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感的中枢生理机制*_巴甫洛夫论文

论美感的中枢生理机制*_巴甫洛夫论文

论美感的中枢生理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枢论文,美感论文,生理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该文运用原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学说,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美感产生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机理,科学而缜密地解释了美感的个别差异、美感的发展变化、美感的加强与减弱的中枢生理原因,从而将心理学和美学中关于美感问题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 “动力定型”学说 美感的产生 美感的个别差异 美感的发展变成 美感的加强与减弱

心理学中常把人的情感分为低级和高级两方面,低级的情感是伴随着人的饮食、睡眠、性欲等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又被称作情绪。高级的情感是指伴随着人渴望友谊、希望成才、追求美的享受等社会性的精神需要是不是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高级情感常被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美感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它与其它两种高级情感一样,都是以人的感觉系统和大脑高级神经的活动为其主要生理基础的。视觉、听觉等构成了人的美感的外部生理机制,它使人获得外界的各种各样的美的信息,这些美的信息经视觉、听觉渠道传入神经通路传导到人的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后,就能使人产生美感体验。我们把产生美感的大脑高级神经的活动,称之为美感的中枢生理机制,以区别于视觉、听觉等美感产生的外部生理机制。

关于美感产生的外部生理机制,即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是怎样输送美的信息的,前人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但是对于这些美的信息到达大脑后又是怎样活动的,人的美感在大脑中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信息使人产生美感,有的信息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呢?这些构成美感的中枢生理机制所要研究的关键性问题,迄今为止,一直是无人问津的。本文试图用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学说,来揭示美感的中枢生理机制这一奥秘。

一、“动力定型”学说与美感产生之间的关系

原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学说,为我们打开美感在人脑中是怎样产生的,它的中枢生理机制是怎样的,这一心理学和美学五宫中的神秘殿门提供了一把钥匙。巴甫洛夫认为,当外界刺激以一定的顺序(或系统)反复作用于我们时,我们的大脑皮层上就会形成与此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一经形成就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巴甫洛夫把这称之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简称“动型”或“定型”)。〔1〕巴甫洛夫用这种“动力定型”的学说来解释人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他说:“定型的建立过程,建立的完成过程,定型的维持及其破坏在主观方面就是各种各样的肯定性的和否定性的情感。”〔2〕可见在巴甫洛夫看来人产生肯定或否定的不同情感,从其中枢生理机制上来说是取决于大脑皮层上的“动力定型”是得到维持还是遭受破坏。如果外界刺激使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结构得到维持、强化时,人就产生愉快、满意、高兴、喜悦等肯定性的情感,如果外界刺激使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结构遭受削弱、破坏时,人就产生消沉、沮丧、怨恨、愤怒等否定性的情感。巴甫洛夫曾经就此举例说,一个集邮者得到珍贵的邮票,亲人的团聚,观点一致者谈话的情投意合等等所产生的欢乐,便是大脑皮层原有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的表现,相反,“在习惯的生活方式产生改变时,例如,失业或亲人死亡,信仰粉碎时,所经历到的沮丧情感,其生理基础则大半是在于旧的动型遭到改变,遭到破坏,而新的动型又难于建立起来。”〔3〕既然“动力定型”的维持与破坏是人产生各种不同情感的生理基础,那么,作为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的一种,美感的产生也必须以其“动力定型”上来说明其生理原因。当外界的(自然、社会、艺术美的)信息经视觉、听觉等外部生理机制系统传导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之内时,它就与大脑皮层上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发生了联系,如果这种信息所运载的外界事物的特性与当初形成我们大脑皮层上的“动力定型”的那些信息的特性相一致,使“动力定型”得到维持,甚至得到了强化,那么就会使人产生愉快、喜悦、心旷神怡等肯定性的情感体验,产生“优美”等形式的美感;如果外界传来的信息所运载的事物特性与当初形成我们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那些信息的特性不相一致,削弱、甚至破坏了大脑皮层上的“动力定型”时,则会使人产生怨恨、愤怒、悲痛等否定性的情感,这些情感中有些是属于“悲剧”性质的“崇高”之类的美感,有些则不属于美感范畴,只是人的一般的否定性情感。

