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万海清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万海清

万海清(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民族实验中学 湖北 恩施 444300)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较强灵活性,并且以互动性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它有独特的创意性和实用性,因此,在很多地区的教育中被当作重要的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以学生为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希望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7)09-0190-01

小组合作互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成为当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1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1.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初中生正是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在分组时就要考虑到各种不同,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每一个人的才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分组时可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形式,一般以四至六人一组为宜,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每一组都要有优秀生、普通生和学困生,这样小组间才会均衡,为小组间的平等竞争提供可能性。二要考虑同学的特长,如有的同学擅长口头表达,有的同学擅长书面表达,有的同学擅长发现问题,有的同学擅长总结,同一组里要有各种能力的同学。这样在合作时,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小组各尽所能,小组内成员又能互相补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三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有的同学性格开朗外向,情绪饱满积极,能很快地参与到合作讨论中来,思维活跃,但可能脾气急躁,处理问题草率,考虑事情不够全面,而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但稳重,考虑问题细致深入,他也许不常发言,但往往能切中要害。分组时注意到不同性格特征的搭配,会让合作讨论进行得更深入全面。四要考虑到性别的差异,不同的性别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男生更理性,逻辑思维强,女生更感性,情感相对细腻。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思维习惯可能会碰撞出不同的灵感。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因素越多,分组越合理,合作的效果越好。

1.2合作技巧的训练

合作讨论是需要技巧的,同学们不是一开始就会讨论,老师也不是将合作讨论的内容交给学生,说一声“讨论开始”,然后学生就能够讨论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堂讨论能力和技巧的训练。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易合作的问题开始,让组员彼此熟悉,情感上拉近距离,这样他们就会愿意在一起开展合作学习,进而了解彼此的长处短处,从而便于小组长分配任务。接下来就是合作讨论技巧的训练了,包括如何围绕大家商定的话题进行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别人的观点、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组员建立平等协作的关系、如何在出现分歧时分析问题的关键、如何将讨论深入地开展下去、如何记录讨论的内容并展示讨论的成果等。学生不仅要学会讨论,还要提高听说技巧,具有组织和评价自己和他人讨论的能力。每一个成员都要有参与意识和促进组员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及推动讨论向积极方向发展的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些观念和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必须不断思考如何参与讨论,如何调控听说技巧,如何完成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任务。

所以学生在合作讨论时需掌握以下技巧: 所问的问题要与合作讨论的主题相关,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能听懂; 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观点,要善于抓住别人说话的重点; 认为别人的观点言之有理要及时给予肯定,不认同别人的观点时,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语气要委婉,不能恶意攻击别人; 讨论时的声量大小要适宜; 讨论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会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把讨论引向深入; 在必要时做出解释和总结。在讨论中,学生是合作的主体,结论应该由学生自己去探寻,教师不要过多介入,只有当讨论偏离主题而学生不自知的情况下才进行引导,将讨论拉回主题。只有在学生学会讨论以后才能使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

1.3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

首先,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给学习小组提供充分的探究、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最后,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

1.4教师担任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表扬。当小组成员不清楚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向学生反复说明。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在教《背影》时,我让学生探究文章感动人的原因。学生立马在组内发表见解,在巡视中我发现大多数小组都能找到一点原因,那就是父亲爬月台的形象“吃力而努力”,这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原因。这时我就引导学生看看作者一开始有没有理解父亲,父亲的一些行为漂不漂亮,于是大家又热烈讨论。

1.5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对合作学习给予合理、积极的评价有利于肯定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评价特征是“两个结合,两个倾向”,也就是说,实行对合作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和对小组集体的评价相结合,倾向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是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倾向于过程的评价。不断是对个人评价还是集体评价,抑或是对结果评价还是过程评价,但都是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创新意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给予多方面的评价,尤其是要多关注一些平时性格内向,学习基础差,被定义为差等生的学生。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留下教师肯定的评语,多多给予差等生鼓励和奖赏,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的合作学习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结语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已经被无数专家从理论上系统论述过。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合作交流技巧,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领会所学知识,提高合作、创新意识,最终获得全面、终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芳,田湘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09(12).

[2]胡瑞丽.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10).

论文作者:万海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万海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