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荷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规模日渐扩大,随之而来的施工管理方面问题逐渐凸显,公路施工养护成为了现阶段至关重要的问题。基于这些原因,下面将对公路养护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以及养护公路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公路养护
1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的特点
我国幅员十分广阔,各地区地形地貌相差十分巨大,既有辽阔的平原,也有崎岖的山路,更有几千米的高原,在这些地区不仅难以施工,后期的养护也更加困难。施工养护技术是指是工程中,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使用工人或者机械设备对公路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许多的养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远比施工后期效果要好得多,对于提高公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养护技术的管理是指提前做好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对策,以免情况发生时手足无措,延误工期甚至影响公路质量。
2加强对公路工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2.1做好准备工作、试验检测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施工设计的文件、施工条件进行工程施工组织编制。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对其现场进行清理,拆除现场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另外,检查水电供应情况、现场交通情况,选择出堆放材料的场地。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设计文件,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组成进行技术试验,之后进行配合比的实验。施工单位还需对施工技术、技术要求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验室为主要部门之一,通过对实验室的建立及各项工作的实施,可借助定量方法进行产品质量综合评价,以此确定工程质量。为做好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有效控制,经理部设立了专门的试验室。对于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试验要求的所有专业人员及仪器设备,且经检验合格后颁发相关证书。建成实验室后,还应建立相应的规整制度,每个仪器设备在进场以后均要进行标准校验,同时按照预定周期予以校核,执行相应的试验及操作规范。检验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与工程整体质量,提供正确、真实且全面的定量数据,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及真实性。对于试验检测人员,应经常性进入到施工现场中去,与专门的质检人员及施工人员一起进行质量管理,保证质量管理发挥应有作用和效果。
2.2保障工程施工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主要由砂岩和水泥组成。主要是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的要求,如水泥的型号、规格、使用期限、出厂证书、合格证等。虽然砂砾石的作用不如水泥大,但砂石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筛选。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材料配合比也是影响施工性能的关键。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还应注意控制材料配合比,控制水灰比,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施工的质量。
相应的道路施工单位需要从合格的生产厂家购买施工材料,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供货及时,满足施工和施工需要。试验和试验材料,如水泥、粗集料和外加剂,以确保材料的质量。施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不合格品。有效控制混合料的最大粒径,科学有效地设计材料配合比,满足铺装和混合的要求。在混合料的施工和混合过程中,需要连续稳定的设备来保证混合料施工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提高道路施工混合料的工作性和均匀性。应注意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提高混合料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路面效果和工程质量。
2.3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施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必要重视模板的设计和使用。在模板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考虑了模板的安装和拆卸的方便性和鲁棒性。应考虑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光滑性,有必要加强模板的适当打磨,对混凝土浇注阶段进行控制,保证浇注质量,以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
摊铺机的应用对公路工程的压实程度和质量具有控制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铺装前,技术人员需要对找平机进行预热,以促进找平机的预热,为铺装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防止拌合料粘着。同时还需要有效地控制找平机的平整度,以保证混合料的摊铺缓慢而连续地进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轧制质量。在公路的实施铺装过程时,保证两侧混合物在2/3以上,使公路的铺装工作能够持续运行。在摊铺机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摊铺机是直的,防止路线扭曲,影响破碎效果。摊铺机的速度是受控的,通常在3到5米/分钟之间。
2.4车身维修
油面层坑体修复主要依据圆孔充填原理,坑体周围确定修复范围。周围的区域被切成与道路中心平行或垂直的垂直面。实际坑距应在10~20cm以上;然后清理坑内的矿渣和杂物,在罐壁和罐底周围喷涂粘结层沥青,并添加一些新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碾压。在此之后,当温度低于50°C时,即可通车。
深基坑修复是指对沥青面层和基层的破坏。基层修补的坑要挖好。修复后的表面和清洗坑与修复后的油坑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开挖时要用液压铲子将基层挖掉,要从中间挖到外围,避免对边缘造成破坏,同时要注意槽底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混合原有基材后,将基材填入罐内,路面平整。轧制时,当坑面积小,不能用辊压碎时,每层厚度不得超过20厘米;将压实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保持基层清洁干燥,将沥青层喷在基层表面,然后进行沥青填充。混凝土分层叠层,保证压实质量
2.5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预防性道路养护也是道路养护的一种。除定期养护外,还应根据路况和特点定期检查路况。路面如有病害,应及时修复相关设计人员。进一步完善道路服务功能,减少或避免危险的重复。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监理安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在公路施工完毕后,事故的发生仍时有发生,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提前的管理来预防。安全文化建设重中之重的是预防管理,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荷责任感,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增强公路施工项目的安全防范。我们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正确的加固方法,确保其加固效果。但是这些方法的使用前,应该处理其公路病害的问题,在公路加固养护过程中,应该随时观察其公路,尽可能的达到加固效果。
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的意义
第一,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管理不能够忽视,因为其是确保施工任务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才能够对施工技术进行控制,保证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从而使施工现场秩序得到保证,以提高公路工程的技术水平。
第二是增加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在公路工程施工时,假如没有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使得公路施工和养护的管理得不到工作人员的重视,最终导致道路的施工质量将严重下降。并且由于自然环境的对公路的侵蚀,没有保养过的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将会大大缩短,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结束语
在目前公路养护技术应用过程之中还有较大的改进与创新的空间,要在明确目前公路表面常见病害以及养护工作中所存在不足的基础之上,利用相应的标准以及沥青面层的工艺技术应用形式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地对于公路病害进行预防,以此提升公路的使用质量,降低公路的建设成本,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钟俊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272-273.
[2]姚美琴.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控制的分析[J].科技风,2019(13):103.
[3]王刚,邱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相关问题及解决对策[J].四川水泥,2018(10):170.
[4]邹国江.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问题与解决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12):213+215.
论文作者:王新钧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公路论文; 质量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沥青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