为了具体地说明上述问题,让我们以例为证。假如一个孩子,他从出生之日起,就看到周围人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脸庞等总是长在它应该长的适当的、对称的位置上,肤色总是比较白净的,这样天长日久,待孩子长大后,在他的大脑皮层上很自然地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即“动力定型”的结构。这种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即“动力定型”的结构形成后,使得这个已长大成人的“孩子”,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适当”、“对称”、“肤色白净”这些标准去判断一个人美不美。如果一个人五官、面貌、肤色,符合上述的“适当”、“对称”、“白净”的标准,与当初形成他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结构的信息相一致,使他的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结构得到了维持,甚至得到了巩固强化,于是他就产生赏心悦目的美感,觉得这个人长得美;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眼斜、嘴歪、鼻孔朝天、耳朵一高一低、肤色黑里巴几、脸上斑斑点点,不符合上述的“适当”、“对称”、“白净”的标准,与当初形成审美者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结构的那些信息不相一致,使他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结构遭到削弱,甚至破坏,于是他就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的情感体验,就象看到了鹰嘴鼻子“座山雕”一样,不能产生美感(这里暂且撇开人的内在美不谈,只就外在美,尤其是自然美的一面而言)。

人的自然美的美感产生与大脑皮层上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结构的维持与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美感产生也是和“动力定型”有关的。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或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脑皮层上的“动力定型”结构的形成和建立的过程,这种“动力定型”的结构一经形成和建立起来之后,就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使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已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去感知、鉴赏艺术美或社会美的审美对象,于是难免要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美感差异。与自己已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一致,使大脑皮层上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得到维持、巩固和强化,则产生美感,如果审美对象的特性与自己的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不一致,使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结构遭到削弱、破坏,则产生不快之感,而不是美感。

当然,就象我们前面已提到的那样,悲剧性的美的信息经视觉、听觉等美感产生的外部生理机制系统传导到我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内时,虽然也使人们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即“动力定型”的结构遭受削弱、破坏,但它却能够使人产生美感。这是因为作为艺术的悲剧与生活中使人悲伤的不幸的事情在人大脑皮层上引起的生理反映过程,亦即对“动力定型”削弱、破坏的程度和情形有所不同。在生活中,亲人的突然去世,使人的大脑皮层上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可能完全破坏,使人产生无比的悲痛之感,没有丝毫的美感夹杂在其中,但是在欣赏悲剧艺术时,我们知道文艺是艺术,而不是此时此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真实事情,这样欣赏时的“心理距离”,就使得反映到我们头脑中的艺术作品的悲剧性质的刺激信息与日常生活中令人悲痛的事情的刺激信息不尽相同。前者,即悲剧艺术的刺激虽然也使人们大脑皮层上的“动力定型”的结构遭到破坏,使人们为作品所表现出的悲剧人物、悲剧情节感到悲伤、痛苦、甚至流泪,但我们毕竟是在欣赏艺术,我们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结构在破坏的同时又在不断地修复,亦即一边破坏,一边修复,尤其是在欣赏活动结束时,这种:“修复”“动力定型”结构的现象表现得最为突出,这就使得我们在为悲剧艺术洒下泪水的时候,同时又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一种审美的崇高之感。

以上,我们只是对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学说与人产生不同美感之间的关系的“静态考察”,是把“动力定型”基本上看成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结构来论述的。下面我们在谈“动力定型”的特征与美感的特征的关系时,除了对其中的“动力定型”的个别差异与美感的个别差异似乎所作“静态”的考察外,对“动力定型”的可塑性与美感的可塑性、第二信号系统与美感体验的关系等均作“动态”的考察,即把它们看成是运动变化的,在运动变化中把握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二、“动力定型”的特征与美感特征的关系

首先,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这就使得人们在不同的外界刺激信息作用下,形成的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也不相同,存在着一定的个别差异性。这种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结构的个别差异性,就使得同一外界信息,经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传导到不同人的大脑中枢后,使有的人的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得到维持、强化,产生美感,而使另一些人的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遭到削弱、破坏,就不能够产生美感(悲剧性持的崇高感除外)。可见在不同的外界刺激信息影响下形成的人们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结构的个别差异,乃是人们在审美上、美感体验上的个别差异的生理原因,这种不同的“动力定型”的结构,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即广义的美感)表现的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人们由于在大致相同的外界刺激的作用下形成的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有某些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这种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结构的相似、或相同之处,就使得人们在审美意识、在美感上也有不谋而合的相似性或共同性。

