加作用为主,只有少部分偏离相加作用,表现为弱的协同作用或弱的拮抗作用。 采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分别计算了两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8种)和理化参数(5种),对测得的单一毒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相应的QSAR方程,即苯胺类为:-lgEC_(50)=2.951-0.0564△H_f+0.300μ,苯酚类为:-lgEC_(50)=6.158-0.279pKa。利用所建的QSAR方程及相加作用模型分别对各混合体系中取代苯胺和取代苯酚的毒性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均吻合较好,说明可用QSAR方法预测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苏丽敏[3]2008年在《部分取代芳烃与重金属对发光菌联合毒性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测定了部分取代芳烃(9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和11种硝芳烃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从单一毒性结果可以看出:所测有机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大小与取代基的种类、位置和个数等因素有关。在测定重金属单一毒性的基础上,分别测定了二元有机-无机复合体系(重金属镉和铅分别以其单一毒性的0.2倍、0.5倍和0.8倍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混合,重金属铜和锌分别以其单一毒性的0.2倍、0.5倍和0.8倍与硝基芳烃类化合物混合)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并采用毒性单位法(TU)和相加指数法(AI)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同时根据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的方法和原理建立了可预测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不同浓度镉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与镉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或近于相加作用的弱拮抗或弱协同。在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与镉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的QSAR研究中,无论镉在什么浓度下,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在混合物中的毒性都和它们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gP)和生成热(△Hf)有很好的相关性。不同浓度铅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铅在0.2EC50浓度时,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与铅的联合效应主要是拮抗作用;当铅的浓度为0.5EC50时,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与铅的联合效应和取代基的位置有关系,邻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与铅的联合效应主要是拮抗作用,间位取代苯酚与铅的联合效应为协同作用,而对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与铅的联合效应为近于相加作用;当铅的浓度为0.8EC50时,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与铅的联合效应主要是偏于协同的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由于铅浓度的不同,各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与铅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效应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所建立的不同铅浓度下的二元混合体系中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与其结构描述符的QSAR模型不同,当铅在0.2EC50浓度时,混合物中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主要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水溶解性参数(WS)和叁阶分子连接性指数(3X)相关;当铅在0.5EC50浓度时,混合物中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主要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相对摩尔折射率(E)和酸解离参数(pKa)有关;当铅在0.8EC50浓度时,混合物中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主要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极性/极化率参数(S)相关。不同浓度铜与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当Cu在0.2EC50的时候,联合作用以相加为主;在此铜浓度时,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在混合体系中的毒性可以由Connolly溶剂排斥体积(CSEV)和极性/极化率参数(S)很好的表征,且毒性与这两个参数均呈正相关的关系。当Cu在0.5EC50的时候,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都存在;当Cu在0.8EC50的时候,联合作用主要以拮抗作用为主,部分表现为相加作用;在中、高浓度铜时,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在混合体系中的毒性均和Connolly溶剂可及分子表面积(CAA)呈正相关。不同浓度锌与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锌在低浓度时,其与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或偏于拮抗的相加作用(约占82%),混合体系中硝基芳烃的毒性与化合物的Connolly分子可及表面积(CAA)和分子的氢键供体常数(A)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锌在中浓度时,其与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也主要以拮抗作用和相加作用为主(约占91%),混合体系中硝基芳烃的毒性与化合物的椭圆度(Ov)和总能量(TE)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当锌的浓度为高浓度时,其与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为拮抗作用(约占45%)和相加作用(约占55%),混合体系中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毒性与二阶分子连接性指数(2X)相关。

