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问题透视与建设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路径论文,学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2)07-0046-05
近年来,不少学校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各种“新文化的构建”。在复杂的文化现象中,明晰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向就变得异常迫切。然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种种形式主义倾向,物表化、文本化、标语化①背后真实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文化建设?本文从对学校文化的真实性考察入手,透视学校文化问题,探寻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向。
一、如何考察一所学校文化的真实现状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是经过长期发展和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其中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②关于如何考察学校文化建设状况,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关于学校文化诊断与评估的研究,主要是从组织文化视角对学校文化进行评估与诊断。班建武按照美国密歇根大学卡梅隆(K.S.Cameron)和奎因(R.E.Quinn)在《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一书中所提供的文化诊断工具,将学校文化分为四种类型——情感导向的文化、管理导向的文化、创新导向的文化、升学率导向的文化,从组织学的视角探讨学校组织的团队凝聚力、教师关系、领导风格、战略重点和成功标准。③有观点认为,评价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否健康,应当主要观照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合作,二是权力分享,三是效能感。④对学校文化进行评估的研究,多数把焦点放在“价值与目标共享”、“专业协作”、“权利分享”和“效能感”等几方面,把合作性的文化当成评估学校文化的主要指标。⑤笔者认为这样的考察不够全面,且未必能考察出学校文化的真实现状。
如何能够考察一所学校的真实文化现状?“文化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文化的变迁或转型总是人的世界的最深刻的变革,因为它代表着人的根本生存方式的转变”⑥,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的行为、制度、规范、礼仪以及群体所认同的潜文化规则、潜意识和潜假设的集合体”⑦。学校的价值规范不一定有书面文字,但存在于组织成员的脑海中,约束着成员的个体行为,成为师生行为的出发点和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往往促进或阻碍师生行为的发生。因此,判断一所学校的精神理念,不仅要考量其外显的物质文化标识和宣传,更要看其内隐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不能只关注其组织特征,如其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结构、制度与关系,能否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念等,而且要看教师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及共享的程度;不仅要看学校倡导的理念,更要看其师生践行的理念,教师的知与行的统一程度;要从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教师生活方式入手,考察师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情感、信念和行为,从教师真实生活入手分析教师教育故事、教师生活叙事以及反思教师日记中的知(对教育、对学生的认识)、情(对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意(是否形成专业信念)、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来考察学校文化。因此,对学校文化的考察应从共享的价值观是什么、共享程度,教师行为背后的潜在的教育假设与规则,学校的文化理念有多少成为教师生活方式、占主导的教师生活方式是什么去考察。
基于以上假设,从考察学校的真实的文化状况入手,笔者设计了包含10个方面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深入访谈,从学校故事、重大仪式、教师共同语言、学校的办学理念、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念、教师隐性的价值观念与假设、教师关系、群体风貌、规章制度、师生的生活方式入手,去了解中学学校文化的真实概貌。调查对象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和衡水地区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共8所,从中筛选出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4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与深入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领导与一般教师共16人,查阅了学校近3年的工作计划与总结、教师日记与相关的文字记录,以此探寻学校文化的真实现状。
二、学校文化现状透视
(一)学校文化基本现状
通过对学校的调查与访谈,笔者发现,新课程实施成为近年来学校文化变革的主要推动力,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课程实施要求民主的、互动的、合作的、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由此引发了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在积极推动课程改革的地区与学校这些变化尤其明显。其积极变化表现在:学校组织管理文化逐渐体现出人性化和民主化的统一,全面育人理念得以倡导,成绩与升学不再是教师唯一的共享价值观,“全面加特长”的人才培养成为学校的价值追求;学校在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上下工夫,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激励机制;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成功、成才教育,鼓励学生树立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一些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与完善自己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体系,有的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是,学校学风与教风中的成功与竞争氛围浓厚,“成功”、“成才”成为办学目标写进学校办学理念,对成绩的追求成为学校的潜规则;许多学校以获取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办学指向,因此加剧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同时加重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隐性问题
新课程实施后,在学校文化积极变化的背后,仍存在着许多隐性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封闭的教师文化、区域间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区域内对变革的态度、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校长的文化意识都影响着学校文化。一些学校的文化表象背后,隐藏着严重的文化问题。
