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影响_大学论文

日本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影响_大学论文

移位于工业:日本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及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高级人才论文,培养模式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4-0069-03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有目共睹。究其根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等原因跻居其中。这种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它与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以满足工业发展需要为目的,用于本科以上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途径、方法以及组织管理方式,既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研究生的培养,也包括工业“论文博士”的培养;后者则主要是指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用于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指导方式、培养途径以及组织管理方式等。

一、日本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移位的动因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文化教育上受中国影响甚远,自古就有“学在官府”的传统,所授内容多为中国古典著作《周易》《礼记》等。①直到近代明治维新时期,以东京大学的成立为标志,日本高级人才的培养才由官学转向私学,由理性主义转向实用主义,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工业复苏、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日本工业在二战期间遭受毁灭性打击。战后为迅速使工业复苏,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日本采取“拿来主义”,向欧美看齐,开始了以工业发展为主导、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到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已经完成了经济的基本恢复,到60年代日本的GNP年增长率已经达到10%左右,进入了经济调整发展时期。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国际性竞争,工业界迫切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相应地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大力发展工科教育。在1957年颁布的《新长期五年计划》中,预测到该计划的最终年度(1962年)将缺少8 000名科技人员,因而决定从1958年到1960年分3年实施增招理工科大学生的计划。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颁布后,文部省又决定,从1961年年度开始,每年增招理工科大学生1.6万名,以满足在经济发展中所缺少的17万科技人员的需求,随后又修改为1961年至1964年每年增招2万名。②不仅学校积极承担为工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工业自身也发挥潜力,建立了大批的实验室,引进高科技人才为教师,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所需人才。

2.毕业生实现职位升迁、学术发展的主观选择。受终身雇佣制的影响,日本工业十分注重学生的第一学历——学士学位。根据日本招工中心对888个企业的调查表明:57.4%的企业认为具有学士学位的雇员潜在能力高;36%的企业是从人事结构上考虑招收具有学士学位的学生。③工业所需员工多是从本科生中录取的,甚至招工条件还限制他们所毕业的大学,让他们从最年轻时开始参加企业事务,辅之以单位内部的高级训练,以便成为企业所需要的特定规格的人才。这种选拔是储备人才的主要方式。虽然一部分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由于拥有专业能力在公司受到相应的重视,但整体上公司职员仍以学士学位获得者为主。这些年轻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较早地参加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成为公司忠诚的一员,并通过公司内部的培训参与到公司的科研中去,在工作一定时间并有了科研发现之后,最终通过提交一篇高质量论文也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在学校追求博士学位的,普遍被认为“增值”很少,相反,他们因过度专门化,而被企业排斥在外。

在大学里亦是如此。在日本大学中任职,不是美国或欧洲所需要的博士学位,而是从做一名助教开始。每一所学校挑选它最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在其本科毕业后先做助教,当教授的“徒弟”,通过多年的努力晋级为教授,同时学术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非是学术生涯中的初期阶段,也不是职位升迁的必经之路。

二、日本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大学与工业,这两个原本关联不大的有机体在日本现如今成为一对亲密的伙伴,共同肩负起了育人的职能。育人是大学亘古不变的职能,而工业兼职育人却是由于日本战后经济要求复苏、并寻求自身强大的附属物。具有日本特色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点。

1.实用主义的大学理念占据主导,工科备受重视。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是日本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是以国家需求为取向、培养社会需要之人才,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倾向。日本大学鉴定协会于1955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标准就十分强调研究生教育的应用能力:硕士教育是训练未来的科研工作和培养专业人员,使其具备在一个学科内从事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博士教育继续开发独立科研活动所必需的科研能力。④在学位要求上,《日本学位规则》规定:硕士学位授予知识面广、在专业领域内具有精深的常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者;博士学位授予依靠独立研究而开拓学术新领域,为提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并具有在专业领域内指导科研能力者。⑤

