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发展为本 注重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04年全国文综能力测试卷政治学科的特点及导向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文论文,连续性论文,为本论文,以人论文,命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04年全国文综测试开考后,我们着手对试卷进行研究并做了简要的评析,现把阅读情况及其信息进行整理,进一步阐释我们的观点。
一、命题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2004年全国文综测试卷的命题,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推进教改的基本精神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整体思路,充分注意到高考命题本身的规律性。就政治学科而言,与前几年的测试卷相比较,保持了命题应有的连贯性与稳定性,其主要体现在:
1.突出以问题为中心
《考试大纲》强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路。主题领衔,以背景材料为载体,逐层设问,是文综测试命题的主要手段。中心问题型的构题模式,在2004年全国文综测试卷政治学科试题中又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单科中心问题型单一选择题。这类题型的特点,以背景材料为载体,下设若干选项,如第34题、第35题。
(2)单科综合中心问题型系列选择题。这类题型的特点:小切口,大跨度,注重系列设问,从而形成对考生的综合考核。例如第24~28题,以北京奥运会的性质,举办奥运会的作用等知识。
(3)单科综合中心问题型非选择题。
(4)跨学科综合中心问题型非选择题。
后两种类型特点是:以重大社会热点为素材;以考查应用能力为主体目标;从多方位、多层面考查单科或跨学科的主干知识。如第38题的海洋经济题,第39题的振兴东北题等。
2.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核
2004年全国文综能力测试,强调学科主干知识。其中政治学科的第12道选择题、第38题的三道政治学科内综合题、第39题跨学科综合中政治试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科内的主于知识。
非选择题的政治学科部分考查的主干知识列表如下:
题目设问
主干知识
38(1) 海洋产业的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生产
意义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8(2) 休渔期眼前利益 矛盾观点、联系观点、整体与
与长远利益 部分关系
38(3) 海疆争议与外交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政策
39(5) 东北经济地位下 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经济
降原因与对策效益、市场机制、国家宏观调控
“自力更生为主,
39(6) 国家必要扶持”方内因和外因关系
针的哲学依据
3.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实施以来,一直强调命题注重能力立意。2004年全国文综测试卷政治学科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能力,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到事物发展的动态变化中,去提取和处理信息,例如第29~30的“意境”题。中国传统艺术讲的“意境”,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如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独特的美感,更明显地考查考生独立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4.把握好适度综合
今年的全国文科综合测试卷对综合难度又作了适当调整。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跨学科综合1题,学科内综合3题。
(1)对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测试题的形式也做了微调,采取循环交错的命题思路,以单科知识、能力为切入点,组织背景材料,从背景材料引出多学科的知识、能力的考查,构成知识、能力点(单科)——背景材料——知识、能力点(多科)的命题思路。第39题先从历史材料导入,设计一五计划任务、措施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的原因两个小题,并配以地图,考核东北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分析;最后,以材料暗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与对策。这种命题形式不仅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也有利于深入剖析某一问题的不同侧面,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2)命题者力求采取加深学科的内涵保持考试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功能。第38题是政治学科内综合的主观性试题,以海洋产业的发展、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立意的核心,取材新颖别致,材料整合恰当,精心设计设问,由立意和情境决定设问方法,能有效激发考生的创见,诱发他们的潜质潜能。这是2004年文综测试卷中的一大亮点。
二、强调时代性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多以现实生活的热点立意命题,2004年的全国文综卷让人感受到时代气息和社会跳动的脉搏,充分展现和反映出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客观现状,引导考生将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选取社会热点作为载体,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热点的显现化,即将社会热点直接切入试题。如“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非合作论坛”“党内监督条例”“行政许可法”“海洋产业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经济全球化”“振兴东北”等。二是社会热点的隐性化。当今经常出现许多重大事件,已超出某一领域范围,必须考虑到政史地各学科之间的自然融合,命题者以此把社会热点以隐性介入,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点击到东北振兴的热点、“中国古代的几大发明”折射出科教兴国战略、“白风暴”反映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三、注重公平性
2004年全国文综测试卷充分注意到高考命题本身的规律性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特点,既保持了考试的选择功能和区分功能,又要注意到全国各地区的不平衡性。前些时候,有的省市出现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高考题,这从教育理念上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全国范围看,这会给一些地区的考生带来困难,影响高考的公平性。
