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注意论文,大开发论文,对策论文,环境问题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背景。西部地区以能源、矿产和生物、旅游等资源最具优势,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演变加之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导致西部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江河断流、草原退化、水土资源不匹配等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相互交错,互为因果,治理难度大;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加快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都必然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系统,污染环境。如西部现有的大量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将要发展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西部位于我国江河源区和地形第一阶梯,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通过大气环境和江河的水气循环,影响我国中、东部江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堪称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心腹之患”。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西部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挑战
1、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总体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自然生态极端脆弱,西北的主要症结在于干旱,西南的问题在于喀斯特和多山。中国四大生态脆弱带,即高寒、沙漠、黄土、喀斯特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成果表明,西部绝大部分省区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中宁夏、西藏、青海、甘肃和贵州是全国生态最脆弱的五个省区。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普遍脆弱、局部改善、总体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沙尘暴频发等,表明生态环境恶化已经非常严重,而且恶化势头还在不断加剧。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沙化面积占全国的99%,草原“三化”面积(退化、沙化、盐碱化)占全国的93.2%。>25°坡耕地占全国的70%,石漠化面积占全国绝大部分。
2、生态危机严重,生态系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在全球变化的自然背景下,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打破了生态平衡,使西部生态系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生态危机严重。
(1)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如滥垦荒地、滥砍乱伐森林、超载过牧、滥挖乱采矿产,破坏了植被,加速了环境退化,生态恶化形势严峻。如许多牧区以单纯追求牲畜头数为主要目标,不顾草场载畜量,造成严重的超载过牧,导致草场退化,环境遭到破坏。青海省玛多县在70年代号称“全国首富县”,人均牲畜头数曾经超过100头。超载过牧的结果使草场退化和牲畜头数大减,目前该县已经沦为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还有一些地区掠夺性地开发黄金、虫草,盗猎珍稀野生动物,严重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2)草场退化,鼠害肆虐,畜牧业水平降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草场覆被率急剧下降;优良牧草减少,毒杂草增加;草原生产力下降(产草量、草场载畜量和单位牲畜质量下降);草原鼠类的天敌鹰和黄鼠狼等被不法分子猎杀或被鼠药毒死,鼠类种群急剧扩张,食物链遭到破坏,高原鼠兔、鼢鼠、田鼠数量剧增,危害加大;灭鼠难度大,投入不足。鼠害对草场造成了严重破坏。
(3)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面积逐年增多。上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加之气候等原因,导致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和沙化十分普遍,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逐年增多,不仅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危及着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4)水位下降,江河断流,湖泊干枯,缺水严重,自然灾害增多。全球气候变干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一些河流断流,许多湖泊干枯;雪灾、旱灾、风沙等灾害加剧,对人畜及社会经济危害严重;防灾抗灾能力低下。西北地区干旱缺水,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子。过去长期以来,黄河因缺乏全流域统一管理,上、中、下游没有形成利益互补的补偿机制,沿岸地区用水严重超载,导致黄河断流时间越来越长。西南地区江河源头生态保护林破坏严重,诱发了长江流域98特大洪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种隐患的存在,威胁中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西南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制约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是扶贫攻坚的难点地区。
3、重化工业城市和矿业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西部地区是资源型产业结构,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中能源、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西部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型环境污染将会进一步加重;西部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将会出现一大批中小城市,它们将进一步加重西部城市型污染的程度,由于这些城市更广阔地散布于广大农村,将可能对西部农村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究其原因,一是西部资源密集型工业结构;二是西部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三是较低技术水平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四是环境管理中责权利关系界定不清,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没有内部化,执法不严,管理不善造成的。
4、大型资源开发造成开发区及其周围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传统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系统,污染环境。西部有许多资源富集的区域,资源开发规模不断增大,有些已经成为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以及环境管理中责、权、利关系界定不清等原因,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而且还对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如陕甘宁油气田、柴达木盆地、陇南铅锌矿、云南兰坪铅锌矿、阿尔泰金矿等资源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5、社会经济发展严重相对滞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处于两难境地
(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虽然总面积688万Km[2],占全国总面积71.7%,2000年西部地区总人口3.5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1%,但整个西部地区GDP、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仅分别占全国的17.1%、23.1%和11.36%。在经历2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后,全国社会经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而西部地区则处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以传统的基础产业、资源开发产业为主体。没有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大量的初级能源、原材料进入市场,主导功能不明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较弱。尽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由于运输距离长,开发条件差,又面临加入WTO的严峻挑战,资源优势正在被逐渐削弱。
(2)人口压力大,文化素质低。人口的高速增长给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从1978-1998年的人口变动情况来看,西部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14.58%,高出东部地区2.48个千分点。由于“人口分母效应”和自然资源的相对“无增长”,加剧了人口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以贵州省为例,1952年该省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13ha,由于人口增长快,1978年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07ha,1997年下降到0.05ha。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整体较低,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较高,特别是女性文盲率更高。2000年西部地区的西藏文盲率为32.5%,青海为18%,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7%)。西部就业人口接受培训的比例为3.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千分点。
