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核电虹吸井屋面框架梁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_曹进京

某核电虹吸井屋面框架梁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_曹进京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摘要:混凝土裂缝是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故需要对裂缝成因进行全方面分析,确定裂缝形成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本文针对KC虹吸井屋面大跨度梁出现裂缝后,从施工方面、设计方面多角度、全方面进行剖析,最终采用排除法推定裂缝成因并确定可行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大跨度

一、KC虹吸井屋面框架梁施工介绍及评价

1、结构构件介绍

屋面梁截面尺寸为1m×1.8m,跨度为18m,板厚0.3m,属于大跨度T梁,共两跨;混凝土设计标号C55P10;截面配筋:箍筋φ12@100/200(6);主筋12 32(10/2)、12 32(2/10);构造筋:G14 16。

2、施工过程介绍

1)施工方案情况:虹吸井+0.5m梁板施工前,HXCC编制了《9KC+0.5m屋面梁、板模板施工方案》(2017年8月28日发布)、《9KC+0.5m屋面梁、板混凝土施工方案》(2017年9月1日发布)、《9KC+0.5m屋面梁、板模板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方案》(2017年9月7日发布)以及ITP《9KC+0.5m屋面梁、板施工》(2017年9月20日开启)。由于屋面梁板模板支撑最高达到24.2m,属于超过一定规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A类分部分项工程范围,《9KC+0.5m屋面梁、板模板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按照程序要求编制并组织专家评审后,按照评审意见完成修改,2017年08月09日提交CZEC审查,于2017年8月28日发布实施。

2)施工工序情况:测量放线→支撑安装→龙骨、胶合板铺设→测量放线、标高控制→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支撑系统拆除。

KC虹吸井+0.5m板支撑按照《9KC+0.5m屋面梁、板模板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对于屋面框架梁采用脚手架钢管进行支撑,钢管间距500mm,架体与周边塔架之间采用钢管连接成整体,整个架体按照方案设置剪刀撑,架体周边设置连墙件。梁板模板支撑体系经过联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屋面梁起拱情况:KC虹吸井+0.5m梁板模板安装前,在方案、技术交底中明确了屋面梁、板起拱高度为40mm,满足混凝土施工规范1/1000~3/1000(18mm~54mm)的要求,现场严格按此进行施工、验收。考虑到屋面梁起拱高度为40mm,屋面梁的钢筋随之起拱,查看屋面梁钢筋料单底部钢筋,1a=6000mm,lb=11950mm,lc=8000mm,ld=11950mm,1e=5000mm,钢筋lb=11950mm,ld=11950mm按起拱高度40mm理论计算,起拱后的钢筋长度lb=11950.357mm,ld=11950.357mm,钢筋采用直锚钢筋机械连接,起拱前后钢筋锚固长度基本无变化,直锚长度2700mm,锚固长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27d=27*32=864mm。

4)混凝土配合比情况:屋面梁板混凝土根据设计变更通知单《关于KC/KD与GL接口及部分设计说明的修改》要求为C55P10,配合比于2016年7月12日提交CZEC审查,2016年07月15日批复。配合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各材料质量均通过检测合格,配合比的各指标,如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砂率、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混凝土浇注记录情况:混凝土浇筑/2018-2-9;混凝土养护/2018-2-10~2018-2-27;混凝土拆模/20018-3-10,10d龄期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63.7MPa),28d龄期试块强度(73.5MPa)。

3、施工过程评价:KC虹吸井+0.5m梁板施工(包括测量放线、支撑系统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方案及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监理全场参与,施工过程受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屋面梁设计评价

梁裂缝产生后,CZEC及时组织设代、监理现场查看,并与设计单位反馈裂缝基本情况,经设计院重新校核,结构设计无论是承载力还是正常使用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不存在问题。

三、裂缝分布情况介绍

在观测期内,1~5道梁的目前裂缝已基本稳定,第6、7道梁的裂缝数量还在有所增加。通过观测,很多裂缝均超过设计允许值(0.2mm)。梁板共发现裂缝473条,裂缝长度(0.1m~1.5m)、宽度(0.05mm~0.35mm)、深度(0.05m~0.15m),选了80条裂缝进行观测,其中裂缝宽度>0.2mm裂缝35条。

梁板裂缝总体上集中东西侧屋面框架梁第1~5道跨中区域,跨中区域有洞口,且裂缝主要集中在梁侧面下部及底部受拉区域,成垂直状,大部分呈下宽上窄的型式。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结构实体检验要求,对KC虹吸井+0.5m梁板进行结构实体检验,+0.5m梁板混凝土回弹检测强度均大于55Mpa,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四、屋面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排除法)、裂缝定性及处理方法

结合以上施工、设计评价,基本可以排除施工问题(质保体系健全,施工人、机、料、法、环受控)、设计问题(按照目前设计水平,设计院基本采用电算,出错概率极低,且经过复核)。目前观测的裂缝分布情况、裂缝数据统计情况显示,每根梁都出现了裂缝,分析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如下:

1.混凝土为C55P1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混凝土强度高,由于卡拉奇地区水泥强度偏低(但满足规范要求),水泥用量较大,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侧模和底模拆除以后,由于外部约束消失,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导致的混凝土裂缝。

最终定性为非结构性裂缝,无需对结构进行加固,按照《混凝土缺陷处理》程序、并考虑虹吸井受海水盐雾的不利影响,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处理,具体处理程序如下:

1)裂缝宽度≤0.2mm时采用表面涂环氧胶泥,涂抹前将裂缝附近表面清洗干净、干燥。裂缝用环氧胶泥填塞,并将胶泥均匀第涂刮裂缝表面,宽度80-100mm。

2)裂缝宽度>0.2mm时采用内部灌环氧树脂修补的方法。

钻孔:用风钻钻孔,孔距1-1.5m,除浅孔采用骑缝孔外一般占孔轴线与裂缝呈30~45°斜角,孔深应穿过裂缝0.5mm以上,如果钻孔有两排或以上时,采用交叉或梅花形布置。

吹扫: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密封:缝面冲洗干净后,在裂缝表面用1:1-2的水泥砂浆涂抹。

埋管:安装前埋管外壁用生胶带缠紧,然后旋入孔中,孔口管壁周围的空隙用水泥砂浆封堵,以防止冒浆或埋管脱出。

试压:用0.2-0.3Mpa压缩空气试验,从灌浆孔灌入,排气孔排气的方法检查裂缝和埋管畅通情况,然后关闭排气孔检查止浆堵漏效果,并保证缝面干净、干燥,以利黏粘。

灌浆: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整条裂缝处理完毕后,孔内应充满净浆。

参考文献:

[1]KC虹吸井施工图册《07129KC-JGS0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4]《混凝土缺陷处理程序》

论文作者:曹进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某核电虹吸井屋面框架梁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_曹进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