翟丽华[4]2003年在《部分取代苯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如何评价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毒性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对有毒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在众多有机物中,单环、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它们的各种取代衍生物占有重要地位,它们是很多石化和化工工业的原料和产品,种类繁多,且毒性较大。同时,发光细菌作为毒性评价指示生物,具有方便、灵敏、经济,与其它毒性数据有较好相关性等诸多优点。因此,本文采用发光细菌法作为急性毒性检测方法,选取了17种取代苯化合物作为受试化合物,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单一毒性及部分化合物的联合毒性,对测定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单一化合物的毒性结果建立了预测模型。最后测定了两种废水不同处理工艺对发光菌的毒性,初步评价了处理工艺对毒性去除的影响。 首先测定了17种取代苯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初步探讨了苯环上不同取代基类型和取代位置对毒性的影响。同时,计算了理化意义明确的量子化学描述符和线性溶剂化自由能参数,进而运用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方法解析了毒性与化合物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组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与化合物的分子体积、面积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经检验预测方程稳健、可靠,能够用于预测其它相似结构化合物的毒性。 在单一化合物毒性测定基础上,选取苯、苯酚、苯胺、硝基苯、对氯酚进行等毒性的联合毒性研究,评价联合作用类型,并进一步研究复合有机物变比例的联合毒性影响,选取苯胺+苯酚、硝基苯+对氯酚、氯苯+苯胺、氯苯+苯酚、氯苯+对二氯苯5组混合物进行变比例的联合毒性研究,初步分析、评价混合物毒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部分取代苯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急性考性研究表明,联合作用类型不但与其组成化合物类型有关,也与化合物含量密切相关,相同组成的混合物在不同配比下其联合作用类型是变化的,这可能与化合物的联合作用机理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 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大多处理后仍不能消除其对环境的毒性影响,其中,造纸废水由于含大量有机氛化物,不易生物降解,而且有关城市污水的毒性影响报道也较少,因此,本文最后选取某造纸厂中段废水及某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出水,测定造纸废水经叁种混凝剂及叁种超滤膜处理前后的毒性大小,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硅藻土+硫酸铝)对废水毒性的去除贡献最大,其次为硫酸铝,聚合硫酸铁(PFS)的影响最小。超滤膜对废水毒性的效果较好,其中MWCO600O对毒性的去除贡献最大。对于某污水处理厂废水,测定了废水沿处理工艺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对废水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但出水中仍残留一些有毒有机物,因此,有必要对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毒性控制。

莫凌云, 刘树深, 刘海玲[5]2008年在《苯酚与苯胺衍生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文中研究表明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方法,以污染物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sp.)Q67的发光抑制为毒性指标,分别测定了对氯苯酚(P1)、邻氯苯酚(P2)、2,4-二氯苯酚(P3)、间甲苯酚(P4)、对甲苯酚(P5)、间硝基苯酚(P6)、2-硝基苯酚(P7)、对甲苯胺(P8)、P9、邻硝基苯胺(P10)、邻氯苯胺(P11)、间氯苯胺(P12)对Q67的毒性.结果表明,12种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除了P11可用Logit模型描述外,其余11种污染物均可用Weibull模型有效描述.由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pEC50)分别为3.43,2.81,3.66,2.83,2.99,3.15,3.20,2.52,2.36,3.66,2.81,2.89,其对Q67的毒性大小顺序为(P3=P10)>P1>P7>P6>P5>P12>P4>(P11=P2)>P8>P9.分别设计浓度为各自EC10和EC50的2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和12个均匀设计浓度比混合物进行微板毒性实验,并应用剂量加和(DA)模型与独立作用(IA)模型建立由单一毒物的剂量-效应参数来预测混合物联合毒性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各混合物毒性均能用DA模型精确预测.

高会[6]2006年在《苯类化学品对典型海洋浮游生物的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航运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化学品海上运输量也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海上事故也在增多,这类事故发生具有突然性,瞬时间大量排放,破坏性极大,严重的危害着我们的海洋环境。对于突发性海上有毒化学品泄漏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渔业和生物资源损害程度进行定量评估是海事仲裁和经济索赔的重要内容。但是有关苯类化学品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很少,迫切需要有效的海洋生物毒性数据,因此研究苯类化学品的急性毒性效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参照标准方法研究了苯类化学品对两种典型海洋浮游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概率单位法处理数据得出六种化学品对小球藻的毒性顺序为:氯苯>硝基苯>甲苯>苯胺>苯酚>苯,96hEC_(50)值分别为:18.01、22.25、44.85、47.64、83.00、110.00mg/L;对卤虫的毒性作用顺序为:苯胺>硝基苯>氯苯>甲苯>苯酚>苯,相应的48hLC_(50)值分别为:0.73、13.11、14.72、20.02、23.26、40.22mg/L。并建立了剂量—效应关系、抑制率—时间关系。 模拟突发性污染事故中化学品对卤虫短时间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出苯胺虽然对卤虫的急性毒性最强,但是毒性作用至少在6h后才能表现出来。 在单一化学品毒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等毒性进行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品的联合毒性研究,所研究的六种化学品以两种、叁种、四种混和,采用毒性加强指数法、毒性单元法、相加指数方法进行评价,得出化学品的联合作用形式主要为相加作用。 探讨了六种化学品对小球藻的致毒机理,发现氯苯对小球藻的叶绿素a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严重,并且在化学品的胁迫作用下产生大量的脱镁叶绿素a,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 最后试从化学品的角度分析致毒机理,探讨了化学品的结构参数与小球藻的毒性数据之间的关系,经过回归分析,得到如下方程:log1/EC_(50)=0.259logK_(ow)+0.0655α-0.702(n=6,R~2=0.888,P=0.038<0.05)。

