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陈凤娇1,樊勤莲2

(1湖北省安陆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消化内科 湖北 安陆 432600)

(2湖北省安陆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 安陆 4326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的新型模式,当期共收治216名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观察;同期抽选2014年1至12月消化内科中接收的216名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在SAS、SDS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满意度评分上及住院时间上相比对照组同样较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管理应用至消化内科可中有效改善患者的住院质量,同时督促护理人员提升素质水平,增强患者满意度,促进疾病恢复,建议临床普及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271-02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对医疗质量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中接收的患者人数正不断增加,而人数的增加带来的是需求的上涨,现有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住院患者的高需求,因此,急需开展一种更为全面、有效、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模式[1]。对此我院于2015年1月至12月在消化内科中选取216名住院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并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现予以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12月中住院治疗的21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并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134例,女性82例,年龄19~68岁,中位年龄43.5岁;同期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216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119例,女性97例,本次所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消化内科中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护理方面包括用药指导、行为管理以及术后病情观察等,以抗感染护理为主。

实验组患者上述基础中增加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为:①实施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由责任护士负责分管病人的一切护理任务,从而为患者提供系统化、连续性的整体护理服务。②病房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休养环境,病房内应具备坐便器、洗头车以及电吹风基础生活设施,室内保持干净整洁,定时开窗通风,为与患者增进感情,护理人员可书写祝福卡片张贴在患者病房内,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提高治疗依从性。在病房外增设走廊安全扶手,防止跌倒摔伤。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第一时间取得沟通,详细介绍院内各项设施的具体分布情况;患者在住院期间易产生焦虑、抑郁、惧怕等负面心理,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鼓励患者倾诉内心苦闷,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另外可采用转移疗法,如播放舒缓身心的轻音乐,看书看报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以尽快适应周围环境,积极配合治疗。④饮食护理,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饮食计划,强调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食物,着重提高患者的健康饮食意识。⑤健康宣教: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掌握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情况等,并告知其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对出院后患者定期进行随访,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心理状态(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②依据我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评分满分为100分,共包括5个项目,每个项目占20分。(1)好:80~100分;(2)一般:50~79分;(3)差:0~49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发现,研究组患者在SAS、SDS评分以及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平均住院时间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消化内科中患者病情发展较快,起病急骤,而常规护理管理注重疾病恢复[3],从而忽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院内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院内为解决患者此种现状,改善其住院状况,于我院消化内科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优质护理服务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坚持“以人为本,沟通为先”的护理理念,从而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将其应用于临床有以下几大优势[4-5]:①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病房秩序得以好转。②减少陪护或自聘护工的几率,减轻经济负担。③院内护理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④提升患者满意毒,从而营造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本文得出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上明显有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评分上同样高于对照组,另外以(6.2±1.4)d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大大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促进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缩短住院时间,不仅适用于消化内科中,在院内各大科室均值得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静宇.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533-2535.

[2]段霞,陈翠萍,施雁等.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的实施及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3):58-60.

[3]李建萍,张玲娟,钱火红等.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7-8.

[4]翟洪然,李林臣.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4):18,20.

论文作者:陈凤娇1,樊勤莲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陈凤娇1,樊勤莲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