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人的文学”观的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文学论文,五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425(2002)03-0094-04
一
追根溯源,“五四”时期“人的文学”观发轫于晚清文学改良运动。
晚清时期的维新变法是一场面向全国的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视文学为思想启蒙的武 器,希望以此启迪民智,激发民情,促使民众觉醒,于是他们开展了文学改良运动,积 极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和文体革新,提出了一系列解放 思想,变贵族化“旧文体”为大众化“新文体”的文学改良主张。从此,中国文学开始 由封建贵族阶层走向广泛的社会现实。
变法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黄遵宪提倡文学自由思想,他在《杂感》诗中说:“我手写我 口,古岂能拘牵”。梁启超则主张写“平易畅达”的新体散文,尊重文学创作的思想自 由和情感自由;梁启超还把推行“俗文学”看作文学改良的关键,这使文学越来越趋向 现实生活和民众阶层。维新派关注着文学的社会现实意义,黄遵宪强调要“用今人所见 之理,所用之器,所遭之时势,一寓之于诗”,康有为提出“新世瑰奇异境生”。狄平 子在《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一文中强调说,文学要把握现实,即“小说者,社会之X 光线也”。因小说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在诸文学改良措施中,维新改良派首推“小说 界革命”。素来被正统的封建文人视为“街谈巷议之语”和“道听途说之议”的小说, 在戊戌变法前后备受推崇,而且在短时间内有关小说理论的著作和论文纷纷面世。以“ 小说界革命”为先导,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初步消解了封建文化对人的禁锢和奴役,逐步 建立起面向现实,深入民众,催促社会发展,具有“人学”色彩的文学观念。
维新改良派的社会现实观中已有较大成分的平民意识,他们还指出文学不是源于一般 的社会现实,而是“专为下等社会写照”,“特叙家常至琐至屑无奇之事迹”。他们坚 持文学对广大民众的审美教育作用,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充分肯定 人的情感的复杂性,指出文学要造成审美境界,并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他说:“抑小 说之支配人道也,复有四种力:一曰熏……二曰浸……三曰刺……四曰提……。”维新 派具有了开放的现代意识,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摒弃贵族文学思想,把深入民众之中的 “人间文学”——小说,抬到了文学正宗的地位。他们还大量引介西方先进的文学思潮 和作品,以促进文学改良运动的发展。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已在文学中确立了“人生”的 价值,但尚未赋予人以文学主体的地位,即便如此,中国文学已朝着“人的文学”方向 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
随着“五四”时代的到来,中国开始了历史性大变革,沐浴新世纪曙光的思想启蒙和 思想解放运动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伴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与旧文学性质迥异有 别的新文学得以生成和发展。唯新是举的反传统意识,是“五四”时期许多重大社会变 革的思想基础。在文学方面,蕴涵“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新文学,坚持“重新估定 一切价值”的否定传统的立场态度,向扼杀人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主义旧文学宣战 。“五四”新文学以人为中心,逐渐完善了面向世界,反叛传统的现代语境的整体建构 。“五四”新文学标举西方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价值标准,尊重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自 由,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和命运,以文学反映现实,观照人生,这一“人的文学”,既促 进了社会的发展,又完善了人自身的建设。
“五四”“人的文学”观中与封建专制意识相对立的,起初是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 ”和“民主自由”思想,这种思想出现在“五四”时期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而要真正实 现“平等”和“自由”,就必须将思想启蒙、人的建设以及文学新生的目标,朝向社会 人生的主体——民众。于是,更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思想观念——平民主义,在“五四 ”思想文化及文学领域便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思潮,“五四”时期“人的文学”观以此 划出了其嬗变的轨迹:文学由关心人的“自然存在”,发展到关心人的“社会存在”; 由宣扬普遍而抽象的人性,发展到强化平民意识。封建传统文学是代表贵族阶级利益为 “圣贤”立意的“载道”文学,它扼杀普遍的人性,曲解现实人生,无视底层百姓的生 命存在。因此,它在“五四”时期被斥责为贵族文学、山林文学、消闲文学、游戏文学 等。与之相反,“五四”新文学开辟了文学描写人,表现社会人生的广阔空间,它不仅 实现了人性的复归,而且,还充分展现人的现实性,强烈关注广大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 和生命价值。当时“人的文学”的意义内涵便潜在于不同形态和样式的文学作品之中, 这些文学作品被称作是白话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 等等。
