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论文_张飞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论文_张飞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51)

摘要: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新的形势下,现代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要与时俱进。人工智能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在实际的人们工作生活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表现。同时,现代的社会发展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特别在工业发展中,人工智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分析

1.1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资源

相比于传统人工控制技术来说,人工智能技术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够取代人工操作,从而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并且降低人工操作失误率。因为电气操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具有很多的电气设备并且线路复杂,若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操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充分借用计算机所具有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将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所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人力成本,节约人力资源。

1.2能够提升准确度,减少误差率

相比于人工操作和单独自动化控制来说,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使设备自主运行,相对来说人工参与的内容不多,并且电气系统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再加上程序都是通过数据进行跟踪和监测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人为操作所导致的失误以及相关事故的发生,提升了运行效率。正常来说只要是硬件不出现问题,人工智能控制的操作过程很少会出现误差的情况,准确率是非常高的。

1.3避免对于对象模型进行控制

在传统电气自动化控制器设计过程中会具有比较多的影响因素,所以建立起控制对象模型就非常的有必要。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上的应用就能够有效避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准确度。

1.4确保了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性能的统一性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促使产品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性能的统一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相关设备设定的程序都是非常标准、规范、统一的,并且运行模式也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可以保证生产准确重复进行,这就确保了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性能的统一性,从而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按照时间以及应用语言进行设计,这样调整以及修改就更加方便,也能够更好的适应数据以及信息的变动,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设备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其可有效解决电气设备的设计问题。传统的电气设备设计工作是一项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下的一项工程,这是因为电气设备庞大,并且线路复杂,在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多个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各个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零部件之间的相关作用原理,此外,还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即便如此,传统设计方法的校验手段有限,也过于简单,因而很难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并且工作效率很低。而当在电气设备设计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之后,可有效借助于计算机、CAD等制图软件,以辅助相关的设计工作,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而且还能有效保障电气设备的质量。

2.2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故障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检测准不准确、及不及时与系统能否安全、高效运行息息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气设备在故障出现之前,一般都会表现出一些迹象,并且设备不同,所呈现出的迹象也不相同。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便可以捕捉到这些迹象,从而提前对故障进行预判,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许多实践反馈的情况来看,当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可及时探测出设备故障,并能准确判断出故障的发生部位,从而帮助工作人员将故障迅速排除,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

2.3电气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过程控制作为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第一步,其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控制过程中的智能化,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的水平。人工智能技术利用预先编好的控制程序,通过计算机的运行来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各种需求,而使用相对应的程序,以满足实际控制的需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想要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做好控制程序的编制工作至关重要。所以,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越来越严格要求电气过程的控制工作,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完善控制程序,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

三、人工智能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的在发展和进步,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已经被国内的大型电网公司,如:国家电网、广东电网相继采用,效果十分显著。

3.1实现故障自愈

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确保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我们要将需要的用电及时、有效、安全的传送到用户那里。我国维修有故障的电网主要是在发生故障后找维修人员到达故障发生现场进行维修,抵达故障发生地将浪费大量的时间,电网建设要将如何避免故障范围的扩大的问题重点考虑。由于智能电网被引入到电网的建设中,使得电网能够具备一定的故障自愈功能。实现电网关键设备和配网设备的可视化可以实现电网故障自愈的功能。这种可视化的管理能够对配电网发生的故障进行快速的检测,一旦出现故障时能够触发维修程序,对故障进行高速响应的处理。在处理程序开始执行时还要设置有效的隔离措施,这样才可以确保配电网能够自我治疗、自我诊断、自我痊愈。如何压缩系统对故障处理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可以将故障处理的时间压缩到秒的级别,那么用户的恢复供电时间就会最大程度的缩短,因发生故障造成的损失也会降低。对故障进行隔离也可以缩小停电范围,没有受到停电波及的用户就能够正常用电,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3.2建设智能客户端

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同样也体现在智能客户端,旨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电网智能客户端能实时监控客户电力需求,用电信息能够被加强的互动共享。客户可以使用智能客户终端进行网络查询,及时获取某一时间段或者某一时刻的电的使用情况,这样用户就能够根据这些查询到的数据更改自己的生产计划,更低程度的对电量进行节约。智能客户端还能对实时电费为客户提供余额警示,在余额不多的时候对客户进行预警提示,这样因为停电造成的损失就能降下来,生产效率就能得到相应的保障。电力管理部门还可以与客户终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网络分享和连接,能够对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能够减少因电表故障造成的损失。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不断的完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使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模式接近于人脑,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生产过程。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可以实现电气工程数据的智能采集和处理,通过智能鼠标移动快速的定位,有效的降低设备中出现的故障,此外,还可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图像进行分层次的管理,从而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管理效率,促进电气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叶干洲.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15):138.

[2]王雪飞.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探讨[J].才智,2014(02):311.

[3]罗文虎.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大科技,2014(15):103-104.

论文作者:张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论文_张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