钱骁[7]2013年在《工业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发光细菌法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对于工业废水的监测及评价主要还是建立在理化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理化指标分析只是简单地检测废水中某一种或某一类污染物质的浓度水平,并不能准确反映废水的生物有效性及环境危害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已经很难满足水环境安全管理的需求。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普遍存在着多种污染物质共同作用产生的复合污染,研究多种污染物质对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对工业废水的生态风险评价更具有实际意义。发光细菌法毒性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简便、灵敏、准确、快速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综合毒性以及污染物质联合毒性的检测研究中。本文使用Microtox Model500温控毒性检测仪测定16种污染物质对发光细菌的单一急性毒性效应,并比较不同物质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Cd、Cr、Cu、Hg、Pb、Zn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急性毒性EC50值在0.107mg/L~33.031mg/L的范围内,强弱顺序为:Hg>Pb>Zn>Cu>Cd>Cr;甲醛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EC50值为7.720mg/L;6种苯环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EC50值在20.448mg/L~108.431mg/L的范围内,强弱顺序为:苯酚>硝基苯>苯>苯胺>氯苯>甲苯,以此推断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苯环类化合物急性毒性贡献的大小顺序为:—OH>—NO2>—H>—NH2>—Cl>—CH3;3种形态氮NO3-、NO2-、NH4+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EC50值分别为:35.451g/L、3.287g/L、3.277g/L,毒性都较弱,毒性强弱顺序为:NH4+≈NO2->NO3-。在单一毒性检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等毒性配比法研究多种混合体系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并分别利用毒性单位法和相加指数法来判断混合体系的联合作用类型。研究发现,毒性单位法评价结果显示,混合体系“Cd+Pb”、“Cd+Cu+Pb+Zn”、“Zn+苯”对发光细菌的联合作用类型为拮抗作用,混合体系“苯+氯苯”、“Zn+甲苯”、“Zn+氯苯”为协同作用,其余混合体系均为部分相加作用;相加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除混合体系“苯+氯苯”、“Zn+甲苯”、“Zn+氯苯”对发光细菌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外,其余混合体系均为拮抗作用。毒性单位法和相加指数法在评价结果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两种方法的评价标准等级划分不同引起的,但总体而言,毒性单位法与相加指数法评价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的趋势是一致的。在某一确定的氮浓度条件下,研究3种形态氮对重金属Zn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O3-、NO2-对水体中重金属Zn的生物毒性效应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以明显地降低水体中Zn对发光细菌的毒害作用,其中,NO3-的拮抗作用强于NH4+和NO2-。对采集到的鞍山市不同行业17家企业废水样品的主要理化指标及综合毒性进行测定,研究综合毒性与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行业/企业的废水理化性质和综合毒性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矿物加工企业B的废水样品对发光细菌的综合毒性强度为重毒,石油加工企业Q为中毒,饮料制造企业H、纺织企业K和化工企业N为微毒,其余企业均为无毒。工业废水成分复杂,综合毒性是多种污染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中废水样品的综合毒性并不与某一类污染物质直接显着相关。理化性质和综合毒性都是废水水质状况的反映,二者结合分析才能有效对废水水质做出准确的判断。

