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
(国网河南宝丰县供电公司 河南宝丰 467000)
摘要: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总书记总要讲话精神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企业文化建设被提上从未有过的高度。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新常态下,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打造出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品牌,才能凝聚企业发展动力,进而推动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总书记总要讲话精神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大多是国有垄断企业,形成了以“产品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核心”的文化特征。随着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企业文化建设被提上从未有过的高度。传统的电力企业文化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新常态下,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是每位电力企业管理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加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纵观企业管理的理论,从早期的社会管理、行为科学管理、古典管理到现阶段的现代管理,每次管理理论的更新都有其重要的因素,而现代管理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成为美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这就促使人们倍加关注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日本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管理应用到企业之中,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事实充分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文化管理使企业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电力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企业要立足于市场,也就必须实行现代管理,而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实现文化管理。
二是有利于增强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要立足于市场,仅仅依靠行政的力量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参与市场竞争,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也才能做强。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得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也要求企业的竞争要素具有价值性、异质性、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尽管有些企业并没提炼出来,但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制度、产品特点等等。现代企业的竞争既是技术、资金、市场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一个企业一旦有了自己独特的、成熟的企业文化,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三是有利于树立电力企业良好形象。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和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这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员工人数剧增,员工对企业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会公众对电力的需求增加,此时,如何才能把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如何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美誉度、公众的信任度?这都需要电力企业要有“外塑形象,内育精神”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的电力企业工作效率低下、营销服务意识淡薄,供电质量与供电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形象意识滞后,都严重制约了企业形象和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当前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标不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明灯,能够让企业时刻明确发展的前进方向。可是,有点电力企业并不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没有为企业长远发展确定一个清晰而实际的发展目标。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建设实力,容易企业职工对工作的价值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其在工作时的积极性。但是有些电力企业只看到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建设的特色问题,所以在企业间形成了跟风模仿之气。这种风气的形成不仅侵害了其他企业的建设成功,而且没有企业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建设,对企业也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认识不到位。大多电力企业认为,电力企业只是生产、提供电的企业,只要电力企业能够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更多的电,再安全地把电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足矣;企业文化都是虚的,与电力企业的经营绩效没有什么关系,企业文化也就可有可无;或者认为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事情,与基层员工没有什么关系,员工只要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达到企业的认同,所有的员工如果都能得到企业的认同,企业显然就能发展,自己根本没必要关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是员工工作的行为方式、企业所组织的一些文娱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这些都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全面的表现。没有正确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全面性,要想在企业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是不现实的。
三是落实不扎实。有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提炼口号,罗列了几条企业宗旨、企业理念、企业经验上。表面上看,这些辞藻华丽、精练、文化底蕴深厚,不乏振奋人心之语。而事实上,大多企业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实际做的与说的大相径庭,仅仅停留在文件中、本子上、墙上、报刊杂志上,或者为了应付上级领导部门以及网站设计的需要,根本没实际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比如,很多电力企业都有“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光辉形象”,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三、新常态下加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一是坚持安全需求。跟企业效益相比,电力企业生产运作中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要,故而,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满足安全方面的要求,安全文化也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因为这不仅仅关系企业职工的生产安全,还有可能影响使用电力资源的用户的安全我问题,更严重者,甚至乎影响到国家电力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中,安全问题是树立形象的关键内容,也是检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
二是体现企业文化的特色。企业文化本身既具有社会共性,也同时具备自身的个性,所以,电力企业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中应该体现企业自身的特色。虽然不同的电力企业,有不同的发展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人才结构,以及不同的企业远景规划,但是都能够集中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电力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只有建设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指引企业朝着企业目标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同时,提倡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也能有效遏制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的“跟风模仿”之气,从而营造出健康的电力市场环境。
三是坚持服务宗旨。电力企业归根结底还属于一项服务于人民的行业,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中不能脱离服务这个宗旨。不仅如此,还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引导能力,促进电力企业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让用户直接感受到企业积极向上的服务态度,从而在用户中树立其正面意义的企业形象。同时,利用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强化电力企业职工的服务意识,激发其职业道德感和工作积极性,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进而打造出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文化。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部分,也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强大推动力。新常态下,电力企业要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打造出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品牌,凝聚企业发展动力,进而推动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马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企业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文化论文; 电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