2004年全国文综能力测试卷坚持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目的是坚持以人发展为本,培养自身能力,提高人文素质。文综卷政治学科高度重视主干知识、关注热点、主体设计思路和以人发展为本的能力立意等几个方面,这对政治学科的教学和复习指导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主干知识的考核意图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文综考试起始时,较多强调综合性,造成考核内容往往集中于学科的边缘知识,这不利于中学“教”与“学”。随着文综命题实践的进展,特别是2004年的文综命题强调主干知识的考核意图,对政治学科的教学复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整体把握,要全面认识和理解学科的宗旨,抓住学科主线,梳理知识板块,建构知识框架。
例如,政治常识以国家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主要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明确阶级、国家机构、公民、政党、民族、宗教、国际社会的成员国,都是围绕国家这个“主轴”运行的;政治常识的知识体系立足于“我国”,着眼于“特色”,把中国的政治制度(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和宗教政策和外交政策)有机融入到政治科学的体系之中,使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把握好主干知识,并不是鼓励考生死记硬背,而是根据主干知识框架,选择好典型的社会素材,形成背景材料,围绕主干知识,巧妙设问,并进行反复训练,才能“水到渠成”。
二、依托热点命题思路引导我们关注社会热点
依托热点命题一直是文综高考的导向性趋势。在2004年的文综卷中,试题不仅把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而且有一半的设问是直接依托热点问题展开的。如“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党内监督条例颁布的意义”等,这些设问的理论依据源于教材,答题时只要按热点背景线索,“顺藤摸瓜”就可以找出主干知识。因此,关注社会热点是我们教学的关键点。
1.激发兴趣,关心国事
平时要求学生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对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与认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如“形势述评”“热点追踪”“时事点评”“焦点访谈”等,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感悟到学习政治学科知识的重要意义。
2.精心构思,融于课堂
从课堂实践来看,热点素材是政治课的活力之源。教师应有意识地把热点素材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营造课堂教学的新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练习、测验中要妥善地利用热点素材作为命题的情境,通过巧妙设计,突出考查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这种有效的刺激是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
3.选择重点,串联主线
教师应对每一阶段的重大时政新闻,重大社会热点事件等热门进行整理,选出最重要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问题、热门话题,一般都会延续一定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重大问题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如2004年备考最热的“振兴东北”,从2003年8月提出,又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我们的教学就必须对此作出及时的调整。
三、以问题为中心的主体设计思路为高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1.转变观念,精讲多练
必须改变传统的纯知识性的教学复习,切实做到边讲边练,精讲多练。教师必须收集大量的中心问题型材料,根据复习进度,灵活穿插使用。
2.细化过程,激发思维
基础知识的把握,离不开具体情境的创设,只有在引入各种信息素材之后,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才能在信息的提取、问题的解剖、理论的分析、对策的说明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形成对于各个知识观点的动态认识。
3.专题引导,重组知识
专题教学是一种富有效果的复习教学形式。这里的“专题”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知识专题,即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主要是探究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如经济常识可以分解为“市场经济基础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的市场主体”“三大产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的经济活动”等专题。各个专题又可分解为几个单元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适当地辐射热点问题,这叫做“知识带热点”。其二是热点专题,即以备考热点为主线的复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所储备的知识,引导灵活运用,达成活化基础知识点教学目标,这叫做“热点带知识”。
四、“以人发展为本的能力立意”要求我们拓展阅读范围,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2004年全国文综卷选取地图、图表、印本、印记、印章和典型材料为背景,提供信息,并通过创设各种情境以及富有启发式的设问要求考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阐释、评价实际问题,启发和展现辩证、鉴赏、选择、推理、论证的研究性思考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不仅给文综试题打开了广阔的命题空间,而且赋予了试卷综合的色彩,为达成考查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1.加强引导,激发体验
人文素材的范畴很广,内容很杂,从近几年文综考试所涉及的人文素材来看,除了高中政治学科涉及的政治、经济、哲学等内容之外,还有文学、艺术等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因这些内容与学科联系不密切而忽视了对其所包含的学科意义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一些文化现象进行有意识地介绍,特别是对文学艺术创作中规律性的东西要引起高度重视,如2004年文综卷中的“意境”、2003年文综卷中的“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2002年卷中的“建筑艺术”等。通过教师的介绍,引发学生的思考,特别是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学科理论运用的体验,这样就能有的放矢。
2.立足生活,注重积累
自身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的长期积累,除了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外,还要立足生活,进行直接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规律要特别留意。
3.广泛涉猎,提高信息容量
针对文综卷命题素材不断拓展的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有效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容量,以适应文科综合考试的知识和能力要求。