王娜[8]2014年在《基于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检测的混合毒性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混合物的生物毒性可能大于混合物中各单体的生物毒性之和,因此对于混合物的毒性预测及评价是环境毒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用于混合物联合毒性的评价模型主要有联合作用指数法、剂量加和模型(DA)和独立作用模型(IA),但各个模型均有独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难以纳入统一的模型体系。联合作用指数法多用于二元混合物联合作用评价,但具体模型的选择往往影响结论的一致性;DA和IA模型多用于混合物联合作用的评价而不是毒性的预测,但由于许多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DA和IA模型的选用还主要基于经验。为此很有必要在深入分析现有模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探索改进多元混合物毒性作用评价与预测方法的途径。在各种生物毒性测试方法中,发光细菌检测法具有分析周期短、操作简单易行、测试结果与利用鱼、原生动物等高等生物测试相吻合等优点,从而在环境样品的生物毒性检测中得到广泛采用,为此也是本研究拟采用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但是,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检测的灵敏性和重现性往往受测试环境,尤其是测试菌悬液状态的影响,因此也有必要开展测试方法优化的研究。针对上述问题与需求,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首先开展了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选择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作为测试菌,重点研究了Q67菌培养条件、生长阶段、菌密度对生物毒性测试的灵敏度、重现性的影响,确立了测试条件的控制方法。运用优化的Q67菌生物毒性检测法,针对一组典型的化学物质建立二元混合物体系,分析了毒性单位法(TU)的局限性,基于混合物联合作用定义,提出了改进的非线性TU'模型,并验证了TU'模型的实用性,建立了预测环境样品联合作用方式的计算方法;在分析单一化学物、二元和多元混合物的剂量反应关系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剂量加和作用预测的DA模型,提出了可判断DA模型适用性的特征参数,为混合物毒性评价及预测统一模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提高发光细菌急性生物毒性测试灵敏度和重现性为目的,选择q67淡水发光细菌,研究了细菌培养时间和菌种储存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ph、相对发光值rlu、菌密度d600的同步检测,发现菌密度是影响生物毒性结果的主要因素。对q67菌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不同储存时间的菌液,菌密度相同的q67菌悬液均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同一阶段。对于包含重金属和有机物在内的5种已知化学物和3种工业废水,在控制d600=2.0的条件下毒性反应最灵敏(获得最大毒性检测值),且重现性良好,d600大于或小于2.0的条件下,毒性反应要么不灵敏,要么出现强烈的刺激发光现象。由此确立以d600=2.0作为菌液密度的控制指标,且用于后续的研究工作。(2)以混合物生物毒性的准确评价为目的,研究了混合物联合作用评价的改进方法。结合5种已知化学物q67急性毒性检测与分析,选择联合作用指数法的基础模型—毒性单位法(tu)对剂量效应曲线形状不同的物质构成的二元混合物进行联合作用评价,发现tu模型只适用于剂量效应关系接近于直线的物质的情况。基于混合物联合作用定义,选取毒性效应为基准,对tu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非线性tu'模型),适用于多组分混合物的联合作用评价。结合一元、二元生物毒性结果及tu'模型对二元混合物联合作用的评价,建立了预测多元混合物联合作用方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单一物质的剂量效应曲线反映了化学物质与q67之间的毒性作用模式,剂量效应曲线类型不同的物质之间易出现拮抗或协同作用;建立的预测混合物联合作用方式的计算方法可准确预测五元混合物毒性作用方式,是一种实用的混合物联合作用评价方法。(3)以剂量加和模型(da模型)适用范围的正确确定为目的,研究了模型的判别指标。结合5种已知化学物及其二元和多元混合物的q67急性毒性检测结果,分析了da和ia模型的适用范围,判明ia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混合物毒性,但da模型的预测结果偏差明显。对已知化学物的剂量效应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发现相同毒性单位的物质的毒性效应的接近程度与计量效应曲线的特征参数k·ecx密切相关,只有当k·ecx值(ecx为抑制率为x%时的物质有效浓度,k为剂量效应方程导函数在浓度为ecx时的值)基本相同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才接近,即化学物质可以在混合物中进行等毒性替代。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均证实了k·ecx作为判别指标的适用性。当混合物中含有k·ecx远大于其余组分的物质时,da模型会高估混合物的毒性,反之则会低估混合物的毒性。只有当混和物各组分的k·ECx差异不大时,DA模型才能对混合物的毒性做出准确的预测。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混合毒性评价与预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刘然[9]2009年在《硝基苯类化合物对斜生栅藻和大型溞联合毒性作用对比及QSAR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硝基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染料、医药、农药、橡胶、香料及有机合成等化学工业上应用广泛。但是,硝基苯类化合物是高毒性物质,且具有致突变性。国内外已将此类污染物列入了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因此,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的生物毒性对于探讨其致毒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OECD标准方法,测定了19种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48h急性毒性。应用E_(LUMO)、E_(HOMO)、S_(VdW)、∑σ~-和lg_(KOW)等参数对毒性数据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研究,建立了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的模型。结果表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受试生物的毒性与生物分子发生电子转移等反应为主要毒性作用机制,而且因为生物分子脂含量不同,硝基苯类化合物对两种生物的毒性作用机理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单一化合物毒性测定基础上,采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以及混合毒性指数法(MTI)评价了24组硝基苯类化合物二元混合物对大型湲和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作用,评价结果表明:硝基苯类化合物二元混合物在对栅藻作用时,作用类型以相加作用为主;在对大型溞作用时,部分作用类型为弱的协同作用。采用ΔE_(mix)、lgK_(OW,mix)和S_(VdW,mix)对24组硝基苯类化合物二元混合物对大型溞和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方程的相关性较好(R=0.914,0.906),说明对于不同毒性配比的硝基苯类二元混合物的毒性,利用混合参数这一概念可以建立起准确度较高的联合毒性模型。