1.先进标语背后是考试文化
“以人为本”作为当代最高的教育理念,许多学校将其列为办学理念,可是只停留在宣传与口头上,很多学校文化的主流仍然是考试文化(调查中农村学校更明显)。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学校文化反映出学校师生在考试上的观念、态度以及一些具体的行为和做法。考试成绩成为学校与教师的价值核心,并且内化为教师的行为习惯。例如:调查中对“学校庆祝活动和重大仪式所宣传的主要的学生成就、教师成就”问题的回答是“学生的成绩、品德”;“学校最不能容忍的教师行为是不负责任、成绩差”,“最不能容忍的学生行为是品德差、学习差”;教师认为学校最重要的是中考成绩的高低,“能胜任初三的课”被作为评价教师能力的标准,学校以学生成绩为依据,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一系列健全的组织制度与评估激励机制,并且“教师认为很公平”;在学校制度与规范层面表现为严格管理、整齐划一,“严格管理”在学校总结中多次被提到,不利于学习的行为诸如“学习态度不端正”都成为不能容忍的行为;教师对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偏差,如,教师向学生灌输“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前途”,这些灌输加重了学生的精神负担,甚至造成学生心理问题,严重违背教育理念。学校的师生关系是自上而下的,对学生发展是短视的,以知识传授、出题考试为主的生活方式占去教师大部分时间,师生学校生活以考试为中心。
2.矛盾冲突的文化标识表明学校文化的赤贫与混乱
根据笔者的实地观察与走访,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学校建筑、标识、标牌的育人性、文化性十分缺乏,表现出的问题:一是无教育标识;二是校园的标识标语与时代精神、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不符,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类的口号仍大量存在,甚至在一些学校的墙上还依稀可见“文革”时的标语;三是标识、标语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相互之间不统一、不协调。“让每块金子都闪光”的大幅标语与醒目的成绩排名同时列在学校显要位置。很多农村学校领导、教师表示“学校的标识口号大多是随意写上去的,没有什么意思”。学校文化的赤贫、混乱与当代教育理念很不相符,很多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还存在形而上学、机械学习以及应付上级检查的状况,学校领导层面还没有形成文化共识。
3.学校文化主体空场与缺失严重
长期以来形成的基于学历的一元化社会文化价值观使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遭遇种种病理问题,突出表现为教师成为工具,被教化、奴化,成为传播知识的机器,其自主性、创造性受到极大限制。据调查,有34.32%的农村教师将工作单纯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44.97%的教师觉得当教师在个人发展上常受到限制,30.77%的教师认为自己并不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34.91%教师表示自己并不能获得足够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63.31%的农村教师不满意学校提供的福利待遇。⑧在工资待遇和专业发展方面,城市教师优于农村教师,尤其在城市重点中学,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获得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教学负担重是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教师“没有自主学习时间”,“没有考虑个人情感与需要”。在学校文化的参与程度上,农村与城市学校教师都不高,46.74%的教师否定“我校教师有充分的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⑨。长期形成的被动人格,导致教师的个性发展、情意发展的片面性,教师的工具性价值凸显,主体性严重缺失。另一方面,最突出的主体空场是学生,表面上学校文化是“从学生出发,为了学生发展”,但学生在学校事务中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以“为了学生未来”的名义牺牲他们今天的快乐,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均受到摧残,如,一些学校严格规定“女生头发不过耳,男生头发(长)不超过手指”等,令学生“非常憎恶”(学生语),学校被学生形容为“监狱”、“地狱”,学生在学校发展中没有参与权。
4.学校组织的专业性逊位于科层制管理
学校作为育人组织的专业性逊位于科层制管理,主要体现在:学校内部办学理念与思想的传播是自上而下的,缺乏横向专业组织的参与,校长的观念即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教研室、年级组自上而下地贯彻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组织的凝聚力与教师共享价值观的形成主要靠科层组织的灌输,而不是来自教师组织对学校文化的参与和超越。学校没有专业自治组织,或者有此类组织但没有专业地位,没有教师广泛参与,没有自我监察力;在区域内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与独立性,学校正常教学常被行政检查与事务性工作打乱,校长忙于行政事务,其角色属于“半专业半行政”,“专业领导者”地位无法保证;学校作为教师专业组织的权威性和认可度均逊位于科层制管理。
据调查,上述前两个问题农村学校高于城市学校,一般学校高于重点中学,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这说明落后的区域文化制约了学校文化的发展。后两个问题涉及深层文化问题,在被调查学校普遍存在。中国文化中民主观念缺乏由来已久,长期形成的落后的儿童观使得学校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就像陶行知先生所批评的那样“无儿童的教育”;中国传统的“经验文化”使得学校的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不足;教师的学习与研究不足,导致教师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限制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学校办学的功利性和本位主义影响了学校育人本质的落实,科层制的行政管理使学校作为育人组织的专业性难以落实。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向探寻
(一)以区域整体改革、学校生态平衡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
文化改进是一项历史的、长期的任务,越是重大的教育改革越需要以更高、更宽的视野统筹安排。良好的学校文化应该是生态型的,学校中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所呈现的形态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校文化结构都是系统的组织,⑩各组织间、组织内部与外部都应该是平衡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以整体、生态视角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以系统的观点看待学校发展,让系统化思想、整体论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学校将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11)。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学校与其社会环境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把握学校育人本质,体现学校特有的组织文化特性。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应重点查找学校生态内不平衡、不协调的方面加以改进,避免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单纯强调某一方面发展的倾向。