(3)西部农牧区社会发展阶段滞后,分散的居住方式对生态环境施加巨大压力。西部农村和牧区尤其是青藏高寒牧区,多处于农牧业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十分落后,相当数量的牧民过着靠天放牧的游牧生活;生态环境退化导致生态“难民”不断增多,后果严重;由于牧民居住极为分散,牧区聚落建设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影响牧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于分散的牧民聚落和放牧形式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压力,对草场破坏力强。
6、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不足
西部交通、通讯、电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技等基础设施滞后,缺电、缺水、缺路以及缺医少药状况普遍存在;草原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严重不足,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西部十省区的铁路里程1.4325万km,占全国的24.7%,路网密度为26km/百k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公路里程41.74万km,占全国的30.9%,公路密度为7km/百km[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高等级公路占本区公路6.7%;西部拥有各类机场41个,占全国的33.4%。2000年东、中、西三大地带邮电业务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62.8%、23.2%和14.0%;2000年东、中、西三大地带电话用户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6.5%、28.9%和14.6%。
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与任务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得机遇
西部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处于两难境地,光靠西部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下世纪的艰苦努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战略重点”之一,要加大长江、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实施力度。要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进一步强调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西部生态建设的难得机遇。
(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战略任务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目前,西部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扩展趋势,将严重影响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安定团结。所以,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突破水资源短缺瓶颈,二是恢复植被,根治水土流失,三是遏止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展,四是高度重视生态脆弱区(生态危急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五是加强工矿城市和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
1、突破水资源短缺瓶颈
水是西部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条件。目前西部地区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西部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平原和垦地中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甚至几十mm,而蒸发量很高,生态需水量很大,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少;在西南地区,尽管年降水量很高,但由于山高谷深,水资源利用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大水漫灌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但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且还带来了土地次生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例如,新疆农田灌溉渠系水有效利用率小于0.4,农业毛灌溉用水量达15000m[3]/ha,高出作物实际需求量1倍多。超量灌溉又带来次生盐渍化,盐化土地占耕地面积的35%,因盐化弃耕面积达666.7ha,几乎相当于历史开垦面积。
流域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经济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如石羊河下游民勤盆地:20世纪50年代来水量5.8亿m[3],20世纪90年代年来水量下降到1.7亿m[3],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升高,致使2万多ha农田弃耕,7万多人、12余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居延海20世纪40年代水面为120km[2],20世纪90年代全部干涸,造成近40万ha胡杨林的全部死亡。
2、保护和恢复植被,根治水土流失
人口持续增长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使得西部地区的植被锐减,西北地区的平均森林覆盖率为5%,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例如,陕西水土流失面积13.75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每年输沙量9.2亿t,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1/5,其中入黄河泥沙达8亿t,全省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氮、磷、钾养分500多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流失区内群众生活的贫困,而且威胁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成为1998年长江发生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3、遏制土地沙漠化、石漠化的扩展
荒漠化是我国西部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土地生产力的加速衰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2.2万km[2],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新疆104.4万km[2],内蒙古65.9万km[2],西藏43.6万km[2]。土地沙漠化的总体趋势是“局部逆转,整体扩大”,例如,我国沙漠化的扩展速率为:50-60年代平均每年1560km[2];70-80年代2100km[2];90年2460km[2]。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10[10]元,相当于西北五省区1996年财政总收入的3倍。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目前贵州省石漠化面积已达5万Km[2],广西4.7万Km[2],再加上云南及其周边地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正在以平均每年约2500Km[2]的速度扩展,其发展速度及危害甚至超过西北的沙漠化。
上述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等荒漠化现象加深了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近1/2生活在荒漠化地区。人类的不合理经济行为,如滥垦、滥牧、滥采、滥伐、滥用是导致土地荒漠化最主要影响因素。
4、高度重视生态脆弱区(生态危急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
西部有许多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和许多国内外河流的发源地,是江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是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是人类共同的自然财富和生命禁区人类文明的宝库;由于西部地区自然生态十分脆弱、敏感,环境承载力和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有限,生态脆弱区的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十分严重的,在短时间难于恢复。因此,西部生态脆弱区如江河源区、农牧交错带、绿洲的高山“固体水库”等地区,也往往成了生态破坏的重灾区或生态危急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脆弱区(生态危急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加大保护力度。否则将危及西部和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5、加强工矿城市和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
根据我们对近几十年西部生态——经济演变态势的研究结果,西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重工业城市和矿业城市既是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也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有些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治理目标和方案,有效治理西部大城市、重工业城市和矿业城市的环境污染,确保西部大开发目标的实现。
三、西部生态建设的战略措施
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是根治长江、黄河流域水旱灾害的治本之策。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不仅使西部地区生产力严重衰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而且导致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泊和水库不断淤积抬高、水患加重。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同时,还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缩小东西部差距,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江泽民同志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会落空。”中国西部地处我国两大江河——长江和黄河的上游,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对两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所以,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列为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要前提和首要任务,也是跨世纪战略的重要目标。
