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文_赵威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文_赵威

(哈尔滨市阿城电业局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推动着各个行业的进步的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力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应用能源,满足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由电力带动控制的工厂、农业、家电、办公等领域应用,已经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传统电力传输水平,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进步与发展,多线路电力系统不断发展与更新,只有全面引进新技术、创新传输领域,才能满足更加复杂化的社会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渗透于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改变了电力系统人为操作的电力设备应用局面,实现了智能化发展,还提供了实时仿真的技术支持,使得电力系统在整体运行上的面貌都迎来了质的改变。

1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

1.1高度信息化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是紧密关联的,其发展水平与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只有信息化更新发展了,才能进一步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高度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先进的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和数字化处理系统三个主要方面。高度的信息化使电气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处理,形成了有数据依据的后台支撑,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电气自动化发展进程中占据很大的作用,简化了操作环节、节省了操作时间。

1.2易于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便于操作与控制,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所以能够快速推广与应用,还与其易于控制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生产型行业各种设备要想提高生产能力,则需要提升设备运行速度,扩大生产、提高效率,电气自动化领域在市场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全面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满足大生产需要,在自身技术含量上有了全面的扩展。IE控制平台实现广泛普遍的应用,通过总线对马达、变压器、相关设备等连接起来,能够一键操作,使设备快速运转,这就使得在操作过程中更易于控制与操作,是传统人力操作所不能及的。

1.3易于维护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Internet的发展紧密联系,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完成快速更新与识别,大大提高了灵活度,对电气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检测,及时做出分析,根据不同故障点,形成处理意见,大大提高了机器运转的效能,电气自动化较以往传统技术相比,更易于维护与管理。

2电气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划分成两个类型,首先是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应用,其次是PLC方面的应用。然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其它行业领域的技术一样,具备自身的核心技术支持,而这两个类型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说是其核心技术支持,同时该技术也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可以说,电力系统能够具备自动化配电功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对于供电变电过程,还是输电配电的过程,计算机技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计算机技术里有一门技术叫做电网调节,该技术可以为我国电力系统采集数据信息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并且担负对各个地区、省份、区县不同级别的电力系统实现自动调动,进而对数据资料实行存储和处理。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才能够把我国的电力设施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且提升了国家电力系统的监控能力。计算机技术和继电接触操作技术互相协作后,就产生了PLC技术,它的储存设备采取了可编程序,以此来实行内部储存的操作、计算、记录等命令。PLC技术近些年来被普遍使用到电力系统智能化的过程中,能够弥补以往的控制系统中稳定性差、线控方式复杂、能量消耗高等缺陷。PLC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采取,数据的储存处理,具备顺序排列、表单查询、数学计算、信息传递、数据传送等功能。此外,PLC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通过逻辑来操控电力工程中的开启闭合,传输点数的延展可以任意增加,上限可以达到上万,而且都可以通过逻辑语言来进行自动化操作,以此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工成本,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改善电力企业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系统领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

3.1计算机技术运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主要包括电网调动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

3.1.1电网调动技术

电网调动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完整信息收集工作,还能对国内各级别电网实施自主调动,使得国家整体电位设备有效结合,是对电力系统工作进行监控的有效技术。在电网中的服务器、显示器、变电站终端设备以及打印设备等都连接在专用广域网内,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实施统一调配控制。

3.1.2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一般包括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首先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方面,因其具备非线性的性质而实现了网络从m维空间到n维空间的非线性映射,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同时具备并行处理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为数据的精准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其次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可以准确及时地辨认电力系统的紧急状态或者警告,并提供紧急处理措施,隔离故障部位,使得配电系统自动化正常运行。最后,在线性最优控制技术方面,在线性最优理论指导下,借助最优励磁控制手段减少电力系统运行中远距离电力运输发生的损耗,进而实现电力利用的高效化。

3.2 PLC控制技术运用

PLC控制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指令进行自动编程,自动记录信息与预算,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耗能。而具体而言,PLC控制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该技术对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转换以及数据传递等都有较高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一些柔性操作智能化控制。(2)该技术可以控制系统的单独模块相关信息,并对信息总线实现通信连接,进而做到电力系统运行的顺序控制,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协调化。(3)该技术能够实现模拟闭环控制功能,对系统各个环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调节。同时,还能进行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D/A转换、A/D转换),持续控制系统的压力、温度以及流量。(4)该技术可以实现输入与输出信号的通电,也可以进行断开控制,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自动化,其中机床电气控制与电梯运行控制也是这一技术的运用结果。

3.3实时仿真系统的运用

在电力系统中,数字模拟仿真系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可以帮助科研人员采用多种电气装置进行实验测试,输出大量可供参考与利用的实验数据。同时,也可以进行有效监控。因此,实时仿真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体现在为其创造了优良的实验环境与条件,对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技术操作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4其它技术运用

在供电可靠性这一关注点日益敏感的背景下,dfacts技术和facts技术都受到重视,其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供电质量及其稳定性。其中,dfacts技术为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运行的全过程监控,及时解决供电质量问题。而facts技术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能够在输电系统的某些关键部位应用综合功能或者单独功能的电子装置,实现电抗或者电压这些输电参数的有效控制,保障输电高效性与可靠性。

结束语

技术发展推动了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自动化技术使电力控制、操作、处理更加简便易行,只有不断汲取先进技术,积累丰富经验,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电力系统技术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杰.试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江西建材,2016,(04):236-237.

[2]郑道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J].电子制作,2014,(13):202-203.

[3]潘建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3,(17):131-132.

论文作者:赵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文_赵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