其次,人们大脑皮层上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结构不仅具有个别差异,各人的不尽相同,而且还具有可塑性,需要作“动态”的考察。“可塑性”的含义是说“动力定型”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实践活动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的,旧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即旧的“动力定型”的结构不继地被打破、修正,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即新的“动力定型”的结构又不断地生成。〔4〕“动力定型”这个名词,本身就有既是稳定的、“定型”的,又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这两层含义。它是在运动变化中“定型”,在“定型”的情况下发生变化,“定型”是相对的,而变化则是绝对的。“动力定型”的这种动态平稳的可塑性质,就使得人的美感也随着外界刺激影响下的“动力定型”结构的改变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什么十几年前,当穿西服、牛仔裤在青年人中流行时,一些中老年人大力反对,甚至横加指责,认为它不仅不是美的,反而是丑的,可是仅过几年,不少中老年人自己也穿上了西服(个别人甚至穿上了牛仔裤),自己过去认为丑的东西,今天为何能摇身一变成为美的了呢?究其原因,从其中枢生理机制上来看,就在于在外界刺激信息的作用下使他们大脑皮层上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旧的“动力定型”的结构不断地被打破、改造,新的“动力定型”的结构不断地生成、建立,最后终于取代了旧的“动力定型”的结构,这就使他的审美感受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可见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结构的变化是个体美感体验变化的中枢生理原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外界刺激影响下的人的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结构的变化常常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这就使得人们审美意识、美感等的变化也常常是不知不觉的、无声无息的。

其三,由于“动力定型”的结构,实质上就是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而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又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活动又被称作是条件反射系统,条件反射系统在人类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具体的内外界刺激物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如学生听到铃声上课,汽车司机看到交通岗上的红灯停车等;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语言文字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由于只有人类才有语言,所以只有人类的大脑才有第二信号系统〔5〕。第二信号系统作为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也就是作为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结构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人的美感体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们在审美对象面前发出“真美呀”这样的赞叹时,这种“赞叹”声引起的喉头、口腔、舌部、齿龈等发音器官的运动变化,以及“赞叹”时发出的声音,又作为新的刺激信息经言语动觉和言语听觉两个传入神经通路反馈传导到大脑皮层上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之中,使“动力定型”的结构进一步地得到维持、强化,与此相应,使人的美感体验也进一步地加强了,出现了愈看愈美,或愈听愈美现象。这种主要通过言语进行的反馈调节在生理学上叫作正反馈(此种反馈往往不是单项传递,而是循环往复的传递,这种循环往复的反馈传递是强化“动力定型”的结构,使人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的神经环路,在审美活动中至关重要)。与前者相反,如果我们面对着某种艺术说:“哎!这没大意思”时,这种言语活动引起的发音器官的变化,以及发出的声音本身,也同样地又作为新的刺激信息,经言语动觉和言语听觉两个传入神经通路反馈传导到大脑皮层上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结构之中,使“动力定型”的结构遭到进一步的消弱、破坏,与此相应,美感体验也就进一步地减弱。这种主要通过言语进行的,使原有活动减弱、甚至停止的反馈调节,在生理学叫作负反馈,它与正反馈恰好相反。〔6〕

在欣赏“悲剧”艺术时,第二信号系统的反馈调节的作用(主要是“告诫”的作用)又使人们不至于把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悲剧人物、悲剧情节当作发生在眼前的事实,而总是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以保证审美活动的顺利进行。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言语活动,即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在美感体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美感体验离不开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动物没有语言,没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只有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所以在一些动物的大脑中虽然也可以建立起类似人脑中的“动力定型”那样的结构,但动物却永远也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美感,在动物的大脑中是不具备产生美感的中枢生理的机制的。

在作了上述的论证之后,我们还不得不承认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学说,只为我们从宏观上粗略地揭示美感产生的中枢生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想进一步地、深入地揭示美感产生的中枢微观生理机制,那就得从大脑神经细胞在产生美感时的具体的物理、化学变化上去分析,而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心理学,尤其是生理学的充分发展。在今天,在人脑的奥秘仍然作为世界三大谜之一,人脑仍然是个“黑箱”的情况下,要想完全地认识美感产生的中枢微观生理机制,真是谈何容易啊!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悲观失望、畏葸不前,我们深信随着科学的发展,美感产生的中枢生理奥妙一定会昭示于世的。

*本文1995年5月25日收到

注释:

〔1〕参阅巴甫洛夫著,戈绍龙译:《高级神经活动研究论文集》,“脑的最高部分的动力常同型(即动力定型)部分,上海医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192页。

〔2〕转引自杨清:《心理学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4页。

〔3〕参阅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演讲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年版,第383页。

〔4〕参阅北京师大等四校合编:《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59页。

〔5〕同〔2〕,第92——98页,以及第414——415页。

〔6〕参阅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43页,以及弱京师大等四院校合编:《人体解剖生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57——58页。

标签:;  ;  ;  ;  

论美感的中枢生理机制*_巴甫洛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