孙欣[10]2016年在《有机弱酸碱类污染物与重金属镉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是评价水质生态风险的重要指标,但环境中的污染物基本都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出现,因此只测定和评价单一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污染物的联合毒性进行测定和评价很有必要。本文以大型溞为受试生物,测定了重金属镉与有机弱酸碱类化合物(11种苯酚类化合物和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在单一毒性的基础上又测定了11种苯酚类化合物和9种苯胺类化合物与镉在不同浓度(0.2IC_50、0.5IC_50、0.8IC_50)配比下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同时采用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镉与有机弱酸碱类污染物的二元混合体系对大型溞的联合作用进行评价。该研究对于阐释污染物的复合污染行为和生物毒性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环境中复合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的诊断和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从单一毒性结果可以得出:重金属镉的单一毒性数据为:log1/IC_50=4.14,苯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与其取代基的位置、取代基的个数以及取代基的种类都有关系。从联合毒性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同类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中,联合毒性的强弱与混合体系中组分的浓度有关,镉在不同配比下与苯酚类、苯胺类化合物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一般随着混合物中镉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不同配比下,苯酚类化合物和镉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而苯胺类化合物与不同浓度的镉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对大型溞的联合作用多表现为拮抗作用,其次表现为相加作用。采用叁种方法对得到的联合毒性数据评价后发现:毒性单位法和相加指数法有较好的一致性,混合毒性指数法在少数复合体系的联合毒性评价结果上与另外两种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叁种评价方法的作用方式界定范围不同,并且混合毒性指数法没有采用近似分析,评价标准的划分上较其它两种方法也更为详细。

参考文献:

[1]. Cu、Zn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D]. 张栩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 苯胺、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D]. 苏丽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3]. 部分取代芳烃与重金属对发光菌联合毒性及构效关系研究[D]. 苏丽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 部分取代苯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研究[D]. 翟丽华. 郑州大学. 2003

[5]. 苯酚与苯胺衍生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J]. 莫凌云, 刘树深, 刘海玲.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6]. 苯类化学品对典型海洋浮游生物的毒性研究[D]. 高会. 大连海事大学. 2006

[7]. 工业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发光细菌法检测研究[D]. 钱骁. 青岛理工大学. 2013

[8]. 基于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检测的混合毒性评价及预测研究[D]. 王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9]. 硝基苯类化合物对斜生栅藻和大型溞联合毒性作用对比及QSAR研究[D]. 刘然. 北京化工大学. 2009

[10]. 有机弱酸碱类污染物与重金属镉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研究[D]. 孙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苯胺、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