(一)西部生态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是脆弱生态环境与不合理人类活动的综合结果,因此,在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必须打破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首先考虑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把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与经济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
1、三大效益统一原则
生态建设必须与扶贫攻坚、产业开发、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采取任何一项生态建设措施之前,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是否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只有保证粮食和资金足额到位,退耕还林还草才能顺利实施。还林还草以后又必须和林业、牧业的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生态建设的目标才不至于落空。
2、因地制宜原则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区间生态环境差异很大,所以,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认真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例如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草原地带,部分为半湿润森林草原地带,退耕后应以种草为主,只有少量沟谷、阴坡适宜造林。
3、生态补偿原则
一方面要求西部的企业和居民在搞好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对生态环境的损失做出经济上的补偿;另一方面,对于长江和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生态建设付出的代价,中下游受益地区应该适当地分担。只有把生态建设的经济外部性成本内部化,才能保证公平,保证中上游地区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措施
西部生态建设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效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在实施西部生态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总体规划,对于生态建设的方向、目标、步骤和措施要进行科学论证,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全国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西部发展阶段和环境状况,以及区域生态经济分异特点,制定本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治理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指导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先行试点,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2、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
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人口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认真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建设用水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是突破水资源短缺的瓶颈。要加大节水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理顺水资源价格,采用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途径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用水。
4、抓好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要按照科学方法,做好经济、技术论证,按规划立项,严格按国家颁布的标准组织设计的施工。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不同经济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投标。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引入工程监理制度,定期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加强西部大型资源开发区资源与环境的产权管理,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5、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措施
西部生态建设必须标本兼治,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生态建设人才的培养,鼓励科研院所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围绕关键问题组织科研攻关。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为各地区制定规划、设计工程等技术服务。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办好各类试验示范区。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推广适用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技术。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6、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和利益补偿机制
为了使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资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做出长期安排,把生态建设资金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银行要增加用于生态建设的贷款,并适当延长贷款偿还期限。国外长期低息贷款和赠款要优先考虑安排生态建设项目。
其次,要研究制订一些政策措施,鼓励民间投资进入西部生态建设,在坚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有偿出让荒山使用权,鼓励和扶持企业和个人在荒山上发展经济林木,创办绿色产业。地方政府对投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第三,要实行全流域统一管理,建立上、中、下游利益互补的补偿机制。根据环境经济学原理,河流是全流域人民的公共财产,大家共同享有对该河流资源与环境利用、保护和治理的权利和责任;一个流域的上、中、下游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不断运动变化和演替的有机的生态经济系统,上、中、下游任一部分的变化都将引起其它部分的响应,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系统整体功能的好坏并不取决于上、中、下游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取决于各部分相互关系协调的状态或水平。我国长期实行按行政区划组织流域经济,调配流域资源。上、中、下游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牺牲生态效益,没有形成利益互补的补偿机制,全流域缺乏统一管理,这种做法分割了上、中、下游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和有机整体性,违背了客观规律,上、中、下游各自为政,抢占资源、破坏环境的事件经常发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陷入了恶性循环的不良状态,人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一个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必须统一筹划、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实现全流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于江河源区和上游的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危及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可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是西部地区的事情,更是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事情。
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彻底转变观念,摈弃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按流域配置资源,组织生态环境建设,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上、中、下游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补偿机制,组建权威性的全流域统一的资源配置与环境利用、保护和管理机构,综合协调、处理全流域资源开发与保护及环境治理和管理事宜;有关部门要及早制订科学的全流域上、中、下游利益补偿、责任共担的定量核算方法;财税部门要研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上、中、下游利益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方案、操作规程和配套政策,把中下游地区每年因环境恶化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的一部分。预先转移支付到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事墟溯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全国人大要制订促进流域上、中、下游利益补偿、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把全流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从法律上保障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良性发展,以及上、中、下游相互协调和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西部大开发论文; 生态破坏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生态补偿论文; 全球环境问题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论文; 生态学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