周作人在“五四”初期的思想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他敏锐地发现封建旧文学最大 的危害是缺乏“人道”,无视“人”的存在。他在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这篇著 名文章中,鲜明地提出新文学的核心问题,是要写“人的文学”,要立足于“人间本位 主义”,“讲人道,做人类”,以此描绘社会“人生诸问题”。1919年初,他又在《每 周评论》第5期上发表了《平民文学》一文,文学革新思想更为锐利,该文深化了“人 的文学”的内涵和意义,提出用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广大民众生活的真实情状,忠实反 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的“平民文学”,才是“人道主义”的文学,才是真正 的“人的文学”。周作人领风气之先,其他新文学建设者或以理论倡导,或以创作实践 ,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文学关注民众的“为人生”的文学观念。
鲁迅在“五四”前后发表的一系列反省历史,鞭挞时弊,宣扬人道的措辞犀利的杂感 短评,有力促进了“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展现了鲁迅作为“精神界之战士”的 主体意志和思想境界。鲁迅在这些文章中论及文学的情感因素和个性精神的时候,充分 肯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职能,他提倡文学的社会功用,以实现“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 ,他的文学功利观是以人性的健全发展和人类理想社会的实现为准则的,这种既尊重人 的自然属性,又突出强调社会价值意义的文学观念,是对“五四”“人的文学”观的丰 富和发展。在创作实践方面,鲁迅饱含着强烈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危难深渊的忧患意识, 以人道主义的激情,深刻揭示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透出知识者在 “黑暗与虚无”的社会环境中,阴沉迷茫的感情焦灼。他的这些作品以其对人生意义的 深邃表现,实现了作者“为人生”的文学创作旨意。
文学研究会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普遍表现出严肃而执着的人生态度,这派作家大 多具有介入人生的社会性心理动机,他们并不简单表现纯然的人性,也不仅仅描绘社会 现象,而是透过人与社会诸多方面的现实性联系,揭示现实人生的实在性和深层意蕴。 他们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 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1]茅盾认为文学就是要 真实地表现人生:“人们怎样生活,社会怎样情形,文学就把那种种反映出来。”[2] 他进一步要求作者关注社会问题,同情于“第四阶级”(即无产阶级),爱“被损害者与 被侮辱者”[3]。郑振铎主张写“人间文学”,要求作家正视人间的苦难悲哀,创作与 “雍容尔雅”、“吟风啸月”的作品相对立的“血和泪的文学”[4]。这派作家一方面 主张文学应反映生活的客观真实,另一方面则认为文学要写出主观感情的真实,因为“ 见的真切,感的真切,自然会写的真切”[5]。他们以人生感悟为出发点,在理性的思 索中,表达对人生要义的探寻,作品普遍揭示了冷酷的现实、灰色的人生、因袭的重负 ,从中透出沉痛的焦灼感、苦闷感、孤独感和悲哀感。
本着“内心的要求”,真率地表现“灵与肉的冲突”的创造社作家,以自我人生经历 和生命体验为重心抒写本色人生,他们无意于客观地摹写世界,而是在作品中真诚地述 说着自我,同时也是在描述着生活。创造社作家倚重于情感驱力,全然表现着生命意识 ,他们的作品是情绪涌动而成的生命的诗。这派作家坚持文学的本质只在于人“内心的 要求”、“生命的冲动”。郑伯奇明确地指出:“艺术是艺术家自我的表现,再无别的 ”[6]。人的生命中存在的情感因素是创造社作家最为看重的,王独清认为“未来之艺 术家”,应当作“情绪底赤子”[7]。创造社作家的创作侧重于表现内在的心灵苦闷, 也客观显示出外在的命运悲剧,他们是在个人处境和主观心态的表露中,显现着社会现 实的阴影,寄寓着时代青年无可回避的人生困惑和无可解脱的心灵痛苦。其他流派和风 格特色的作家以各自的创作揭示出人的生命存在的丰富内涵,显现着“人的文学”的多 面性和复杂性。
封建旧文学最大的弊病是人的异化以及主体性的丧失,作者的心灵被封建思想意识牢 牢禁锢,病态心理的作者叙写着病态的社会。与之截然不同的是,“五四”时期作家的 自由意志和个性精神闪耀着熠熠光彩,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价值意义得到充分肯定。“五 四”时期,“人”的发现开辟了文学新时代,以主体表现为特征的“人的文学”领域, 全方位地展现着人的价值存在和美的丰富内涵。“五四”文学由人性的“全面复归”发 展为“全面的人”的形成,并走向了文学主体性。“五四”“人的文学”观的主体意蕴 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写“真人”。作家主体性的自觉以及作品中人物主体地 位的确立,都使得“五四”文学能够突破封建思想的禁锢真实地描写社会人生,自主地 塑造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灵性的“真人”。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将新文学的 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认为新文学家的使命就是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严肃 认真地对待“人生诸问题”,真实地描写底层人们“非人的生活”。鲁迅坚持要凋破“ 瞒和骗”的文艺,他的作品处处表现出最为真诚和严肃的写“真人”的创作倾向。文学 研究会则忠实地描绘社会真相和人生百态,热切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命运。二是写 “真性灵”。获得思想解放的“五四”作家,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内在真实的心 灵世界和精神追求,这种“真性灵”的存在不仅体现在作品中人物生命现象的真实、鲜 明和生动,更体现在作家主体对生命现象及其意蕴自主性地把握和审美创造。