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饱到富足:小康社会理论的起源与发展_小康社会论文

从温饱到富足:小康社会理论的起源与发展_小康社会论文

从温饱到富足——小康社会理论的源流及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源流论文,小康社会论文,温饱论文,富足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09(2003)02-0001-0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意义深远的一次大会。这次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制了今后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辟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是全党全国新世纪新阶段的行动指南。

一、邓小平是小康社会理论的奠基人

小康一词,古已有之。但是,用“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来表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则是邓小平同志的创新和发明。有些学者认为,小康社会的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产生了,理由是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记载。另一个说法是,《礼记·礼运》篇中“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等语,就是小康社会的写照。对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作些解释。

《诗经》中“汔可小康”一语,意思是说希望能够过上小康那样的生活,很难说是想要建设一个理想中的小康社会。至于《礼记·礼运》篇中的描述,则是儒家鼓吹的世袭封建宗法制度,与邓小平同志小康社会的概念没有继承关系。在中国民间传统概念里,小康一词通常是指比较宽裕的家庭生活状态,所谓“家道小康”、“小康之家”、“小富即安”,指的就是这种生活状态。《现代汉语词典》对“小康”的解释是:“指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这种解释是和我国民间的传统认识相吻合的。邓小平同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借用了小康的基本含义,赋予其新的内容,逐步建立了小康社会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同志使用小康社会这个概念绝不是灵机一动,随便说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从一开始就是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上下情绪高涨,希望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当时的提法是“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邓小平同志经过调查研究,认为不太现实。但是已经夸了大口,只好又改口,(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原文是“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又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至于改成什么,邓小平同志思考了很久。1979年3月,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使用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新提法,并说“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164。)。同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再次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这是邓小平同志第一次使用“小康”这个概念。从那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多种场合反复宣传使用这个概念,有时叫“小康社会”,有时叫“小康水平”,但其含义和“小康之家”都是一样的。例如:“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三卷,54。)又如:“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7。)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选择小康社会这个概念,现在看来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第一,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小康社会是一种比较宽裕但又不很富裕的生活状态,按邓小平同志的说法,“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9。)这和我国当时确定的翻两番的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符合中国人民的传统心理。小康生活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共同追求,小康的概念久为人知,很容易被群众接受,具有较强的号召力,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第三,具有中国特色。小康社会是个概括力很强又极富表现力的概念,短短四个字就把我们几十年要干的事全部概括进去了,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充分展现出来了,简洁、生动、形象。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化为一个通俗易懂的概念,这正是邓小平同志的智慧所在。

小康社会这个概念确立起来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发展是硬道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改革是一场革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必须稳定”、“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2-64;79;81;157;201;284;288;377。)等等,使小康社会这个概念逐渐丰满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邓小平同志是小康社会理论的奠基人,这是不容质疑的。

二、从温饱到富足是小康社会理论的本质追求

小康社会虽然被称为“社会”,其实它并不是一种社会,也就是说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因为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这个社会阶段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单地讲,小康社会就是小康水平,邓小平同志本人也多次使用“小康水平”这个词,不过这里讲的不是单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而是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其所表达的内容体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或目标状态。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小康社会理论的倡导者,而且是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的直接推动者。为了消灭贫穷,解决温饱,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从1981年开始,我们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宏愿。对于这个阶段性成果,我们可以给它一个称呼,叫做“温饱型小康”。之所以称为“温饱型小康”,一是基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小康社会的设想,即解决温饱问题,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二是根据江泽民同志“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样一个分析;三是根据我国人民现在的实际生活水平。人均八百美元这个概念讲的是国民生产总值,而不是可支配收入,扣除各种因素后,能够用于家庭消费的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月平均约为人民币500元,农民只有120元,全国平均约260元。此外,农村还有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有2000万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而且还有更多的人温饱问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我们把现阶段的小康称做“温饱型小康”,仅是就平均水平而言。

和其他事物一样,小康社会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这种变化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连续性表现为量的增加,阶段性体现质的飞跃。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从温饱走向富足,才是小康社会理论的本质追求。邓小平同志设想,在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争取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使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4-225。)1989年6月,邓小平同志向中央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2。)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21世纪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庄严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集中全党智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对于这个我们在新世纪头二十年需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江泽民同志预言,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综合国力将明显增强,家庭财产将普遍增加,人民将会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十六大报告关于未来小康社会的设想,与邓小平同志小康社会理论一脉相承。可以预料,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一个富足型的小康社会必将展现在中国和世界人民面前。

三、十六大报告对小康社会理论的新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项历史工程也必然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认真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了当代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不仅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完成了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设计工作。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就是这一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

十六大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其中许多论断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性。本文认为报告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引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中,弘扬了小康社会理论的基本精神。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目标是到二十世纪末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而对于进入新世纪后怎样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小平同志虽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但没有继续使用小康的概念。这并非小平同志的疏忽,而是小平同志认为,21世纪应是超越小康、追赶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国民生产总值进入世界前列的世纪。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认为小康社会还需要有一个巩固和发展的阶段,大约需要二十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与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思想路线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坚决做到“四个必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四个必须”既是新世纪新阶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这“四个必须”是: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第三,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主体作出了新的论断。报告在进一步肯定“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的同时,摒弃了长期纠缠不休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姓“资”姓“社”的争论,明确作出了“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论断,同时提出了“团结、鼓励、保护、表彰”的八字方针,号召全社会“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四,指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智力保证。报告说: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类”。这一系列富有新意而又充满激情的观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型劳动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

第五,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三项基本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贵在“全面”,不是单项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此相对应,作为社会文明三个组成部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必须共同进步,社会文明才能协调发展。政治文明是近几年江泽民同志谈得较多的话题之一,但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且写入党章,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过去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讲政治文明,并不是说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民主、法制、党建都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都抓得比较紧,但也有缺陷,因为政治文明不光是这些东西,政治文明是个系统。社会文明三大系统我们只抓了两个,显得不够协调。相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言,政治文明具有统帅作用、指导作用和保证作用,不讲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然受到影响,甚至会畸形发展。十六大把政治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小康社会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六,生态文明受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较大,这里面涉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比较复杂。人类要生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要发展,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实现工业化,从历史上看,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往往是破坏环境的过程。我们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但信息化毕竟代替不了工业化。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个提法非常全面,具有创新意义,是我们处理生态问题的基本准则。

仔细研读十六大报告,深感报告处处体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观。在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等问题上,报告在更宽的层面上和更深的领域里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进行了全面延伸。报告所展现的众多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标签:;  ;  ;  ;  ;  ;  ;  ;  ;  ;  

从温饱到富足:小康社会理论的起源与发展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