日本大学崇尚实用科学,这与欧美大学把经典著作阅读放于核心位置上不同。尤其是工学,一直是大学里最受重视的学科。日本新制研究生院设置于1950年,至1976年已经发展成熟,研究科总数为583个,其中工科为68个,是数量最多的。学习工科的硕士生增长也相对较快,1960年占14.7%,到1973年增长至39.2%。⑥工科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特权”。如日本大学招生是由各个讲座来执行的,时间上没有统一规定,而工学往往提前举行,使学生有选择继续深造或是进入工业的机会。一个讲座每年约招收3名研究生:一名博士生和两名硕士生。工学硕士生很容易招到,因为持有硕士学位证书比本科更好找工作。美国科学基金会研究发现:日本工业中“所有董事的大约50%有工学资格”。⑦

正如多尔和沙可在《日本人怎样学会工作》中所说:“日本没有几个牛津,也没有几个剑桥。……他们开始就和法国的大学一样是英才主义的,而且它们是为认真地进行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创办的。”⑧日本大学自创立之初,就从来没有把绅士、牧师当作培养对象,也不是为贵族服务的场所。日本大学就是为国家服务的,这种实用主义大学理念促使日本将高级人才培养模式与工业连结,甚至移位于大学之外、工业之上。

2.工业实验室担负育人职能,培养“论文博士”。日本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必须依靠自己的“智力”谋求发展。在工业内部,让年轻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业和政府的科研项目中学习科研的方法和培养科研的能力。“得到科研成果支持的主要日本企业一般更喜欢在企业范围内部提供相等的研究生训练。”⑨一些最主要的制造业公司每年招聘100名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公司对他们进行训练投资,把它们的研究和开发人员派到国外研究生院学习,然后回国进行科研,允许他们提交论文,从而在工作和研究中获得博士学位。在职人员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通过长期努力工作、结合实际将研究成果写成博士论文,向有博士授予权的大学提出申请;大学组织有关“讲座”进行考试,在考试合格通过论文答辩后就可获得博士学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论文博士”。对申请论文博士者所提交的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查,一般还要进行外语考试。在审查过程中,由研究生科的五名教授组成的审查员进行面试提问,并对论文的细节进行审查,进而就论文内容进行约2小时的答辩。在日本有相当多的工业科研人员通过这条途径取得博士学位。这种制度对提高年轻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82年,理工科“论文博士”占取得博士学位总人数的57%,已经超过了课程博士人数,至今一直保持着占有博士授予总数50%以上的比例。因而,工业中多数研究和开发工作人员都持有工程或科学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3.应用大学与工业的紧密连结。日本大学和工业之间的关系是一对矛盾。一方面,工业极力渗透到大学内部,争取更多的学生,要求大学的科研为社会服务,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大学在努力挣脱工业的束缚,争取学术独立,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实现培养“人的教养”的目的。因而,日本的大学与工业之间的连结存在着这样一个扭曲:“除吸收学生时的联系以外,连结并不紧密”。⑩工业需要为其自身发展而进行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大学不予以鼎力支持的情况下,它到日本国外去寻找与大学的连结。20世纪80年代早期,日本工业在美国大学寻找到了科研的连结,向美国大学输出的科研经费是本国大学所得到的两倍多,仅麻省理工学院就有19个日本捐赠的讲座。在大量科研资金流失国外的情形中,日本“应用型大学”表现出对工业的极大热情,开始接受工业以实用主义的方式在大学里挑选人才。所谓“应用型大学”,其根本特征“是极大地移位于工业”。(11)应用型大学把入学作为重要问题,然后在比较高级的阶段让学生在工程领域进行训练。经过这种模式的长时间训练,制度就形成了惯性,变得非常稳定、牢固。应用技术支配着基础科学,作为科研和高级训练的场所,工业成了大学的主宰。“大学已被送入社会的工业化的宏大进程;由于与社会接近,大学已不知不觉地被社会带上了新的脚镣。”(12)

今天,基础科研与应用科研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工业所进行的应用研究,在满足了当下的利益和可以看得清的长期有利回报的前景时,也在逐渐承担起基础研究的义务。与大学研究生院相比,一批工业研究机构也拥有着科研和学术队伍,在这个队伍中,也有着对学术的追求、对事物的好奇心和为知识而知识的人们。

