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王军霞

浅谈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王军霞

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办事处杭州路中学 266700

摘 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会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的描述与分析,说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合理分组 合作过程 合理评价 学习内容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配角,同时也难以达到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能力、性格诸多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因此,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在英语教学中,我尝试着将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更新了讲课模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交际化。经过多年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组合,做好培训

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或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性格、特长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合理、优化组合后,由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做好准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

1.合理分组。我将学生按其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乃至家庭背景等因素,混合分成四人一组,让每个组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具有同样的竟争力。

2.分工协作。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各一名,采用轮班制,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合作学习活动;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

3.策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备课时,要明确分组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精心策划分组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等,准备分组活动的工具材料。课前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4.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也就是说,对于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每个成员应该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本组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也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

5.评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6.恰当利用竞争机制。“竞争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成绩的手段之一,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因此,将竞争机制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更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合作准备课前发言。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是课堂常用形式,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容易流于形式。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适当地提出“Free talk”的主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让学习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学生或小组组员集体表演等形式进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

2.合作预习新课。教师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让小组同学根据要求查阅生词、预习对话或课文及语法要点,经小组讨论,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评,逐一解决疑点,由于是小组合作,教师有时还可以提出难度稍高的预习要求。例如,在教学Shall we go to the zoo?这一单元时,我要求学生预习时做到:(1)准备有关动物图片,查阅动物的英文名称,并用英语描述其中两种动物的外形及习性等;(2)预习课文、查阅生词、理解文章意思,并将疑难点做一份笔记;(3)讨论回答Do you think it is good for animals to stay in cages? Why or why not? 几乎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图片,并写出了较为完整的动物介绍,对动物住在笼子里是好是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课上得轻松,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而且能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合作表演对话。学生学完一段对话后,一般要求他们角色表演。如果单纯地照本宣读,易使人感到乏味,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进行这一活动的关键是教师不能布置任务后马上进行,应让学生有时间准备,最后从读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出最佳小组。

4.合作归纳知识。在导入对话或课文后,笔者经常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某一语言结构的功能或用法。如在教学“Making suggestions”这一日常交际用语时,我让学生归纳总结提出建议的句子及其回答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小组讨论后发现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们的回答也有很多种。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句型中动词的形式,学生对于经过自己思考归纳出的知识印象更深,记忆更牢。

5.合作完成作业。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力求作业多样化。如听写单词句子、写英语小作文、与外国朋友通信、阅读英文书籍、表演对话、制作英文贺卡、编辑英语小报等。这些作业可以独立完成,但小组合作完成的效果更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分享了成功的喜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发现课改前后学生在运用语言能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与他人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不断地改进的完善。总体来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论文作者:王军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王军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