鲁迅和文 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将深挚的主观感悟与严肃的理性批判相融合,描绘了意蕴深邃的人 生现象和具有鲜明灵性的人物,作品中显现着作家主体丰富而真切的心灵跃动、精神张 扬以及审美价值的取向。“五四”文坛最为真切而充分地写“真性灵”的是创造社作家 ,他们宣称要本着“内心的要求”,凭借“直觉”与“灵感”,尽兴抒发对现实的反抗 情绪,畅快淋漓地表达内心的矛盾,充分展示对艺术美的追求,他们是以自觉意识的情 感倾诉,率真而深切地暴露着主体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特性。三是充分发挥主体创造性的 文体大解放。思想自由、个性解放是“五四”的时代精神,在文学方面,便有了主体创 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及各种文体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五四”文学实现了语体化或散文 化,这是迈向文体大解放的关键一步。“五四”文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大视野 ,全面拓展了整个社会的审美心理空间和审美表现领域,一切旧有的模式、框框、格局 统统被排除,代之而起的是全新的思维、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艺术追求,风格独特的作 家和作品相继出现,新思潮、新流派、新的文体样式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竟相破土生长。 鲁迅的小说一篇有一篇的样式,而且篇篇艺术精湛,富有开拓性。同样是“为人生”的 现实主义创作,叶圣陶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谛视人生,他的作品采用平静的叙述和冷静批 判的方法。冰心侧重梳理人物内心感情变化的脉络,文字清新、细腻、温婉。同样是自 我写真的抒情作品,郁达夫只是想赤裸裸地袒露心境,以把他内心的苦闷传达给人们, 他不追求情节结构的周密,而是以直抒胸臆、心理剖析的方式,形成抒情主人公情绪的 流动和心理的变化,以此表达了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态度,也自然形成了作品的情节 结构。郭沫若更多浪漫气质,他的“自叙传”小说追求幻美的诗情和人生境界,表现纯 真人性的光彩,情节结构则较为松散。
总之,“五四”时期“人的文学”对人的文学描写和艺术表现,由起初“泛人性”地 描绘人的自然存在,发展为“人生化”地描写人的社会存在,进而达到“个性化”地表 现人的“主体存在”,“五四”“人的文学”观藉此不断发展和深化。
三
1923—1926年间,“革命文学”的倡导和“革命文学”观的形成,将“五四”“人的 文学”观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学不再仅仅被看作是对一般人生的表现,而是直 接促进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的精神动力,它超越了人生写实,达到了对生活的一种重 构。“革命文学”观不仅肯定了人的生命主体的价值意义,而且确立了在社会发展中, 人,特别是广大民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这可看作是“五四”“人的文学”观的价值体系 中对“革命文学”观的价值定位。
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基本的发展方向。在“五四”文 学革命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上的“人生文学”已蕴涵着较为深沉的 平民思想和自由平等观念。“五四”前后,鲁迅的作品已具有鲜明的左翼倾向,他自觉 地把文学活动看作是文化变革和社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研究会作家无论是周作 人提倡的基于人道主义的“平民文学”,茅盾主张的作家要注意社会问题,同情于“第 四阶级”(即无产阶级)的社会写实文学,还是其他作家努力写出的反映社会真实情状的 “血和泪的文学”,都注重于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民众的关系,其创作促 使新文学朝着深入现实、批判现实、改造现实的文学新路向不断发展着。之后的共产党 人作家对文学与人生关系的理论阐述,进一步明确了文学的社会改革意义,确立了广大 民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1923—1926年间,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将新文学“人的文学”的内涵和 价值意义界定为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促进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社会人生的文学。革 命文学倡导者认为,新文学要成为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且有益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革命 文学。恽代英在《文学与革命》[8]中明确指出:“要先有革命的感情,才会有革命的 文学”。当时邓中夏的两篇文章《新诗人的棒喝》及《贡献于新诗人之前》影响很大, 文中宣称革命文学是“惊醒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自觉,和鼓吹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勇气 ”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是能够提高民族自信心,扫除民族自卑感,“表现民族伟 大精神的作品”。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创作实践改变了中国文坛的面貌,使得“五四”“ 人的文学”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它已由重自我、重主观情感、重主体创造的“个性文 学”,向重群体、重社会属性、重客观描绘的“社会文学”转变。
收稿日期:200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