三、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移位于工业的影响

培养“仰望星空的人”,也培养社会每个微小进步所需要的“小人物”,这是大学的首要职能。然而,这个职能由工业和大学来共同实现,势必对社会和大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1.为工业复苏、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资源。日本通过有计划地增招理工科学生,使整个理工科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日本大学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在人口基数不及美国2/5的情况下,拥有学士学位的工程师人数与美国相等。艾伦在所著的《日本经济》中指出:“过去几十年管理过著名的公司的人,多数在高等教育机构系统地受过和他们职业适合的学科训练”。(13)在日本,工学硕士学位与美国MBA显著不同的是,它不仅能作为进入管理高层的通行证,而且也意味着其拥有者是通晓生产技术的权威。在这些精英的引领下,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597亿美元,超过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第二强国。1973年日本的GNP达到2 019亿美元,比1959年增长了4倍多,1990~1999年硕士生校生数从61 884人增长至132 118人,博士生数由28 354人增长至59 007人。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增招理工科大学生,保证科技人才的数量,不但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增长。

2.产生了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20世纪后期, 日本工业上的科研以及训练均高于大学,人才培养移位于工业,实现了由工业的研究和开发驱动技术发展的实用主义方式。科研活动及训练在很大程度上由工业来承担,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以工业为基础、连结科研与教学和学习的典范模式。德国把研究生培养着重放在如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等大学之外的研究机构,英国分散在牛津、剑桥的各个学院里,法国集中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CNRS)和大学校(grandes ecoles)内,美国聚集于大学本科之上的研究生院之中。而日本,作为后来者,并没有完全照搬四国模式,而是通过工业的介入,将大学研究生教育引申到为应用研究服务中来,在工业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研究生教育的庞大基地。这种模式的种子,早在1877年东京大学成立之时就把实用主义蕴含其中了。经过100多年的沉淀,“这个模式已经深刻地制度化,和工业企业的巨大力量、政府的操纵,以及历史地演变过来的把资源和人员分配给大学复合体内的各专业领域和学科缠绕在一起”,(14)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

3.应用大学成为工业需求的风向标。工业通过对大学的投资,导向大学的应用研究;通过美好的职业前景,吸纳大学里的优秀大学生。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以及为了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就需要不断地为工业培育出更多的人才,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工科在产业革命时期以前甚至并没有包括在大学之中,现在竟成了大学的主流:包括理科在内的所谓理工科学生大约占学生的半数。”(15)然而日本大学并不是从创立初期就一味地迎合社会的需求的。创立时期的大学,包括国立、私立大学在内,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有引领时代的气概,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现大学的理想。这种大学理想未能保存到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碰到了历史的急剧转折,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去追赶时代潮流的缘故。无论如何,“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16)否则,大学终究会被社会所俘虏,陷入世俗之中,迷失在街头巷尾的繁琐里,失去大学的本真和理想。

4.学科发展极度不均衡。培养模式向工业的转移,导致了适应工业发展的工程学科的迅猛发展,而其他学科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大学学术活动的中心。日本神户大学的川岛太津夫和名古屋昌山女学园大学的丸山文裕在历史研究中得出结论:各学科的情况差别悬殊,在一端是基础科学,严重薄弱,在另一端是应用科学,具有优势而且处于有压倒之势的中心地位。(17)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非常少,仍然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形式。至今,取得日本历史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最普通的道路仍旧是论文博士,他们不进行课程学习,常常是工作过程中撰写并提交论文。即便有少量注册的博士,也集中在国立大学的前10所之中,沿袭着精英教育的形式。在日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可以说只是一个中年或具有一定成绩者的荣誉,而不是硕士毕业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注释:

①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

②陈武元.日本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

③陈晖.教育·社会·人——日本近代化与教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137.

④ [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79.

⑤张琦.日本现代高等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224.

⑥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日本的经济现代化与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189.

⑦⑩⑩(11)(13)(14)(17)[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4,207,219,204,215,199.

⑧Dore,Rondal P.and Mari Sko.How the Japanese learn to work[M].London:Routledge,1989.

⑨Beauchamp,Edward R.,Richard Rubinger.Education in Japan:A Source Book[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1989.

(12)(15)[日]永进道雄.日本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1982:6,7.

(16)[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标签:;  ;  ;  ;  ;  ;  ;  ;  

日本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影响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