(二)以教育理念在师生行为方式中的落实程度作为学校育人风气与氛围建设的路径与方向
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学校文化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育人本质,并且将育人理念转化为师生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理念与精神,必须倡导先进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提倡核心价值观。对学校育人风气与氛围的评估可以通过学校教师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行为方式的程度与范围判定,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即对教育理念从理解接受、形成信念、转化成情感到落实到个体行为)进行,以教育理念在师生行为方式中的落实程度作为学校育人风气与氛围建设的路径与方向。
(三)以学校内主体的发展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向
学校文化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高度关注主体发展,主体发展包含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发展。这是学校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要实现“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换”(12),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改变,教师主体理应成为学校文化的创生者。学校文化应促使教师主体发展,形成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优化内在专业结构,逐步走上“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道路。(13)在这样的文化生态中,学校理应摆脱工具理性的教师价值观,谋求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增进师生幸福应成为学校追求的目标,充满理性精神的科学探究与充满专业情意的个人成长应成为师生的主要生活方式。因此,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程度、教师工作满意度等都应成为考察学校文化建设方向与实效性的指标。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育人与促进社会发展。由此应从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来思考学校的发展问题,从教育本质和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学校的发展问题。“评估学校发展的核心指标应当是每个学生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以及实现程度”(14)。在学生发展评估上,学校要抛弃“尖子主义”的精英教育理念,改变过去以学生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的做法,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主要的评估标准,对学生发展的评估在多样性、高质量、公平性(15)基础上,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情意发展指标;对不同学校要进行学校教育的适应性分析,不仅考察学校教育过程的公平性,还要考察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教育的程度,对学校教育与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性培养以及潜力发挥的相关性和可能性进行考察;不仅考察学生得到平等的关切、尊重与照顾的机会与可能,还要考察学生的情意发展和人格状态。
(四)以先进教育理念的共享程度、扁平化学习组织的形成、组织的情感与效能作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当前学校主要是依靠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教师,教师很难从内心产生对学校的真正认同。勒斯里和马丁(Leslie J.Fyans & Martin L.Maehr)考察了学校文化所影响的五个维度:学术挑战、可比较的成就、成就的认可、学校集体和对学校目标的理解。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在支持性的学校文化当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16)优秀的学校文化总是有愿景、有期望、环境舒畅、人际关系融洽、生活朝气蓬勃。(17)优秀学校应该有许多小的充满情感与人文关怀的专业组织,这些组织成为学校的“替代领导”和“道德领导”(18)。哈格里夫斯形容蓝山中学“学校即关心共同体”,领导小组被描述为“令人愉快的”、“支持性的”、“引人入胜的”。在这样的组织中,“所有人都参与学校发展过程”、“重视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19)。总结众多观点,笔者认为,学校组织内部的专业团体与组织应该是:1.组织的结构是扁平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2.组织属于教师自治组织,领导提供支持;3.组织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认可度;4.组织形成的规范对教师来说具有自我监察力量;5.组织内部具有较高的的情感支持。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上不仅要关注其是否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念、组织的凝聚力、组织成员间的合作和组织的效能等,还应在战略发展重点上着眼于增强组织的情感导向的文化,营造关怀型学校,促使教师走上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之路。对此项建设的考察将偏重于学校是否建立了支持性的学习型专业组织,主体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理念与行为,学校是否已经形成促进主体长远发展、追求真理、彰显人性的风气等,并将这些考察项目作为学校文化建设追求的指标。
注释:
①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②朱永新.学校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N].北京晨报,2012-02-02(B10).
③班建武.学校文化现状诊断及改进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1,(2).
④(16)谢翌,马云鹏.优质学校的基本理念与文化形态[J].教育研究,2008,(8).
⑤⑦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⑥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7-248.
⑧⑨邢秀茶,苗培周.县域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⑩(11)徐书业,朱家安.学校文化生态属性辨证[J].学术论坛,2005,(5).
(12)张诗亚.教育要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换[J].教育评论,2001,(2).
(13)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
(14)(15)周兴国,马家安.论学校发展的价值选择[J].教育学报,2011,(1).
(17)(19)安迪.哈格里夫斯.知识社会中的教学[M].熊建辉,陈德云,赵立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7-128、123.
(18)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